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货币政策的动态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对中国治理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及选择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可发现:货币政策存在非对称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货币政策效果会通过成本渠道传导,引起资产价格波动,从而推高物价;短期内中国出现滞胀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中长期仍面临增速放缓和通胀压力。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扩大中小企业融资规模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新凯恩斯粘性价格理论为基础,采用DSGE模型,为我国核心通货膨胀指数的核算构建了微观基础,并因此获得了各部门价格指数的最优权重。分析认为:最优的权重受部门价格粘性、随机冲击以及部门产出缺口的价格弹性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随着部门的价格粘性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随机冲击方差的减少而增加,又随着部门产出缺口的价格弹性的增加而增加。与CPI指数相比,由最优权重所核算出来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数更加的平滑稳定,没有剧烈的波动,基本上反映了CPI指数的核心趋势。并且文章的研究结论与侯成琪等(2011)的研究也相一致。因此,文章建议其可以作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具有福利标准的参考锚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与通货膨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估计及其货币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我国1990年~2006年通货膨胀率的结构变化特征与持续性进行了实证估计.结果表明,1994年第4季度是我国通货膨胀率均值的结构突变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通货膨胀率持续性显著下降.最后,笔者从最优货币政策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秀辉  李伟 《经济论坛》2009,(15):28-29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货币政策框架.本文研究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的发展过程,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的两个典型.  相似文献   

6.
最优货币政策中包含众多的“不确定性”,有源于未来事件、未来冲击和扰动,有源于经济的“真实”运行,有源于对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的市场反应,有源于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市场预期,也有源于模型数据的局限性。这些不确定性使得以原有最优化方法得出的最优货币政策往往并非最优,与现实经济条件相距甚远。通过对中国近几年的经济状况分析,对当前的经济过热的经济背景和中国当前从紧的货币政策的研究,说明了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好处以及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如何落实及使其效果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7.
开放经济下不同目标制的最优货币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简单宏观经济模型,本文分析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如何实现不同目标制下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发现.浮动汇率制成为稳定国内经济、有效应对国内外冲击、实施独立和内向型货币政策的最优选择.对于我国中央银行而言,现阶段更为可行的货币政策规则是通过逐渐放宽汇率波动的区间并与随机干预相结合的办法来有步骤的实现浮动汇率制,并将实际利率维持在一个较低但仍为正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