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草根创业”和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创业教育便是国家发展战略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新响应与新实践,也必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亮点.然而,当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也仅仅在响应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号召下的勉强应付,装点门面,并没有真正落实,真正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因此,本文以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以CIPP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试图构建能够科学有效并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评价模式,希望能对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况作出科学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科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创业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需要加以完善。应改进现有课程体系,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创业教育与综合人文教育相结合,并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综合素质,提高校企合作对创业教育实效性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面临的课题。高职院校应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引进企业优势资源开发创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校外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确实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探讨浙商创业经验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启示,认为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应该充分结合浙江具有丰富的企业家资源的这种优势为培养高等职业技能人才服务,吸收浙商成功的创业经验,构建以培养高职大学生以商业精神与创新精神为核心,具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品质和企业家能力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更突出了创业的素质教育。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提出要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创业实践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着手,构建和完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无锡地区高职院校的众创空间为例,运用调研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对高职院校众创空间从国家政策、院校制度、创业市场、学生创业4个维度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以及14个二级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定性的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后,对无锡地区高职院校众创空间的经营效率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文首先给出了创业教育的含义,并说明了创业教育对我国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然后针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提出了区域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高职创业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主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积极的成果,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困境,主要是高职院校的观念认知存在偏差,创业政策支持不到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师资队伍薄弱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革新观念,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步骤、有层次地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许斌 《企业家天地》2010,(1):107-107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逐渐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方向,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实施适合自身的创业教育模式,进行课程改革,加强创业教育。本文从创业素质的培育和创业教育实施课程体系改革的角度出发探讨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背景下,对苏南地区4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创业教育存在教学内容枯燥及教法单一、缺乏专业教师队伍、扶持力度不够大、缺少针对性指导、缺失良好的创业平台、缺乏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等问题。要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必须更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拓宽创业教育实施途径、建设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搭建创业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强化创业意识与提高创业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面向21世纪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成为国际职教界的潮流,也是一项教育的系统工程。文章介绍了创业教育的经济价值和个人价值,提出了高职院校强化创业意识与提高创业能力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草根创业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可以分为天生的创业者、天生的就业者和中间人这三种群体。高职学生创业主要分为就业再创业型和毕业即创业型两大类。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条件成熟的学生通过接受创业教育自发选择创业,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任务的转型与突破。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高职教育越来越大众化,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却大幅度降低。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成为职业院校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当前形势下,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相互推动,密切关联,职业院校所有专业均与职业岗位有直接对应关系。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中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探索和开展高职在校学生电子商务社团活动的同时,强化高职学生社团在自身专业的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我管理、社团运营的能力,此举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校对当前双创政策积极响应,成为推动双创实践与职业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体制外”力量,也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河南省民办职业院校的双创实践活动促进了高教资源的均衡配置,构成了地方高校之间错位竞争的格局。在当前疫情防控措施常态化和社会经济逐步恢复的形势下,应梳理总结与传播推广民办高校在双创实践中的具体经验,以此破解双创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进而实现稳就业的目标。民办职业教育的双创实践不仅能够促进就业,而且成为河南省高教领域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双创学院和创新教育已经取得预期效果。在此基础上应逐步将政策着力点从项目为推手的强制性推动转向诱致性启动,项目激励转向环境激励,经营扶持转向创新扶持,体制内创新转向体制外创新,进而通过产教融合打通就业渠道。河南职业院校也应该利用高职扩招的政策机遇,以双创实践为推手促进治理体系创新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品质的重要教学载体与方式。可从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创业实训实战教学基地、创业实践教学资源三个维度为逻辑起点,构建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创业的时代呼唤创业教育,而创业教育应适应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苏南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对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论述了苏南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应适应"新苏南模式",应运用丰富的吴文化资源弘扬"三创"精神,应围绕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是素质教育新的突破口,是教育模式探索的前沿。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在社会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迅速发展,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针对高职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所实施的创业教育,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缓解日益加剧的就业压力的有效方法。虽然大学生创业与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联系,但就其社会作用而言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联系新形势,对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与研究.充分认识在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实施创业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并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方面要有所创新,尤其是由那些来自生产一线、掌握着前沿知识、专业突出的骨干教师参与到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中来.担任其创业教育的实践指导,这无疑将会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结合程度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根据高职院校培养“服务于生产第一线,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人才”的目标,构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势在必行.通过对沈阳工程学院社区专业学生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力求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为建立具有高等职业院校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