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旅融合是国家战略发展要求。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具有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天然条件优势。当前,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形成了“红色文化+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特色景区”、“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等多种融合模式,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推动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要通过深挖红色文化价值内涵、构建红色文旅特色品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强化红色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助力红色文旅深度融合,助力新时代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艰苦奋斗历程中,产生于中国近代历史沧桑中,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青海红色文化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蕴含着深厚的时代价值和理论内涵,彰显着时代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青海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也面临一些困境,通过对解决这些困境的路径进行探究,增加青海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推动青海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辛魁武 《特区经济》2014,(2):203-204
特色商业街,是指体现城市文化特点,具有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一种或多种功能特质的开放式街区。它是城市文化、商业与旅游的黄金结合点,是满足市民与游客消费需求的重要场所,是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的重要载体,然而胶州市特色商业街又具有独特而鲜明的特色,各条商业街混合交叉,促进当地经济的和谐快速发展,因此研究商业街的发展规划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是我国的特色文化,其记录了我国百年以来的革命史与建设史,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依托与精神支柱,更是政治与教育发展的理论性工具,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革命纪念馆是红色文化的承载体,是红色文化的收藏、研究、传播中心,纪念馆工作者是红色文化的守望者和传播者,在红色文化研究中要做到自觉、自信、自强,全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使纪念馆成为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宣传阵地.  相似文献   

5.
张掖市红色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展方面已取得积极的成效.利用富集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人参观旅游,需要提升内涵建设,构建协同发展格局,规范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争取资金支持,加强红色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注重资源整合,将红色遗址遗存连点成线,主动对接国家、甘肃省的红色旅游规划建设方案,进一步开发红色文化旅游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加大红色旅游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变革红色旅游特色产品和商品经营模式,推进红色文化旅游与各种旅游资源相互融合,以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张掖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提出了医学院校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同时指出在苏区振兴发展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要深挖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内涵和底蕴,探索具有赣南特色的受学生喜爱的红色文化传承模式。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作为具有独特文化旅游资源的城市,存在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缺乏整体规划和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打造国际标准和唯一性,努力做大做强哈尔滨文化旅游产业,要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加大旅游文化时尚融合力度,加快冰城夏都旅游文化名城建设.  相似文献   

8.
以先进文化理念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文化是建设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继承、创新和积淀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新农村文化包涵了和谐文化、生态文化、科技文化、民主管理文化、伦理文化、文娱文化等丰富的时代内涵。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实施文化战略,改革文化体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文化竞争力,以先进文化理念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融入青年道德教育能够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成效。红色文化融入青年道德教育情境开发具有鲜明意识属性、强烈目标指向、浓郁时代气息等特点,需要坚持实践性、融合性、舒悦性原则。通过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化、红色文化实践大众化、红色文化环境规范化、红色文化传播机制化以及红色家风传承普及化等路径构建,进一步促进红色文化融入青年道德教育情境开发,有效推动当代青年道德教育实施开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是百色实行与发达地区差别化竞争战略的重要筹码;是百色实现赶超跨越的突破口。百色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具有优越的条件。百色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需要不断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逐步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经营;培养大批领军人物;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与红色经典文化、绿色山水文化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是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积极探寻红色文化的转化与发展的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桂林蕴藏厚重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明晰桂林红色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寻求转化与发展的新思路与新路径,从“提升开发力度,着眼于长期发展;丰富传播方式,释放品牌效应;挖掘红色内涵,传承红色精神;打造专业团队,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桂林红色文化的时代底蕴,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特色小镇是我国在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上的新举措、新模式、新战略,对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城乡一体化,实现我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舟山特色小镇发展现状,提出舟山海岛特色小镇要以文化创新为纽带,以企业为发展建设主体,依托当地人文底蕴、生态禀赋和政策福利,精准产业定位,科学规划布局,在环境承载能力下,向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新的时代主题,并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绿色发展创造了新契机.东北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的活动区域,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努力加以挖掘利用,必能助力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促进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殷春胜 《魅力中国》2009,(20):43-43
安全宣教文化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安全管理的灵魂,是企业第一位的职责和政治任务,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宣传部门只有充分发挥宣教优势和职能作用,积极培育特色安全宣教文化,以独特的安全理念、特色的管理模式、特效的执行手段,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作用持久、个性鲜明的安全文化体系,才能为企业安全生产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浙西南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浙西南人民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3年的革命斗争实践造就了浙西南红色文化的鲜明特征,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遗存。今天,历久弥新的浙西南红色文化在红色基因传承及政治、经济建设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我们要去寻找和探索浙西南红色文化的传承路径,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浙西南红色文化,凝聚人心共识,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魏彤  张斌 《老区建设》2013,(4):56-60
传承弘扬老区、侨区文化,拓展德育途径,实施办学理念实践工程,推进课堂实效改革,努力建设既能突现老区、侨区文化主题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学校文化,努力打造具有历史厚重和鲜明特色的红土书香特色校园。  相似文献   

17.
正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一些红色资源,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运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这两次重要讲话,是再次强调,使红色文化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近百年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强大精神和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底色,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地域特点的文化。黑龙江地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但又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发展龙江文化,要摒弃旧的落后的社会意识,发展优势凸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风貌,引进其他地区优秀思想文化。具体措施包括提升认识,建立一批文化大市场,各级政府要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来抓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斗争实践中淬炼形成的,是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共存共荣的精神族谱。作为红色基因大省,江西在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发展方面具有源头优势、资源优势、质量优势和比较优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江西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提供制度化保障、通过创新性发展、运用现代化表达、采取大众化传播,让红色资源留下来、红色旅游活起来、红色教育火起来、红色文化传开来。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革命意志,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助力着新时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面临着新的考验,新的传播媒介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利用新技术助力红色文化创新发展,不断增强红色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影响力,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上海红色文创发展中心坚持以"新文创赋能,激活红色档案"为旨要,将智慧云演播传播系统以及AR/VR技术运用到红色文化的传播之中,赋予红色经典以时代活力,走出了一条全新的红色文化推广道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