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里白 《经济师》2003,(4):6-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革已经走过了 2 0多年的历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劳动生产力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取消了农副产品的派购制度 ;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取得明显的成绩。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不但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而且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护航的作用。今天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 ,研究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状况 ,正确贯彻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及其政策措施 ,对于继续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 ,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加快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 ,记者专访了国家行政学院丁德章教授。  相似文献   

2.
<正>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着新的历史选择。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经济学界和一些实际经济工作者就当前农村经济形势的评价、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目标、任务、重点和“突破口”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3.
金子荣  王文飞 《经济师》2001,(4):195-195
《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农民自愿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必须按照合作制原则,在改革、整顿、规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信用社在改整规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农村信用社必须按照合作制原则改革、整顿、规范,这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它关系到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大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繁荣的大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繁荣的大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在今后的改革、整顿、规范中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莎  李娜 《时代经贸》2011,(6):192-193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一国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其中农村金融更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三农”工作和农村金融本身的复杂性,当前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农村金融仍然是金融体系中薄弱的环节。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是解决农村经济的核心问题,哝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是改革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指导原则问题,是振兴我国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这是新中国建立三十二年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为经济体制改革和正确指导经济发展从理论与实践上指明了方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基础。农业在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仍然要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  相似文献   

6.
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但存在政府“缺位”与“越位”并存、农技人员素质偏低、教育培训缺失等问题。而政府机构臃肿和“政府人”的自利行为,农业的客观弱质性等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政策取向上政府应注重农业技术公共性职能与经营性能的分离,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与政府的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形成投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改革,成功地运用了家庭联产承包制这强有力的政策杠杆,撬动了在“一大二公”体制下沉睡的农民,使长期蕴藏在广大农民中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快进发出来,从而获得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但是,随着农民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改革的深层推进,单一的联产承包制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趋于弱化,从而使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农村经济又一次处于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如何走出徘徊,并使农村经济和农业再上新台阶?关键的问题仍然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本文试用现代经济学中的激励理论和方法,对调动农民积极性问题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正>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形成“农村促城市”的局面,努力加快城市经济改革的步伐,成为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经过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改革的实践,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城市改革的中心课题就是要彻底革除目前普遍存在的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弊端。那么,怎样才能抓好这一中心课题呢?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是我党长期关注的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城乡差别仍然很大,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因此,在党和政府有关文件多次明确强调,“三农”工作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到政策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大了强农惠农的力度。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改革发展目标,这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江泽民同志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鲜明地提出了一个科学命题,这就是“经济要上去,是不是不能靠农业?搞农业是不是注定就要吃亏?”他要求全党必须从思想上和实践上进一步解决好这个问题.我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有必要对“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流行说法加以重新认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是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农村改革取得初步成果的一条经验总结,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经济发展观”,很快被人们接受,并对农业和农村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一“经济发展观”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它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农民意识,引导了乡村工业的崛起,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走进厂门,成为既务农又务工的新型农民,使农村经济产生了一次大的飞跃.我省苏南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观念,也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未能科学地全面地表达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业在农村经济中可以起到的作用,使人们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停留在稳农即可上,极易造成工作上的误导,这在至今乡村工业仍不发达的地区更值得注意.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使我们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境界.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业的基础地位要进一步加强,在县(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