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投入产出、能源消耗角度建立DEA模型,以2004年为例评价中国经济,得出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对有效性,以此来分析增长的代价和质量。评价结果发现,经济总量发达的东部省区并非都代表了相对高的增长质量,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已经出现规模递减,未来经济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亟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投资规模扩大和投资效率提高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中国投资增长、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发现投资增长和投资效率提高均能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但中国经济发展长期高度依赖投资规模的扩张,投资效率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正面临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投资规模驱动型增长方式向投资效率提高驱动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7  
中国经济在过去26年间持续快速增长,高增长的动力是什么?未来10—20年,能否继续保持这种态势?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建立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因素模型,得出如下基本结论:资本投入增加是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源泉,包括结构升级、人力资本效率提高、制度变迁等在内的技术进步的贡献也较强,劳动投入增加的贡献相对较弱,这与中国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劳动边际效率较低有关。未来16年,中国经济仍可望继续保持适度较快增长,但要达到目前的高速度,将面临投资率继续增高,能源约束加大等矛盾。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这一症结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姚树洁 《商周刊》2012,(23):20-20
中国在告别两位数高增长的同时,下一步发展的侧重点应是通过提高增长质量,来弥补低增长的缺陷,从而创造一个稳增长、高幸福度的社会。而2012年正是中国能否进入低增长、高质量模式的转折点。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1年的33年间,中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两位数。尽管在高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但是,中国的经济奇迹,却是无可否定的事买。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收入两极分化、环境污染、国家垄断、腐败和经济机构扭曲。可以说,30多年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高增长和相对较低质量的基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地区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地区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投资效率在1990-2000年期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2000年以来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效率逐渐得到了提高,长三角地区正处在从粗放型增长型往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之中。该文据此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持续低靡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继续在全球经济范围内扮演“一枝独秀”的角色。从2002年中国GDP总量增长8.0%,外资实际引入额跃居世界第一。2005年中国经济承接2004年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十六大确定了中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即届时的GDP翻两番。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经济需要年均增长7.18%。在此我们从需求的角度,选择在一个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根据近几年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各个因素建立一个多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出口、消费、投资等因素变化在长期和短期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一、基本模型1.模型…  相似文献   

7.
针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持续扩大的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本文运用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检验方法,对陕西和浙江两省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与浙江在市场化引导下主要依靠民间投资的利益驱动型增长模式不同,陕西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于政府主导下的投资拉动来实现的.以市场机制代替政府意志才是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新疆能源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近30年来,新疆经济实现了年均10.1%左右的高速增长,比全国平均水平快0.7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并不高,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长效率总体还较低,结构调整步伐仍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率高,生产技术比较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过高,投资效率、地方工业效益下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等.为了保障新疆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应转变目前的能源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与农民工市民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认为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生产的增长还包括消费的增长。科技创新是生产增长的源泉也是消费增长的动力,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中国与西方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国处于工业化的起始阶段,是学习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逐步提高工业化水平的时期,该时期是短缺经济时期,不存在消费饱和的问题。改革开放后30年,主要是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中国仍然有巨大的国内需求潜力尚待挖掘。中国城市化是未来30年甚至更长时间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收入差距、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而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适宜选择。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长期的高速增长,但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增长率有所差异。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92年,中国开始了经济起飞,经济增长由停滞进入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迅速提高到9%左右;而在推动市场化改革的1992-2002年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率提高到10%左右,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的引擎是投资、净出口和消费。中外经济发展经验证明,完全依靠高投入、高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要求;而大规模的出口则会使外贸出口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过高,导致国际市场的任何变动都会对国内经济带来冲击,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因此,以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应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引擎。区域经济增长应以消费为主的增长模式将会是经济发展更科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综合现有的经济理论并结合中国经济实际,建立储蓄增长、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同时采用Granger因果检测检验各地区三者间关系,并与模型结论比较。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三者关系与模型结论基本一致,即投资增长、经济增长及储蓄增长间存在良性循环;而中部地区投资效率低下、西部地区资本供给不足,致使中西部经济中的三者良性循环被迫中断或被低水平恶性循环取代,从而导致地区经济差距急剧扩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资本、能源和劳动三要素随机前沿成本模型对中国工业成本节约之源进行研究,将成本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价格调整、效率改进与规模变动效应。规模扩大是推动2000—2007年工业成本增长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价格调整效应。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共同推动节约型增长,前者对节约型增长的影响更广泛、深入。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实现节约型增长,是新世纪以来工业增长的重要特征。效率改进提供的额外动力使轻工业成为节约型工业增长的先导部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30年的经济发展实践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本质是成功的二元经济转换;经济增长表现出中国式综合效率提高驱动型的特征;经济增长正在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未来我国应当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继续推动结构转换,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以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投资效率的提高是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识别我国转型期投资效率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RBC模型,详细分析技术冲击对于投资效率和经济的影响,并运用VAR模型对我国数据进行了验证,得出了技术对于效率和经济增长存在促进作用,但其对效率的贡献率较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新常态下,中国如何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外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渐难以为继,扩大内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扩大内需真的是有效国策吗?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有效边界?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利用2012-2013年中国275个市级数据,对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有效边界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确实存在有效边界,当投资率较低时,增加投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当投资率已经较高时,增加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不再显著;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也存在有效边界,当投资效率较低时,增加消费会抑制经济增长,当投资效率足够高时,增加消费才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资本外溢AK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对金融发展、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作了一个文献综述.理论研究表明: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储蓄转化为资本比率、改善投资配置效率和改变储蓄率等途径促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双向关系,并形成金融发达、经济高增长和金融欠发达、经济低增长的双重均衡.经验分析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证实了金融发展与内生增长理论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长革 《生产力研究》2004,89(11):15-16,101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支出的不同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重要,但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在对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公共投资支出、公共消费支出、公共事业支出和公共服务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不同效应。并以中国为样本,通过模型数值模拟了财政支出各个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此为据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助中国30个省份1998~2008年的面板数据,以数据包络分析(DEA)得到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来指代各省的人力资本情况,综合采用普通面板回归、空间面板回归、门限面板回归以及平滑转换面板回归这四种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在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贡献的同时,还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和门限效应.基于这一结论,本文认为应当加大对邻省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较低省份的科教支出并努力提升这些省份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而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较高的省份,不适宜从改进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思路来追求更快速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经典模型对投资与经济增长问题的诠释及我国借鉴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及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中对投资与经济增长问题的诠释,并结合上述模型探讨了中国的投资与经济增长问题,指出中国案例佐证了上述经典模型对于投资与经济增长问题结论的合理性.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以期对理论界及实务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