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2005-2013年中国内地30个地区(除西藏外)27个工业行业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不同地区规模下,区域内多样化集聚(Jacobs外部性)、专业化集聚(MAR外部性)和企业竞争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地区规模较小时,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与企业竞争都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随着地区规模的日益增大,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小;专业化集聚、企业竞争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2.
地区专业化、产业集聚与省区工业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秀丽 《经济评论》2007,148(6):140-145,157
本文从产业内(MAR型)与产业间(Jacobs型)的外部性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争论入手,构造地区专业化和产业集聚的指标,利用31个省区24个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及稳健性检验,计量结果证明:产业结构单一化与产业发展负相关,专业化非常不利于落后省区的产业发展;而产业集聚与产业发展正相关,产业集聚对产业的发展正向作用程度要大于产业专业化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2005-2013年中国内地30个地区(除西藏外)27个工业行业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不同地区规模下,区域内多样化集聚(Jacobs外部性)、专业化集聚(MAR外部性)和企业竞争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地区规模较小时,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与企业竞争都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随着地区规模的日益增大,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小;专业化集聚、企业竞争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业产业发展中知识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国及分区域工业产业发展中知识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在考察期中工业产业间发展均存在显著的MAR溢出效应,均不存在Porter溢出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Jacobs溢出效应与工业产业关联度相关,高产业关联度行业中,Jacobs溢出正向效应十分明显。因此,政府制定工业产业政策时,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区域的政策侧重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利用中国2003-2012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市职工平均工资的空间相关性呈现波动性的递增趋势;制造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为显著的负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有利于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从集聚外部性效应来看,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抑制了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Jacobs外部性有利于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以201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文化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文化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西部和东部地区文化产业集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文化产业集聚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同文化产业类别的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同的促进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文化产业集聚主要基于外部性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较于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MAR外部性所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了中国2004-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专业化、多样化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国样本范围内,专业化程度(MAR外部性)与产业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专业化程度较低时,不利于产业增长,而当专业化程度较高时,专业化会促进产业增长;多样化程度(Jacobs外部性)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在分地区讨论中,专业化和多样化对不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8.
两个维度下的知识溢出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秀武  王波 《技术经济》2009,28(10):1-5
知识溢出效应是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本文借助于综合考虑了R&D经费和知识存量的知识生产函数,将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因素引入该函数,对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知识溢出因素于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两个维度下的知识溢出均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会促进地方化知识溢出,知识溢出又会影响区域创新效率。一直以来,存在两种结构性争论:究竟是产业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是地方竞争还是地方垄断,更有利于知识溢出和创新?基于我国2000-2007年省级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GMM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促进了区域创新,专业化的产业结构和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对知识溢出和创新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结果还显示,基础设施和外商投资对不同类型的创新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0.
采用1997年和2007年的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经验数据,把动态外部性的理论运用到服务业就业研究中,验证服务业的专业化与多样化对城市就业增长的动态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传统服务业不仅存在MAR效应,而且Jacobs效应也显著,表明传统服务业的聚集效应就业增长不仅具有正向作用,而且也会从城市其他服务业的多样性中获得好处。此外现代服务业Jacobs效应比MAR效应更为显著,即现代服务业就业增长从多样化中得到的好处要大于从专业化分工中获得的好处。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uses panel data between 2000 and 2010 to explore how firm ownership and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s contribute to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Chinese provinces. Specifically, we explore how the extent of specialis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in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s at the province level fosters both Marshall–Arrow–Romer and Jacobs spillovers, as well as how foreign and state ownership influence regional innovation. We find: (i) China'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benefit from Jacobs but not MAR externalities, with the former spurring higher quality innovation in the form of increased invention patenting; (ii)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advance local innovation, with the latter again fostering higher quality innovation; and (iii) a convergence towards a combination of low specialisation and high diversity in provinci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aking place between China's more developed inland coastal provinces and less developed inland provinces.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policy-making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将知识溢出的不同类型纳入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中,分析了1993~1995年与2005~2007年生产行为聚集所产生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环境下的知识溢出以及集聚所产生的竞争与垄断环境下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业内知识溢出对两个阶段的创新绩效均存在一致、正面的影响,多样化的集聚结构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在2005~2007年较初期有显著的提高,且弹性系数也由负数变为正数,竞争性市场结构比垄断性市场结构对创新有更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昕  陈林 《技术经济》2011,30(7):51-54,112
分析了产业聚集所产生的各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产业聚集的最佳聚集程度和规模,并以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多样化的产业环境有助于区域创新,竞争对区域创新存在负面影响,研发多样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总就业密度提高一倍,则创新水平将提高24%;就业密度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曲线呈倒U型,且就业密度均为600人/平方公里时区域创新绩效达到最高;区域人口规模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曲线呈U型,对应拐点大致出现在区域人口总规模为6500万人处。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着知识溢出,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政府在科技创新领域有所作为。根据庇古(Pigou)关于外部性思想的阐述,财税政策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领域也不例外,科技创新财税政策的合理边界应由科技创新活动外部性的大小来界定。  相似文献   

15.
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即产业集群在同一地域形成完整或近乎完整的供应链)不仅是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途径,也是产业集群及其企业技术创新的潜在机理。文章根据产业集群所表现出来的供应链组织衍续特点,来分析产业集中度(MAR外部性)、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Jacobs外部性)与集群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假设,并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为例,来实证产业集中度、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对产业集群及其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知识溢出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Marshall对外部性的讨论,自新经济地理理论以来,知识溢出更成为了近年来研究区域经济学增长、产业集群创新等领域不可缺少的变量。首先,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知识溢出的研究,发现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是知识溢出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产业内知识溢出和产业间知识溢出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程度各异的影响;其次,因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的存在,限制了局部区域知识的外溢,知识溢出具有空间局域性特征。在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本流动、商品贸易、FDI、合作研发、非正式交流等活动均成为了知识溢出的途径。尽管知识溢出是无意识的行为,但知识在流动中留下了可追溯的痕迹,并可通过知识生产函数法、专利引用文献法、C-H模型进行测量。最后,文中还展望了知识溢出在解释企业创新决策行为、产业集群创新、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应用,并指出下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s spillover effects which can affect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local firms in host countries. Comparatively little, however, is known about the contingent local contextu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how these FDI spillovers can be captured. Integrating the literature on FDI knowledge spillovers with that on inter- and intra-industrial externalities, we explore how local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moderates the effect of FDI knowledge spillovers on innovation in the emerging market context of China. Empirical estimates, based on panel data of 1610 listed indigenous Chinese firms recorded between 2000 and 2010, indicate that such spillovers are more easily captured in industrially diverse settings. By contrast, industrial specialisation negatively moderates this relationship.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Growth, Competition and Welfa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mpact of competition on growth and welfare is analysed by developing a model in which the number of firms, profit margins and innovation rates are endogenous. Different regimes of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are distinguished. The tougher the price competition, the lower the profit margins for a given rate of concentration. This reduces the number of firms and product variety in a free entry equilibrium. Consequently, tougher competition implies larger firm size and higher rates of innovation since new technologies can be applied in a larger market. Oligopolistic pricing leads to underinvestment in firm-specific knowledge, even if inter-firm knowledge spillovers are neglected.  相似文献   

19.
基于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研发投入、地区市场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地区市场异质性在研发投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上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地区市场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地区市场竞争程度对企业创新绩效也有显著负向影响;地区市场规模在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上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地区市场竞争程度也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