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推进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劳务派遣用工作为一种新的用工形式走进了各行各业。劳务派遣可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业,满足企业用工的压力。但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本身存在不少的缺陷和不足,有的直与有关法规发生冲突,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和不足,派遣人发生工伤事故或案件时,用人单位与派遣单位常常出现两管两不管境地,在局部地区和企业他直接冲击着企业的发展与稳定,这些问题的存在应引起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单  相似文献   

2.
郑欣佳 《金卡工程》2010,14(9):217-218
《劳动合同法》使企业的用工成本愈加上升。作为降低用工成本的方法之一,劳务派遣成了很多企业的选择。《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前,我国的劳务派遣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派遣企业资质参差不齐、用工单位逃避自身责任、被派遣人员福利无保障……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劳动合同法》中对于劳务派遣有了初步的规定,对各种问题有了一定的规范,但仍有不足。本文试图从劳务派遣的产生原因、现状、仍然存在的问题及各国的立法等方面对该制度进行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施工企业通过劳务派遣或社会招聘的方式利用社会人力资源,实行弹性用工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将直接影响企业施工生产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本文分析了当前施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在施工企业实际从劳务用工组织形式、规章制度、激励考核、合同管理等多方面论述了施工企业推行弹性用工的具体做法,解决了劳务用工的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4.
戴星 《中国税务》2014,(12):52-53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约定的生产劳动的一种用工形式。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目前在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中运用较为普遍。本文对劳务派遣过程中的涉税处理及风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用工需求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就催生了劳务派遣的新型用工方式。这种用工方式有利于控制企业人力成本,规避用工风险。尤其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日益加快,企业用工方式开始又出现了业务外包方式,它能够为企业提供物美价廉的超值服务,不仅有着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灵活与结构化优势,同时在成本、适用范围等方面也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因此,企业用工方式将逐渐由劳务派遣向业务外包方式实现转变,成为很多企业未来选择的新型用工方式。  相似文献   

6.
劳务派遣用工能够解决目前存在的辅助性、临时性、代替性用工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在劳务派遣用工的具体应用中,逐渐表现出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单位超计划编制用工、对派遣机构监督不到位、入口把关不严、退出机制不健全、部分岗位混岗作业、管理不规范以及少数派遣机构资质不完备等,存在用工风险,亟待加强规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务派遣开始在我国兴起。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后,由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通过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被派遣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参加劳动,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行使劳动指挥权和管理权的特殊劳动法律关系。“用人不管人,管人不用人”堪称是“劳务派遣”最通俗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常娟  王兆星 《金卡工程》2009,13(8):306-306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劳务用工模式。在劳务派遣法律关系中,劳务派遣人员与派遣单位是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两者结合共同与劳务派遣人员成立一个完整的劳动法律关系。劳务派遣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用工单位财物的行为,应当定性为职务侵占,因而构成犯罪的,构成职务侵占罪。  相似文献   

9.
随着劳务派遣用工量的增加,目前的一些制度规划与管理办法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201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的条文做了适当修改,提高了劳务派遣公司的注册资金标准,但对劳务派遣机构的经营资质审批缺乏明细的规定和统一标准,与之相配套的监管制度也很不完善。本文首先探讨了现代企业劳务派遣的内涵,具体论述了现代企业劳务派遣的发展困境,然后提出了现代企业劳务派遣的前景:建立同工同酬制度、建立派遣工维权通道、缓解劳务派遣冲突和完善劳务派遣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劳务派遣的用工主体有进一步复杂化的趋势。比如,劳务派遣企业将劳动者派遣到甲公司工作,但劳动者实际在甲公司的关联企业乙公司工作,并接受乙公司管理,而劳动者的工资发放、社保费缴纳皆由劳务派遣企业负责。此时,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究竟是甲公司还是乙公司?这对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伴随着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全面实施,一种新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在神州大地上正式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位。所谓劳务派遣在我国又称为劳动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劳务公司)与派遣劳工(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而后将劳动者派遣到要派机构(实际用工单位),在实际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从事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  相似文献   

12.
赵雁南  蒋涛 《现代金融》2006,(11):36-36
随着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农发行内部综合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用工制度的改革就是其中之一。对临时性用工实行社会化用工是用工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劳务派遣作为社会化用工的重要手段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有着很大的生存空间,但作为一种新型用工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必然有着不尽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方丽 《现代金融》2014,(4):43-45
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劳务派遣法律法规,从2013年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行政实施许可办法》,到2014年1月出台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都是旨在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目前银行在各类岗位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等非劳动合同用工情形大量存在,本文拟通过解读法律法规,提出应对策略,指导银行防范劳务派遣用工及业务外包中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国家及省市都在用人制度上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人才市场为用人单位派遣人员。派遣制是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由派遣机构通过科学手段录用人员,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同时,为派遣人员代发薪酬、代办保险、托管档案等。银行股改上市进程中,打破旧的用工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业务发展要求的新的用工机制势在必行,实行劳务派遣制,则是可考虑之路。  相似文献   

15.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新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苈务派遣在用工方面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劳务派遣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劳务派遣制度的起源及发展着手,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劳务用工的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对完善我国企业薪酬核算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有峰  朱姝 《财政监督》2014,(10):73-76
本文从劳务派遣制度的起源及发展着手,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劳务用工的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对完善我国企业薪酬核算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跃 《中国外资》2012,(16):255-256
企业劳务用工管理模式完善与否,直接对当前企业能否健康良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劳务用工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对如何完善企业劳务用工管理模式,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企业劳务用工管理模式完善与否,直接对当前企业能否健康良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劳务用工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对如何完善企业劳务用工管理模式,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保障》2014,(7):54-55
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在用工单位所在地为被派遣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另根据《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在规定期限内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缴费申报。两者是否存在矛盾?劳务派遣单位跨统筹区派遣劳动者的,应如何缴纳社会保险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