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共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南海区域贸易来往日益密切,政治互信不断加强,新时代 “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为南海区域海洋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海洋合作主要有海洋经济、海洋生态环保、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战略沟通及互信有待提高、海洋经济合作层次不高、缺乏成熟的海洋环保合作机制以及海洋减灾防灾合作动力不足等制约因素。新时代南海区域海洋合作应本着打造南海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从增强海洋合作的战略互信、构建多边合作机制和法律机制、深入互利互惠的蓝色经济合作、深化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以及共建共享海洋公共服务产品等路径推进海洋合作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2.
杨明 《新经济》2014,(1):37-39
海洋旅游既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海洋权益的实现形式之一。本文立足于发展海洋旅游、维护海洋权益与建设海洋强国三者的内在联系,按照邮轮经济价值链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粤澳合作开发南海邮轮旅游和海岛旅游的战略意义。本文认为,在国家确定2013年为首个“中国海洋旅游年”的大背景下,探讨广东和澳门合作开发南海海洋旅游,对于促进粤澳两地经济发展,共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共同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困境的今天,海洋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因为它能提供包括蛋白质、能源、矿藏以及空间等人类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资源。因此,应将海洋纳入经济区划的视野,作为一个独立系统进行综合规划、开发和保护。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经为海洋纳入经济区划创造了条件。 一、中国3次经济区划均忽略了海洋 经济区划,也称国土规划,是经济地理和经济学界研究的内容。由于我国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南北、东西差别都很大,因而宏观经济部门和学术界历来对经济区划非常重视,依据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指标进行国土的单项或综合分区,作为国家政策制定和实施、经济布局和建设的基础。20世纪  相似文献   

4.
南海资源的开发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是南海资源开发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南海资源开发的产业主要是技术性密集型产业,需要在发展初期投入大量的技术、设备和资金。广东、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拥有丰富的资金和人力、技术资源,这就需要琼粤港澳台金融机构充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南海资源开发进行合作,推进海洋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海洋特区。在南海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风险防范功能、激励功能、信息提供功能和金融体系的支付和清算功能,为南海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广东省委、省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该课题组在深入调查研究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深感广东做大做强海洋经济的重要出路在于与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加强合作。只有通过区域合作才能扩大海洋经济发展空间,解决海洋开发资金短缺的问题,所以课题组提出了“三圈一带”海洋经济合作开发的构想。“三圈”是指“粤港澳海洋经济圈”、“粤闽台海洋经济圈”和“粤桂琼海洋经济圈”;“一带”是指“蓝色经济带”。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启动“三圈一带”建设,将广东的海洋开发重心往远推到南海,和兄弟省份合作加快南海资源开发;通过构建“粤港澳海洋经济圈”,充分利用香港进行专项海洋开发的国际融资。我们相信,“三圈一带”构想启动以后,既能解决海洋开发的资金难题,又将丰富包括粤港澳合作在内的区域合作内涵。更重要的是将完善广东海洋经济的外延格局,平衡地区发展,稳步提升广东的海洋竞争能力,提升整体科学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徐志良 《新经济》2014,(31):37-38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大家好! 我的题目是从南海问题跟踪研究中扩展、引申而来的. 命运共同体语境下的环南海陆经济区建设构想与路径,这十年基本上是在跟踪南海问题,南海问题由来己久,到第二个十年的时候已经成了街头巷议了. 比如说黄岩岛事件、三沙建市、中建南盆地、981钻探的对抗和现在又在炒作的人工岛等等.从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普及海洋知识的角度上讲,这种炒作要比我们自己做宣传至少提前十年进入我们中国希望的海洋强国建设的大众语境.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战略投放力度,力挺广东省面向南海、浙江省面向东海、山东省面向黄海大力开发海洋经济,使之成为国家战略机遇期内区域经济开发的新增长极。海洋经济开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而其中关键之一是要解决金融战略投放导向问题。为此。必须明确金融战略在中国海洋经济开发中的功能定位,分析中国海洋金融战略运行中...  相似文献   

8.
原载:Marine Policy34(2010)pp.367-374,Journal Homepage:www.elsevier.com/locate/marpol1.为什么要测算海洋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测算海洋经济的愿望来自其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滨海旅游和海洋运输是海洋经济中的最大行业,其发展依赖于大量的供应者和用户,其经济发展也完全来自于海洋。这些产业的规模、特征和增长趋势为政府追踪涉海经济以及于涉海经济具有投入-产出关系的经济活动的变化提出了实际依据。再者,政府深度参与了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以及海洋运输、造船和其他海洋建筑活动的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南海海域面积占我国的三分之二,在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远洋运输、国际贸易、海域安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巩固基础海洋产业的同时大力扶持海洋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培植核心竞争力,是提高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海洋开发利用的世纪,各国及地区的"蓝色圈地运动"愈演愈烈。广东作为我国沿海岸线最长的省份,必须迎接挑战,抢抓机遇,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争夺更多的空间与利益。同时,南海在我国的国防与经济安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海问题是影响中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2月28日,由广东海洋发展研究会与广东海洋学会共同举办的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南海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南海问题与区域发展》论坛在广州珠江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国家海洋局、中国工程院、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海南省海洋渔业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广州军区、海军院校、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以及广东海洋发展研究会会员单位的专家、学者等约二百人共同见证了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南海分会的成立,并就共筑和谐健康南海等相关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菲方在南海动作频频,2014年的仲裁案将中菲南海争端推向了高潮。从2014年3月30日菲律宾向国际海洋法法庭提交诉状事件入手,引出对南海九段线法律性质模糊性缘由的探析和由此引发的对《海洋法公约》相关缺陷的探讨。九段线法律性质争议主要源于两个学说"岛屿归属线说"和"历史性水域说"间的取舍,但两个学说各自的局限性又注定了该争议无法解决,接下来的《海洋法公约》缺陷的探析更表明中国不宜诉诸法律途径来解决南海争端。旨在通过对南海九段线法律性质争议引发的对《海洋法公约》缺陷的探讨,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进行及时、切实、持续的沟通和谈判,从而推动《公约》的完善和进步。  相似文献   

13.
郑伟仪 《新经济》2011,(11):66-68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按照国家批准的《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努力打造海洋经济强省"。为深入学习贯彻胡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研讨落实汪洋书记提出的"把广东建设成为提升我国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和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的指示要求,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1年9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主办"岭南学术论坛第58期——海洋开发与广东经济科学发展论坛"。论坛主讲嘉宾分别为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博导黄良民(主讲海洋科学),省社科院院长、北大经济学院兼职博导梁桂全(主讲海洋开发战略),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郑伟仪(主讲海洋行政管理)。省社科院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新经济》杂志社社长杨明担任论坛主持。本期论坛由广东省市场经济促进会和省社科院海洋经济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南方日报》、《南方新闻网》、《新经济》杂志为特约支持媒体。现编发论坛三位主讲专家的演讲(节选)和部分论文,供读者参阅(论坛三位主讲专家的演讲全文请参阅《南方新闻网》岭南学术论坛第58期专辑)。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世界沿海各国都重视海洋资源开发,关注海洋经济的发展。文章依据具有海洋GDP、海洋产业构成和海洋产品产量3个条件,选取了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泰国、印尼、越南等12个国家为样本,分析研究国家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增加值),海洋资源禀赋和海洋产品产量在世界国家中的水平和地位。应用变差系数反映各国海洋经济的差异状况,应用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分析各国海洋产业集聚程度,应用丰裕度指数反映各国海洋资源(广义)禀赋,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各国海洋经济与产业综合实力水平。经过分析,中国不但是世界上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前列的海洋经济大国,并且中国的海洋GDP已成为世界多国之首位。对比国家的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的优势与持点,可为海上丝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为我国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章宁 《新经济》2014,(10):78-78
湛茂阳地区处于泛三角经济圈中心带,面向南海,针对我们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有了期待.随着茂名滨海新区展开,和海洋先进区发展规划,特别是在刚刚不久的十八大上,吹响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号角,湛茂阳将为粤西海洋经济腾飞装上更大的马力和引擎.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6,(10)
海南省地处中国最南端,是拥有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四面环海,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深远的海洋文化,适于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正在如火如荼地实施中。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海南省地处特区经济圈,具有优厚的基础条件,为海洋文化旅游发展提供经济及政策支持。通过对海南省海洋文化旅游资源深入分析,打造适合海南省的特色海洋文化旅游线路,针对海南省海洋文化旅游现有问题,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能源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油价的不断攀升,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石油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在陆地油气资源日渐枯竭的背景下,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四大海区中南海不仅海域面积辽阔,而且油气资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开发南海资源,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维护国家海洋权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南海开发步伐,不仅需要国家从战略层面制定中长期规划、加大开发力度,而且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深海勘探、生产和运输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还要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致力于最终解决南海争议的同时,探讨共同开发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广东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基础条件1、区位优势突出(1)广东省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广东省是海洋大省,处于亚欧大陆的东南岸,西北太平洋的西缘,位居中国东部沿海,与各海及大洋相连。通过海上航运,可以与南海、东海、黄海及距离更远的沿海地区和国家开展经济联系和技术交流合作。(2)广东省与港台地区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  相似文献   

19.
浩瀚的海洋孕育了丰富的生命。然而随着人类的捕鱼船向更远更深的海域推进,鱼类数量持续急剧下降,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限制过度捕捞活动,生机勃勃的海洋最终将成为没有生命的死水。  相似文献   

20.
钱林霞 《新经济》2014,(1):9-11
随着诸多陆地资源的长期开发和匮乏,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竞争中的热点。国际海洋法公约在规范和保护各国海洋权益的同时,亦促使各国把眼光投向海洋。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不仅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在美国实施重返亚洲战略的大背景下,亦将对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