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考虑人力资本的中国生产性服务业TFP分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考虑人力资本的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利用中国29省市生产性服务业1993年~2004年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研究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994年~2004年间年均增长6.20%,其中技术进步率为5.90%,技术效率改善了0.30%。技术进步对TFP增长起主要作用,技术效率则起补充作用。东、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增长不平衡,全要素生产率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3.
4.
文章针对常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要存在的三个问题,在借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常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三点政策建议:一是政府和企业应该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到战略的高度;二是创新人才机制,引进和培养生产性服务人才;三是加快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5.
广州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以后,服务业的发展日益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分析广州市服务需求价格弹性、服务业价格变化和服务业收入支出变化的特点,以及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指出广州市服务业已经显现出"成本病"迹象。鉴于其对城市服务业发展和对实现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不利影响,提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克服"成本病"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为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增长绩效问题。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生产性服务业对GDP和就业的贡献越来越高,但是其增长模式依然是高投入、低产出模式。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度并不很高,而且增长绩效也不算突出。因此,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提高社会分工程度,放松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限制,加快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劳动力,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以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就业比重和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指标,比较分析了京津沪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现状和行业发展情况,并得出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雅  王江 《经济师》2008,(10):260-261
近年来,北京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城市功能定位,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激发了内在活力,增长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生产总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服务业现状;论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背景,提出了基于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加快发展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世界产业结构重心已经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必须认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规律,抢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机遇,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这是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一项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对于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通过分析找到问题所在,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