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研究《红楼梦》双译本的人物对话语言翻译,就是通过仔细研读文本,分析原著中对话者使用的词章及所在语境进行话语解读,并同译文本相对照以分析译文本的意义,并判断其是否深入接近文本,展示文本深层潜质。在研究中,我们对原文本和译本的双重视野进行融合和比较,反过来有可能借助译者的力量去唤醒文本中沉睡的或被忽略的意义,发掘和探讨文本的丰富内涵和多重阐释。  相似文献   

2.
论翻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语言代表不同的化。研究探讨了语言的化差异对翻译中的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的影响以及如何处理化差异使译语读得到与原语读相同的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如何尽可能准确、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不但是史家面临的一个严肃的课题,也是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时间久远、资料所限、研究角度等等诸如此类的原因,使得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方面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本丈就如何客观、本色地评价历史人物,从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等几个方面谈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学习者语言能力的评价包括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两方面。根据斯哥汉(Skehan&Foster,2001)的语言任务执行模式,语言形式评价目标包括准确性与复杂性,语言意义评价目标是流利性。语言能力发展的途径在于输入。交际的准确与流利是学习者在理解所输入的意义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历史人物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发挥其知识教育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引导学生学习国史、了解国情,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以及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要进一步发挥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历史人物评价的作用,充分探讨历史人物评价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掌握增强历史人物评价的政治认同、确立正确的政治和目标导向、不唯阶级评价历史人物等重要原则,以提高其教育功能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和评价系统理论,对英文求职信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揭示英文求职信实现人际意义的语言手段。本文试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评价系统三个方面分析英文求职信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语言的研究虽早已引起学界注意,但《红楼梦》中的人物绰号还未被重视。《红楼梦》中的人物绰号很值得研究。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语言学功用——在小说创作中形成固定的人物塑造模式,而且还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即体现出传统释道文化对通俗文学创作的辐射作用。探寻《红楼梦》人物绰号独特的文化意蕴,会拓宽《红楼梦》语言的研究途径,并且丰富我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评价是小学英语教学重要内容,它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监控[1]。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通过评价,能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2]。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英汉语言时态系统中的异同之处作了较为详细的对比,与功能主义及格语法的观点进行参照,对汉英语言的时态系统进行了对比,并着重突出了时间状语及时态标志在两种语言的时间关系系统中所起的作用,认为汉语主要以时间状语为标志,而在英语中时态标志则更为突出.其次对两种语言时态的表示方法、词汇意义与时态关系以及情态系统的时态意叉都做了详尽的论述,较全面地对汉英语言中的时态系统进行了介绍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各种颜色不仅具有物理属性,在不同的语言中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因此是语言、文化及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几个主要颜色词在英语和汉语中的比较。来考查它们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自然主义的人物塑造观、人物塑造形式的多样性、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相关性以及典型人物的剖析等多重视角评价约翰.斯坦贝克在小说中的人物创作,可以整体把握其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美学追求及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意义理论是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意义用法论”是影响较大的一个观点,被誉为“现代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日常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奥期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把语言和使用者的关系纳入“意义”之中。塞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语方理论是行为理论的一部分,提出意向性理论,揭示了意义的能动、积极的一面。语用学研究在意义用法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扩展到宏观层面,将语言在使用中涉及到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纳入其研究范围。人们开始在整个社会活动的大背景中来考察语言的意义,并将其看作是一个动态环境中的动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之一《傲慢与偏见》,是让读者领会到它是作者成功进行人物创造的典范之作。本文试从作者创作的不同男女形象的语言和行为两个方面的反差中,思考《傲慢与偏见》中不同人物的婚姻选择及人物行为动机与意愿相矛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功能视角可以透彻理解SVC基本句型的修辞功能;在语言的"形式与功能匹配"理论指导下,英语SVC句能表达描述、叙事、定义、评述等多种功能,其中评述功能最为重要。根据"英语重句法结构"、"汉语重信息结构"的思想,在翻译时应正确理解原文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准确切分复杂句中的语言事件,先叙事,后评说。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以及社会发展等是人物习语的重要来源。人物习语既具有超强的语言表现力,也顺应语言新陈代谢规律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代的人物绘画,记载着不同时代的服饰现象,并透视着不同时代的化背景。服饰极大的丰富、扩展了人物绘画的表现语言,填补了单纯依赖人物形象难以表达的缺陷。人物绘画中的人体绘画与服饰巧妙的有机的结合,是人物绘画在审美取向上的极大超越,和在审美效果上超自然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模糊性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翻译实践中,语言的模糊性对翻译有着很大的影响。结合语料,分析语言中存在的模糊现象,探讨模糊语言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Halliday的人际功能理论和Martin的评价系统理论,分析小说Pride and Preju-dice片断中的人物角色之间的权势关系,通过对小说中词汇资源的研究,揭示了小说语篇中作者对人物及事件的态度,明确了小说人物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权势关系,此研究有助于对小说人物的理解及欣赏。  相似文献   

19.
译者如果不具备敏感的语境意识,便很难应付千变万化的语境中千变万化的语言。本文援引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揭示语境作为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本质在于决定语言的意义和功能,阐明翻译和语境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语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认知语境是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认知化结果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表现在语言的词汇、语法、语用、文体以及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等各个方面。商务英语翻译既要力求准确,又要坚持忠实,商务英语中的模糊语言成为翻译的矛盾。本文主要阐述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着重介绍显化和隐化的概念,以及其产生的因素,分析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的显化和隐化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