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cho 《沪港经济》2013,(6):78-79
"我并不擅长直接用语言和人沟通,更愿意通过图案、线条、画笔甚至刻刀来传递我的内心。"旅英信息设计师彭庆国,就这样施施然地坐在笔者面前。在同行看来,彭庆国多少有些另类。在十余年的设计生涯中,他从不急于确立自己的设计辨识度,反而不断颠覆自己的风格,"越来越简约,也越来越大胆。"这是同行对他的评价。在这个设计被商业过度消费的时代,彭庆国却始终让人有所期待。这一切基于他的伦敦之行。  相似文献   

2.
趣事     
《发展》2013,(7):67-67
告密宝宝:"妈妈,可不可以给我二十块钱?"妈妈:"去去去,没有。"宝宝:"妈妈,如果你给我钱,我就告诉你:当你上美容院的时候,爸爸对女佣说了什么。"妈妈:"好吧,拿去!他说了什么?"宝宝:"他说:‘小王,帮我把这件衬衫熨一下。’"从"0"开始父亲:"刚开学考试,你怎么就得了个‘0’分?"儿子:"老师说,我们一切都要从‘0’  相似文献   

3.
陶鹰 《上海改革》1993,(10):41-42
建筑大师贝聿铭为北京设计建造了香山饭店,请华裔法藉画家赵无极画两幅抽象画装饰饭店大厅,饭店的某位经理看了赵无极的画,说“你这个画,我也能画得出来。”贝聿铭听了气得说不出话,请赵无极先生还是把画拿回去吧。这位饭店的经理根本不懂什么叫艺术,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14,(20):6-7
<正>对"李希贵现象",赞赏者居多,质疑者有之。我个人认为,李希贵和他的十一学校给中国教育带来的最大价值是:没有自由就没有行动和创造,更不可能有改革的成功。读了关于李希贵和十一学校的教育改革的报道之后,我很是激动,甚至产生了到十一学校去教书的心理冲动。在十一学校里,校长是相对自由的,他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领路人,而是站在队  相似文献   

5.
"闭关"近两年复出,带领搜狐打一场视频保卫战"我真的什么都有了,但是我竟然这么痛苦!"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坦承,2012年是他人生中很悲催的一年,已经拥有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成就、名望与财富的他,却常常处在焦虑、忧郁和一种莫名的恐惧之中,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于是,他选择放下一切去"闭关",他求助于心理科学,也去参悟宗教和古老的哲学,他希望找到"解决方案"。当被问起"出关之后回到地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张朝阳的回答是:不急了。"我以前做事会有点急,对每个业务非常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学生对艺术学科都是感兴趣的,特别是美术.一个咿呀学语的幼儿,就知道拿起画笔"胡乱"的在纸上画出他眼中的世界,或是他内心的情感.然而随著他们年龄的增长,进入中学后,这种对美术的兴趣在逐渐降低.或是生活环境的影响,或是其他有强诱惑性的事物转移了他们的视线,又或是学习的压力让他们无心再去关注美术的学习等等.  相似文献   

7.
赵京桥 《走向世界》2011,(15):84-86
在中国,50岁似乎还不是一个称"大师"的年龄,但是在法国,或者说在国际上,一位刚满51岁的画家,被法国美术出版社列入了梵高、塞尚、莫奈、毕加索等世界艺术大师的行列。他被认为是赵无极、朱德群之后的第三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抽象艺术代表。他叫王衍成,一个中国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2008,(10):103-106
法国人说:"当你了解一切,你就会宽容一切,也能真正地爱上生活"。"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成了一句名闻天下的套语。但你不得不继续说着这句话,因为它有了一种诺言的味道。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学思想,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从批判黑格尔等人的"抽象的人"出发,提出了"现实的人"是一切历史的前提与基点,人的解放与自由个性全面发展是与历史转向世界历史阶段的程度一致的,马克思正是在世界历史理论中完成了人学思想的深刻变革,超越了历史上的一切关于人的学说。  相似文献   

10.
《东方经济》2003,(5):72-72
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和音乐融为一体了。他曾这样来描述他的音乐创作:“无论多长的作品都在我的脑中完成。我从记忆中取出早已储存好的东西。因此,写到纸上的速度就相当快了,因为一切都已完备,它在纸上的模样跟我想象的几乎毫无二致。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打扰,无论发生什么,我甚至可以边写边说话。”  相似文献   

11.
“我时刻提醒我自己,人的一生一定要记住两点:一是感恩,感恩之心常存,用感激的眼光看待一切,世界都是美好的;二是敬畏,要心存敬畏,一个人一辈子一定要有点怕头,当一个人什么部不怕的时候。用我家乡的话来说,那就离粘包不远了。”  相似文献   

12.
<正>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6推荐理由该书是在印度被称为"世界导师"的克里希那穆提所著。克里希那穆提一生演讲无数,著述甚多,所有语言归结为一点,"我只教一件事,那就是观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后加以超越。你不是去了解克的教诲,你只是在了解自己罢了。"他为世人指明了东西方一切伟大智慧的精髓——认识你自己。  相似文献   

13.
曾琦 《中国西部》2011,(20):116-117
这个夏天,我带儿子去海边。他第一次见到海,在海中扑腾,经着潮的冲涌,有股不怕虎的架势,甚于呛几口海水,还说好喝。我欣然凝视,不免想,生活对他来说仅仅是开始,生命之水的味道只是浅尝而已。  相似文献   

14.
雪松 《中国西部》2012,(12):15-17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得知他班上有几个孩子早在幼儿园大班,就已经开始学"奥数"了。起初,我不以为然,继续按着我对教育的理解,让孩子逗留在本来就该属于他的"玩"的世界。没有什么比看到孩子开心更让我开心的事情了。可是三年级开学后的一次考试,给了我和儿子当头一击。至今,儿子放学  相似文献   

15.
姜海洋 《走向世界》2012,(27):72-73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美国著名城市学家、社会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如是说。其实大而化之,世界又何尝不是文化的容器?对于所有像济南市社科院研究员闫平这样人文真谛的追寻者来说,用温婉的眼光去读取这个世界,一切就不再生硬晦涩。对文化的固守情结说起与文学结缘,时光追溯到闫平的学生时代。"我从小便对文学抱有浓厚的兴  相似文献   

16.
正他是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不忘初心,任劳任怨;他是一名扶贫工作队队长,扎根基层,敢挑重担;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怕失败,只怕留下遗憾……"如今,他的话已成绝唱,因为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2岁。云南省广南县坝美镇党委宣传委员何祖成,用生命践行了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誓言。  相似文献   

17.
张嘉树 《东北之窗》2011,(Z1):138-138
迟尚斌的老父亲87岁病逝。很多人不知道,九年前,他曾"被逝世"一次……2009年12月13日,迟尚斌的老父亲走了。87岁。高寿。当天下午,迟大哥打电话告诉了我。然后说:"我把老父亲经历跟你说说,你给老父亲写个悼词吧!"当时我正在参加一个读者俱乐部的迎新联欢会。于是,我开了小差,找了间空房子,听他说他的老父亲,我记录。回到会场,正是《爱的箴言》——"我将生命付给了你,将孤独留给我自己……"生命代谢,老去新来,大抵都是这样。我不由得想起我英年早逝的父亲。刚刚走进春天,他就永远地走了,走进那个永远的孤独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关于吃的方式可能有成千上万种,关于吃的学问也可能没有止境,不过以我多年从事餐饮研究的经验,所谓的吃法说复杂也很复杂,说简单其实也最简单不过。但万变不离其宗。吃的方式亦或吃的学问有时需要智慧需要探究,有时却只需要带着嘴巴随意咬咂品尝即可。而我不厌其烦地去小丫炝锅鱼的真实目的,似乎也不是为了大朵块颐一番,实则也是为了能近距离地感受某种不断变幻着的人生。人说穷不怕,富不怕,就怕由穷变富或者由富变穷,而我的这对夫妇朋友实则上也正在经受着这种人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准备好上亿日元差旅费,安排了和国际奥委会大员们见面,日本东京都知事(东京市市长)石原慎太郎忽然决定不去英国参与申办奥运会的事宜了。他准备全神贯注地炒作钓鱼岛。"我染上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冒。"7月19日,石原慎太郎在见记者时说。此时距离7月24日—8月7日去伦敦奥运会打点各路大员的出差计划,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他身体确实不是很好,但他更愿意把所有时间拿出来去做钓鱼岛方面的运动。毕竟对于一位79岁的老年人来说,剩下的时间不是很多了。"经常  相似文献   

20.
高飞 《中国西部》2014,(40):60-61
<正>上课的时候我喜欢提"自由"二字,有学生质问我:都自由了,岂不乱套了?我回答他,自由恰恰是最讲规则的。这种对自由的担心在中国人中间很普遍。很多人把自由等同成了不听话、自由散漫、不讲纪律、无法无天的代名词,因而不能给国人以自由,要有规矩,否则会天下大乱。这实在是对自由与规则的最大误解。当然规则有两种,有一种规则是由少数人或统治者制定的规则,是少数人意志的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