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及分省肉类产品统计数据调整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官方公布的肉类产品统计数据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产量数据严重失真;二是家庭消费量指标没有反映全部消费量构成。本文利用1997年与1998年公布的统计数据首先调整全国及分省的各类肉类产品产量数据,并得到全国肉类产品广义消费量和非家庭消费量数据。在此基础上,作者利用非家庭消费量决定模型,回归与预测出分省的肉类总产品消费量。最后,根据非家庭消费偏好与家庭消费偏好的区内差异性和区间一致性假定,推导出分省各肉类产品非家庭消费量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2.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AIDS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AIDS模型对2004年陕西省、山东省和江西省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了影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份额前三位分别为粮食、肉类和蔬菜;地区差异是影响居民食物的消费因素之一;市场发育促进了水产品、肉类和瓜果等食物的消费,但减少了农村居民自产品的消费量;家庭规模对粮食、肉类、蔬菜和瓜果的影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新视点     
中国肉类消费正进入稳步增长期。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日消费2两肉,农民人均日消费1两肉,其中猪肉消费量占肉类消费总量60%以上。上海拥有2000多万人口,年消费生猪达1000多万头,而郊区地产肉猪仅250万头左右。因此,确保本市肉类最低供应量,任务十分艰巨。本期现代农业专栏,刊登市委农办、市农委副主任邵林初的文章,就上海畜牧业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肉类消费特征及2020年预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肉类消费大国,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1/4强。随着人口增长、收入提高及城镇化发展,未来中国肉类消费将继续增长。本文选用调查消费量占表观消费量的比重指标,在肉类消费与生产之间建立定量关系,依据2000~2012年城乡居民肉类消费情况,结合对人均收入、人口总量、城镇化率预测分析,研究提出2020年中国肉类总体及分品种消费量和生产目标值。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中国肉类消费继续平稳增长,年均增速为2.8%;肉类消费结构有所优化,其中,猪肉消费比重下降,牛羊肉消费比重增加;为满足肉类消费需求,肉类产量年均增速要达到2.7%。  相似文献   

5.
国际农贸     
巴西肉类出口将位居榜首根据巴西政府和市场分析家预测,巴西肉类出口将雄踞巴西出口产品榜首,肉类产品包括牛肉、猪肉和鸡肉及其附加产品等,年内出口总额将达到80亿美元。在未来几年,巴西农产品出口为大豆和肉类产品并驾齐驱。2005年,国际市场肉类价格上涨10%,而大豆等国际价格下跌,同时,巴西肉类年内出口量有大幅度上升,促进出口结构发生变化。最近几年,大豆一直是巴西出口的主要产品,2004年大豆及其衍生物出口100亿美元,肉类产品出口60亿美元。预计年内肉类出口增长30%,大豆及其衍生物出口下降20%。根据国际预测,目前世界消费对动物蛋白需…  相似文献   

6.
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饲料市场由于对肉类和奶制品的需求增长,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饲料市场之一,并可能本世纪末成为饲料净进口国。近几年,我国肉类和奶制品的消费量年增长6%,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蛋类生产国。生产饲料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玉米、麸皮。大豆年需量...  相似文献   

7.
市场预测与信息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饲料市场由于对肉类和奶制品的需求增长,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饲料市场之一,并可能在本世界末成为饲料净进口国。近几年来,我国肉类和奶制品的消费量年增长6%,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蛋类生产国。生产饲料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玉...  相似文献   

8.
欧洲是中国茶叶主要出口市场,欧洲人均年消费量0.61公斤。英国是非产茶国家,茶叶进口量位居世界前列,全国77%的人有饮茶习惯。俄罗斯历来是茶叶消费大国,95%的居民有饮茶的习惯,茶叶进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准确把握这两个市场的脉搏,对于我国茶叶出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国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显示,吃牛、羊、鹿肉等“红”肉越多,或者吃肉类加工产品越多,健康风险越高;不过,这一模式不适用于吃猪肉、鸡肉、火鸡肉等“白”肉的人群。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畜牧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提高,开创了建国以来畜牧业发展史上“六畜兴旺”的新局面。 看看今天的生活,想想过去的岁月,就吃的而言,有谁不说改革开放好。人们已由改革开放前的“以粮为纲”年代逐步转向以肉、蛋、奶、鱼、水果和蔬菜多样化食物结构的小康年代,据省统计局资料,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食品消费量:原粮296公斤,畜产肉类6.45公斤,蛋类0.62公斤,而到了1996年,原粮消费减少了47公斤,下降18.8%;肉类消费增至26.9公斤,增3.17倍;蛋类消费增至2.76公斤,增加 3.45倍。  相似文献   

11.
猪肉既是我国肉类生产的主体,又是居民消费的主体(1993年全国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80%;猪肉消费量占肉类消费量70%以上),那么到2000年我国对猪肉的需求量有多大,猪肉的生产应该达到多少,又该怎样实现有效供给等问题是急需回答的。本文仅就上述问题进...  相似文献   

12.
预测2007年全球红肉和家禽肉贸易将保持强劲的势头。其中,牛肉出口增长约6.5%,猪肉出口增长2.6%,鸡肉出口增长4.1%。促进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疯牛病(BSE)、口蹄疫(FMD)和禽流感爆发,一些市场相继关闭后又重新开放。预测2007年全球的牛肉出口将增加6个百分点,其中2007年美国牛肉出口将达N68万吨,增长幅度达30%。中国、巴西和美国的牛肉产量增长幅度较大。自2002年以来,中国的牛肉产量年增长率为5-7%,2007年的增幅预计将高于5个百分点。预测2007年全球猪肉出口将增长约3个百分点,美国和巴西是主要的出口增长国。美国猪肉产品质优价廉,2007年美国猪肉出口总量有望突破140万吨,几乎是2002年的2倍。预测2007年,全球鸡肉出口将达N670万吨,增长4%。其中,美国市场份额预计将增加137%,巴西减少1%,为38%,而欧盟为10%,保持稳定。俄罗斯是最大的鸡肉进口国,预计2007年进口将减少7%,总量为120万吨。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俄罗斯家禽产量在近几年稳步增长,并且在2007年有望突破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肉禽市场调查部门(MLA)最近出具一份完整的有关非洲肉类市场调查报告,在过去的七年里,南非肉类市场不断上升的需求,促使国内牛肉和羊肉的价格上涨幅度达到了75%~116%。  相似文献   

14.
梅婷  秦丽杰 《水利经济》2013,31(1):10-14
根据吉林市1998—2009年城乡居民膳食消费量,分析城乡居民膳食消费的水足迹及其特征。通过设计不同情境的居民膳食调整方案,比较其节水效果,提出减少肉类食品消费量、增加蔬菜类消费量、少消费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缓解膳食消费对水资源的压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小规模养殖户最受伤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6%,猪肉占日常肉类消费量的比重超过60%。一句“猪粮安天下”道出了稳定生猪市场的重要性。猪肉是中国人食用的“当家肉”,它的价格涨跌受到各方关注,如今猪肉价格下跌,自然牵动各方神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内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右旗为典型区域,定量研究我国北方牧区居民家庭食物消费结构及特征,以期丰富我国牧区的食物消费数据库、促进牧区居民食物消费转型升级。[方法]采用分层抽样,通过实地入户3d跟踪称重调研,获取典型区域内204户居民家庭食物消费的一手数据,结合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推荐值和传统农村(山东省)居民食物消费数据,对牧区家庭食物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结果](1)牧区居民家庭人均食物消费量为495.99g/(人·餐),其中植物性食物消费量是动物性食物的2.4倍;蔬菜消费占比最高(24.43%),其次是面粉(18.39%)、奶类(12.62%)和肉类(11.39%);粮食消费中50%以上为面粉消费,肉类消费中60%以上为牛羊肉消费。(2)不同区域和群体间消费差异明显。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对非主食类食物(肉类、食用油、零食和酒水)的消费量更高,而对薯类的消费量更低;与少数民族相比,饮食主要决定人为汉族的家庭人均食物消费量更低,且对奶类、酒水的消费量明显更低。(3)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值相比,呼伦贝尔牧区居民食物消费表现出高油多盐的特征,同时对牛羊肉为主的肉类和谷薯类的消费偏高,而对水产类、水果和奶类的消费明显不足;与传统农村居民家庭食物消费相比,牧区居民的蔬菜、大豆及坚果的消费量更低。[结论]牧区居民食物消费有了主、副食兼用的趋势,且仍能体现地域特色,但饮食结构仍呈现单一化,对牛羊肉等肉类消费过量情况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受58国政府资助的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日前发表了题为《2020年全球粮食展望:趋势、对策和选择》的报告。该报告对今后20年全球16种主要粮食产品的生产、消费和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并且对实施各种政策的影响进行了评估。这些政策包括贸易自由化,以及在有关食品安全和营养的农业研究、卫生和教育领域增加经费。肉类消费迅猛增长将刺激粮食需求该报告称,在今后20年中,尽管全球粮食需求的增长预计会有所放慢,但是肉类消费的迅猛增长,将会在绝对意义上刺激粮食需求。在过去30年中,一些国家(例如印度)的粮食生产实现了与人口同步增长;许多国家则越来越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因为国内生产量较少,或者是因为公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从而增加了对食用粮食和饲料粮食的需求。阿根廷、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洲的粮食出口,近年比30年前增加了一倍;随着公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家畜肉类消费量增了一倍,其中鸡肉的消费增长更多;印度和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满足了国内粮食需求。在过去20年中,由于供应充足,世界的玉米、稻米和小麦价格下降了50%以上。今后20年,尽管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需求增长量将占据全球需求增长量的绝大多数,但是增长速度将...  相似文献   

18.
一个企业如何将一种新的产品推向市场?一个肉鸡企业如何在禽流感的冲击下而扩大销售额?一个企业如何理性的避免价格战而引领一个行业走向成熟?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华都肉鸡公司副总经理张良顺。"我们在改变和引导消费"华都肉鸡公司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在国内推广肉鸡食品,丰富首都市民的"菜篮子"。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鸡肉的人均年消费量只有1公斤左右,鸡肉还只是一种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才能吃到的奢侈食品。尽管市场存在这么大的潜  相似文献   

19.
韩国是水产品消费大国,年均消费量约为350万吨,是其肉类产品消费量(150万吨)的两倍还多。韩国水产品年产量约为250万吨,其余全靠进口。而中国是韩国水产品的主要供应国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生活水平改善 居民蛋禽消费量提高 作为蛋白类食品,鸡蛋的蛋白质含量为13%-14%,低于豆类和肉类(豆类35%-40%,肉类18-25%),但鸡蛋的蛋白质转化率为所有食品中最高,同时富含人体必需的各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这些特点使得鸡蛋成为一种很难被替代的日常消费食品,在人们的饮食习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