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传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或称所有与控制的分离 ,从而需要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以对企业进行管理与控制。企业治理正是这样一种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机制。企业治理之所以成为必要 ,关键在于现代企业中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即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下 ,委托人和代理人由于自身利益的影响 ,一般具有各自不同的追求目标 ,存在不同的效用函数。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由于契约是不完全的 ,并存在代理人“逆向选择”和“…  相似文献   

2.
冯亚 《煤炭经济研究》2006,(10):33-34,52
公司治理是关于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它涉及决策、激励和监督三大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从本源意义上来讲,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理论,基于出资人(股东)与代理人(经营者)所谋求的目标函数的差异及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出资人的利益面临受损的风险,这就是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于是如何进行制度设计去监督激励经营者,维护股东的利益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就成了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信息不对称及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即委托人如何设计激励机制促使代理人积极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委托人的利益。信息不对称是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其具体含义是指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由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同而造成的两者对于相关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代理人可以在自己的利益目标与委托人的利益目标不一致时,选择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行动。  相似文献   

4.
杨风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8):138-144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薪酬契约和代理成本的视角,检验了顾客集中与管理层治理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顾客集中度与高管薪酬和代理成本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顾客集中显著影响公司薪酬契约,顾客集中降低了高管薪酬;顾客集中降低代理成本,减轻管理层代理冲突问题。这些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治理的理论内容,同时对于缓解公司代理冲突、改善公司治理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资本的两权分离,出资者与经营者分立,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各自追求的目标存在着矛盾.在出资者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必须对受托人进行有效的约束,才能真正规范执行委托代理契约.本文从股份公司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两方面阐明了构建内部控制系统和外部控制系统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本文采用斯塔克博格(Stackelberg)的博弈模型,从在供应链中制造商和代理商同时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来讨论最优契约的设计,同时也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来分析契约中的参数是如何影响最优契约的形成.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同时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情况下,制造商采用甄别契约比采用混同契约对供应链中交易双方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和内在动因,揭示了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五个主要矛盾,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委托代理成本产生的主要原因、委托代理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和败德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探讨了有效委托代理的外部和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针对独立董事的两项主要任务——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和增强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探讨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激励约束措施和手段,以减少代理成本,使独立董事更好地履行诚信和勤勉义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契约经济学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在该种契约下,不管是股东(所有人、委托人)还是管理者(代理人),都追逐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因此管理者的行动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往往会出现偏差,产生代理成本。要保证股东的利益,降低代理成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是引起公司非效率性投资的主要扭曲因素。基于我国经济转型的治理环境,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2012~2014年数据为样本,探讨了公司治理质量、债务期限对公司投资效率的监督机制。研究发现,公司治理质量、短期债务有效改善相关方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从而提高投资效率,进一步地,公司治理和债务期限对公司投资效率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替代机制,在公司治理质量高的公司里,短期债务对投资效率的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通过建立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非内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维护公司各方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具体包括产权制度、决策与督导机制、激励机制、组织结构等基本内容.公司治理的目标首先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同时保障公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原因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目标不一致,自然会出现利益上的冲突.为协调双方的责权利,维护各方利益,就产生了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Berle和Means通过研究公众公司两权分离的治理结构,前瞻性地提出股东和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将是公众公司治理问题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之后,很多学者沿袭Berle和Means的角度,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去扩展和验证他们的观点.当理论界为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欢呼雀跃的时候,公众公司依然我行我素地蓬勃发展.为何公众公司存在如此难以克服的缺陷依然能够快速发展?是大众不理智,还是理论上存在不完善?于是学者从新的视角去研究了委托代理问题.新视角主要沿着两条进路展开,一方面重新审视了股东和经理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严重性,而另一方面经理和工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传统理论的分析,结合股票期权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现代观点,从委托代理的框架出发,分析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内在机理和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对股票期权实施的重大意义,并进而寻求报酬性股票期权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解释。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招标代理的实施会存在道德风险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最优激励合同的分析,指出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对招标代理机构的激励存在一定的缺陷,加大了委托代理双方的风险.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要完善双方的委托代理激励合同,建立招标代理机构收益的可调机制,以及改进招标代理机构的绩效评价机制等建议,从而有效地激励约束招标代理机构.  相似文献   

15.
委托-代理理论随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而发展,它以经济学中广泛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为研究对象,被认为是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作为典型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最优合作安排问题,U/I知识联盟组织模式的选择可借助于委托-代理理论有效地加以解决.本文在对U/I知识联盟内涵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把大学和企业作为独立理性的个体探讨了U/I知识联盟中的组织模式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国有企业代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特点及成因1 .我国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特点由于制度不健全和信息不对称 ,在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 ,即国有企业代理人 (经营者 )利用所掌握的企业经营控制权 ,片面谋求代理人利益最大化 ,损害委托人利益 ,从而影响国有资产的运行质量。随着改革的深入 ,内部人控制问题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具体表现为 :(1 )花光用光的短期行为。只顾眼前的名利和地位 ,不考虑企业的长期利益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拖欠债务过度投资。 (2 )巧立名目化公为私。蓄意提高进货价格或高息融资 ,以捞取回扣。利用职…  相似文献   

17.
内外主体平衡论——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历史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由于内部人和外部人这两类主体不平衡所造成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治理的特殊困境,并根据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的特殊规律性,提出了完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治理的两个到位一个平衡的理论。两个到位,即所有者具体化理论和所有者直面化理论;一个平衡,即内外主体平衡论。该理论既不同于委托代理理论中的股东至上论,也不同于众多利益主体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而是适应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特殊规律性的理论,国有独资公司有效治理,必须从外部引入一种足够强大的治理力与强大的内部人控制力相抗衡。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的历史,也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从失衡到平衡的历史。作为公司治理理论的新突破,成为探索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国有公司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浅析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使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者成为委托人,管理者成为代理人,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如何平衡这一关系,使公司能够健康的发展成了目前大家比较热衷讨论的课题之一。本文从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定义谈起,通过二者之间的关系、作用、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论述,提出了通过强化内部审计来完善公司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与中央银行之间存在着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作为委托人,将专业化的货币操控权委托给中央银行,通过中央银行对这一权力的运用来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在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高,这种委托代理关系显现得更加明显。政府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利益博弈不清晰,就会导致中央银行对外发送的政策信息缺乏代表性,使微观主体无法辨别声音来源,进而影响中央银行的声誉和货币政策有效性。本文旨在构建委托代理模型来详细分析这种关系,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中财产所有权与实际支配权的分离以及存在广泛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存在的多层次的委托-代理问题,提出了治理会计信息造假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