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维的《竹里馆》虽然短小精悍,却展示了复杂的主题思想。对于这首诗的不同理解与英译,代表了对王维思想境界与诗歌创作的不同理解与阐释:一种观点认为,这首诗表现的是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王维一生也是在顺境中度过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这首诗展示的是诗人极端孤寂哀愁的心境,而王维一生是在官场的险恶环境中度过的,充满了孤独、寂寞和愤懑。无论从王维研究、翻译研究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角度来看,对《竹里馆》的理解与英译进行梳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庭坚作为北宋诗坛中流砥柱,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了平朴深隽和禅意幽深的特点。句式凝练,用词精准,于旧词中发新意,以禅语入诗,形成了其独特的“黄庭坚体”,体现有宋一代的诗歌艺术特征。皖江文化作为安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黄庭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黄庭坚皖江地区诗作,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英文写作中词汇的选择和应用;采用非母语英语学习者在选词择字方面易犯的错误,分析了辨析词义、区别词义感情色彩、避免用词累赘冗长、力求用词朴素自然的重要性;指出英语写作中必须用词准确、恰当、简练、明净,才能达到文理通达、语言流畅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美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菲兹杰拉德在代表作《大人物盖茨比》中,通过运用诸多巧妙的艺术形式,如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丰富而多次层的象征主义手法等,反映了一个十分深邃的思想主题,即“美国梦”的破灭及其破灭的社会根源。而艺术形式与主题思想的完美结合正是该小说的成功所在。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家福克纳通过独特的文体和对语言的熟练驾驭,使《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成为短篇小说中的不朽之作。该小说在词汇、句法、修辞、叙事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在作家表达情感、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深化小说主题思想、扩展小说审美维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曾选编了多部诗选集,以唐诗为基点,上溯先秦,下探清代,构建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诗史”。这部独具风格的诗史,以“温柔敦厚”的诗教立论,重视人品与诗品的合,一,严谨而又通侻认可诗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包容诗史“正”与“变”的多种样态,相对降低了唐宋诗之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各种网络用词层出不穷。除了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得到广泛的运用,在现实世界中也得到了大范围的传播。本文以刚刚过去的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产生的以世界杯为背景的网络新词,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究其内在认知机制以及文化驱动。通过对"上天台""门卫""太太团"等词的解析,发现人体的认知文化系统是网络新词产生和传播最主要的驱动力。在该系统中,人体的认知机制和所处的文化氛围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和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阿诺德诗歌作品中,《多佛海滩》是最为人熟知的一首。它在我国的传播和研究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21世纪以前,该诗的传播速度较慢,主要是被收入英美诗歌欣赏类书籍中;学术界对它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主要集中在阿诺德在该诗中体现的悲情倾泻为主。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文版《文化与无政府状态》的问世,阿诺德逐渐得到读者和学界的认可。该诗不仅为越来越多的诗歌类书籍所收录,他的诗歌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思路也由原先的悲情倾泻拓展到对该诗的文化命题研究。《多佛海滩》在这一时期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学界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9.
准确严谨是英文商务合同翻译中的一项基本准则,本文探讨了商务合同中词的翻译,从多义词、同义词、法律用词、古语词等方面的翻译分析了如何运用动态等值理论及语法分析法来实现合同译文的准确严谨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从语言上看,?木兰诗?非北朝时所产生,很可能成诗于唐代前期。?木兰诗?中的很多词语都可见于唐代文献,如“鞍鞯”“点兵”“惊忙”“儿”“地”“爷娘”等。这些唐代新词在诗中出现比例较高,是该诗成诗于唐代的较好脚注。  相似文献   

11.
同侪反馈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写作教学过程在许多国家的二语写作课堂中加以利用,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对于不同二语水平的学习者同侪反馈的有效性的研究。本研究通过研究学生写作文本以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比分析学生对教师反馈和同侪反馈的利用程度。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尽量提供了全面的修改信息,包括语法、用词、结构和文章逻辑等;而同侪互评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语法和用词上。除此之外,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更倾向于采取教师的反馈意见,而常对同伴的意见持有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12.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该诗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出了鲜明的独创性,不仅确立了诗人之后的创作风格也是其诗学理论的具体体现。非个性化理论作为艾略特诗学理论的核心,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这首诗中有着全面的运用和体现。诗人以意象、典故、戏剧场景等艺术手法,通过客观对应物统一了思想和感受,实现了诗歌的非个性化。全诗通过刻画普鲁弗洛克这一人物形象,体现了现代人内心的怯懦与彷徨。  相似文献   

13.
沃尔特·惠特曼的《亚当的子孙》成书于1860年的第三版《草叶集》,这一诗集充斥着惠特曼对于男女性行为的直观描写。惠特曼在这一版新诗集的里补充了《重回世界花园》一诗作为诗集开篇,诗中他以《圣经》中亚当的口吻呼唤人们重回伊甸园。以宗教视角对该诗集进行文本重读,可以发现该诗作为对前一集《草叶集》的补充,旨在呼吁美国人民解放清教教规中被束缚的肉身,通过肉体的神圣化,信教者才可以在精神上得到上帝的救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商务用词和商务用语两个方面对商务日语的语用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商务用词方面所体现的语用特征具有一般性,而商务用语方面所体现的语用特征具有着差异性。究其原因,是因为商务日语的商务用语受到日常用语和日本文化的影响。所以,在研究商务日语的语用特征时,需要基于日本文化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酒与诗有着重要的关系,诗与酒相融相协。王绩在酒与诗中入仕与隐居;在酒与诗中体会生活的乐趣和无奈;在酒与诗中思萦与发展诗艺。由此诗人将酒化入诗意的境界,并开启了波澜壮阔的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勃兴。  相似文献   

16.
广告是商战中有力的武器。商业广告的主要目的是激发潜在顾客购买产品的欲望。因此,商业广告翻译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中国的产品能否走出国门并占据国外市场。本文立足于对英文广告的用词特点及文化差异对商业广告翻译中词汇的选择与应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浅析了翻译策略,以实现商业广告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报刊选读课程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了解国内外时事。然而,对于学生如何在该门课程的学习中快速而准确地获得英文报刊的信息从而提升自身的英文能力,已成为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就英美报刊选读课程的教学以及报刊文体的用词特点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探讨了改进英美报刊选读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文运用解构主义理论,探析了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乐园》的主题思想,阐述了小说中黑人构建乐园的失败尝试及其原因,阐明了作家在小说中为黑人种族指示的发展方向,即以开放心态建立黑人们的和谐乐园。  相似文献   

19.
现代格律派翻译英语格律诗的理论主张是“以顿代步”,黄果炘先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三兼顾”译诗法。笔者非常欣赏该派的译诗理论和实践,但对译诗诗行的分顿和字数发表了几点异见,并提出了“三一致”译诗要求,以丰富现代格律派译诗法。  相似文献   

20.
《诗经》经历了两千五百多年的流传和演变,后世赋予了它多种文化意蕴。但"诗三百"的原始形态,是以礼用为核心功能的。本文从它的产生缘起与过程,《诗》与周代礼乐政治的关系:西周末期前的《诗》与礼乐精神的体现和结合,西周以后的《诗》与礼乐精神的道德教化,春秋赋《诗》对《诗》的诠释与应用等几方面分析。春秋末期,孔子把《诗》由庙堂仪礼衍化到道德修养方面,并形成了系统的《诗》教理论。不仅继承了《诗》的礼用教化功用,而且把它扩展到对理想社会的构筑和道德修养的完善层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之。本文旨在从《诗》的产生过程和演变历史,以及孔子的诗教为出发点把握和论述《诗》在先秦的礼用本质和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