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宝英 《活力》2022,(19):100-102
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的初心和使命的生动体现,是实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表达。为此科学地把握共同富裕的内容,就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每个人全面发展思想”奠定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础;就文化维度来看,新时代共同富裕是对传统“天下为公”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就实践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的目标实现;就价值维度来看,新时代共同富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四个维度为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精神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在共同富裕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的背景下,若足够数量的企业愿意在企业家精神的指引下做好事业的同时为助力国家发展、改善民生做出贡献,众多企业集聚起来的强大力量会推动社会共同富裕的进程。本文以企业家精神与共同富裕相嵌作为突破口,以企业社会价值理论为支撑,采用2010—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家精神、企业社会价值及共同富裕目标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企业社会价值在企业家精神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通过区域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企业家精神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因此,为加快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丰富企业家精神内涵,引领企业创造社会价值来开展社会建设工作,探索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拓宽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中国共产党始终朝着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重要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自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以战略性导向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断奋斗。然而,新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共同富裕新的内涵和要求,通过深入挖掘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总结和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最终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提供强大的动力保障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和社会理想,高质量发展是通向共同富裕的根本手段和基础。共同富裕是共建共享型富裕,具有丰富内涵。本文在分析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内在关系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阐述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寻找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主要对策,探索共同富裕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共同富裕具有共享性、发展性和可持续性。从绿色分工演进视角看,共同富裕程度影响着市场规模,进而影响着绿色分工;制造业绿色转型是绿色分工演进的重要载体,并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基于斯密—杨格定理,两者可以形成正反馈循环;结合交易费用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耦合理论,市场、政府、企业间的协同对该正反馈循环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绿色分工演进视角分析了制造业绿色转型与共同富裕的互动关系,建立了互动机理的理论模型;并通过深挖制造业绿色转型和共同富裕的内涵,从结构转型与共享、价值链升级与发展、绿色发展与可持续三个维度对互动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宋立丰  王静  张艳 《财会月刊》2022,(15):153-160
共同富裕是新时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研究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现有研究更多关注“有为政府”的作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核心力量也应发挥作用。企业生态系统治理助力共同富裕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合理性。面对中国情景下的共同富裕,需要以共同富裕的治理导向为引领,并以企业生态系统助力共同富裕的合理性为依托,在资源、能力、创新、价值和混搭组织五个维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包括组织共建、资源共享、能力共进、价值共生、创新共谋的系统性治理机制,打破现有治理体系中的困境,进而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从城市特质详细考察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并且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推进协调发展等实现的;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科教水平高的城市、大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杨平 《河北企业》2023,(1):87-90
近年来,我国数字化不断迎来新机遇,“十四五”规划指明发展数字经济,不断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普惠金融迎合政策趋势,不断推进数字化纵深性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迎来数字化浪潮下的一大发展机遇。加之2020年国家继脱贫攻坚工作完美收官后,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保证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提出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深层次目标。为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以河北省11个市135个县域2014—2020年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论证河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积极促进作用,以及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对不断完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通过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更有针对性地指出河北省未来的发展路径,如进一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居民金融素养以及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等建设性意见,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其他省份依托数字普惠金融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构建橄榄型社会分配格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邓小平"先富共富"思想对当前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实践有多方面的启示。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目标导向是共同富裕,实现过程要把握节奏、循序渐进,要加强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追求人民群众的富裕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宗旨愿景的具体目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人民富裕的蓝图也在实现的路途之中,这些成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对于"民富"目标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探讨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民富"理论的历史演进,揭示中国共产党"民富"理论的基本内涵,着力阐述实现诸如提高居民收入,改革财税制度,健全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尽快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它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手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在本质上具有相同的追求目标,要想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进程,必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目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推进共同富裕进程,应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重点解决不均等化问题,补齐短板,早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旨在厘清共同富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耦合逻辑,找出目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探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张瑞洋 《活力》2022,(23):79-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被明确提到了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上。要充分利用好政府的职能,发挥财政的重要支柱作用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本文通过阐述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群体转换,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蛋糕做大”的基础上,从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规范与调节,促进我国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等方面出发,分析实现共同富裕的财政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全面小康、共同富裕作为抽象概念,本质上是发展主义的话题。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模式。对口支援作为“先富带后富”的典型方式,通过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和帮助欠发达地区,在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对口支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与逻辑,将其视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进而提出了新时代对口支援的目标与价值。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以全面小康为目标的对口支援将向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对口支援转变,通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作为价值彰显、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发展动力,逐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就业在财富生产和初次分配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在脱贫攻坚阶段,南疆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取得了显著提升,但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少数民族自身综合能力不强、少数民族劳动力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必须重点解决好这些突出问题,努力提升少数民族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已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王千辰 《活力》2023,(6):22-24+46
共同富裕思想在新时代展现出鲜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以历史为参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行了不同的探索,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物质基础,提供了政治保障和根本路径。以理论为指导,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分配公平正义的阐述有助于深化对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内涵机制及价值指向的理解。以实践为基础,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情况,分析了目前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危害性。依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按照邓小平关于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改革设想,阐述当前先富者带领后富者致富对政府实践这一设想的紧迫性要求。从而证实了剩余价值理论对当代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让人民群众尽快摆脱贫穷与落后,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实现共同富裕,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进行过艰辛的探索。从毛泽东时代的如何强国,到邓小平时代的如何富民,再到习近平新时代的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三个不同时代的领导人拥有不同的发展构想,其核心内容不变,但又有其独特之处。表达了共同富裕思想的阶段性特征,反映出他们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各自的超越与发展。因此,站在我党历代领导集体的共同富裕思想阶段性认识下,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延续邓小平对于共同富裕的有关发展理念,对于正视现阶段发展问题,矢志不渝走向共同富裕的宽广大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可煜 《活力》2022,(18):79-81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重要位置上。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文章汗牛充栋,但其中多是从发展和分配等角度进行研究。本文立足人民立场,分别从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动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的依靠主体、共同富裕的衡量标准与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等五个方面,阐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意义,抛砖引玉,以期对共同富裕的推进和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