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文章基于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名录的匹配数据,利用OP方法核算了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母国制度环境、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和省域TFP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母国制度环境和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提升企业和省域TFP,向OECD国家开展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TFP的提升作用优于非OECD国家,研发加工型对外直接投资效果要优于其他;但在空间相关性上,省域TFP表现出显著的集聚效应,即TFP较强的省份对周围省份的TFP产生负向影响;母国制度环境有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TFP;对外直接投资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TFP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无法提升国有企业的TFP。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名录的匹配数据,利用OP方法核算了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母国制度环境、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和省域TFP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母国制度环境和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提升企业和省域TFP,向OECD国家开展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TFP的提升作用优于非OECD国家,研发加工型对外直接投资效果要优于其他;但在空间相关性上,省域TFP表现出显著的集聚效应,即TFP较强的省份对周围省份的TFP产生负向影响;母国制度环境有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TFP;对外直接投资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TFP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无法提升国有企业的TFP。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对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研究,国内的实证分析大多集中在对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探讨上,而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讨论较少。本文综合运用了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检验等多种方法,利用1982-2002年度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进口和出口分别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单向因果性,即进出口分别是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进口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没有长期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我国的对外投资步入快速增长阶段的特定条件下,正确定位我国对外投资所处阶段具有显而易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我国吸收的外资这一方面,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相对较少.另外,相关的研究多为定性的表达,缺乏实证模型和数据检验的必要支撑.文章梳理了投资发展路径的理论脉络,并从理论模型的角度切入,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实证定量分析.通过回归模型的建立和检验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符合邓宁的投资发展路径(IDP)理论,目前正处于IDP理论中第二阶段完结,即将进入第三阶段的转型时期,未来10年我国将迎来对外直接投资的高潮.最后,本文通过模型对今后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路径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曾春霞  林柳琳 《特区经济》2007,(12):259-26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正风起云涌。尽管如此,但它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文选取1982~2006年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宏观经济变量进行计量检验和最小二乘回归估计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李良新 《特区经济》2010,(8):199-200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湖南省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定量分析,得出一些实证关系,从而对湖南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有更精确的掌握,对于湖南贸易及投资的发展提供理论及政策导向.研究表明,湖南对外直接投资是贸易变化的原因,而贸易不是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我国1986-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引入影响产业升级的指标,包括对外直接投资、科技进步、消费需求、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构建VAR模型,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短期内不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长期来说,对产业升级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在大量引进外资的同时,我国对外投资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走出去"战略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极其迅猛,对这一领域进行科学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检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即是解决哪些因素决定了中国在不同国家的投资流量的变化,回答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哪里"的问题。通过对宏观经济因素的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各国的市场规模、各国货币对人民币的汇率显著负相关与我国对各国的出口和各国的投资环境显著正相关。最后,分析了这些结论的经济意义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学术界很少论及我国经济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诱导作用这一事实,首先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所具有的诱导效应,得出直接投资是外商的理性选择,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1991-2005年GDP和FDI的统计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平稳性检验、建立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我国GDP和FDI之间可能存在的这种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GDP的增长会对FDI产生诱导效应,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GDP的增长贡献愈发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为例,检验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道国法制化程度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但东道国民主化程度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根据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本文将总体样本分成四个子样本。研究进一步发现,东道国法制化程度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具有普遍使用性,但东道国民主化程度阻碍了我国民营企业以及流入自然资源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1.
In recent years, though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convergence phenomenon has gained tremendous importance yet further deliber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catalytic factors that can help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achieve their steady developmental paths, are under way. Against this backdrop,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rincipal determinants of TFP convergence by employing data of 91 developing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1960–2015 and with USA being the frontier country. In concordance with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main focus remains on technology diffusion for the catch‐up process and is measured by means of trade openness (TO)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with introduction of their interaction terms. However, TFP is computed by incorporating the Growth Accounting Model while empirical results are drawn from the 2‐step GMM estimation technique. It is surfaced that though high degree of openness benefits TFP growth and convergence but FDI has a dominating role. Therefore, governments can play a competent role via unflagging efforts in ensuring that the right kind of policies are enacted, promoting trading activities and FDI flows.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各地区在利用外商投资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现象。论文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FDI数据的空间全域及空间局域自相关性的检验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的FDI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正向自相关性,省域之间的FDI活动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而这种趋同现象正是来自于相邻区域之间的溢出作用。而后基于2000-2010年11年相关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发现溢出效应对我国FDI的区位选择具有极为显著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随时间及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研究结论说明,国家在制定FDI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迅速扩张,这一方面意味着我国国际支付能力的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如人民币升值压力、资金资源浪费和管理成本提高等问题。而FDI和出口作为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动因,研究其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有利于制定合理的FDI流入机制及管理和出口贸易政策,以改善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结构。本文基于前人研究,采用1997—2009年月度数据,研究了FDI和出口贸易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FDI与出口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均有显著影响,且FDI的作用远大于出口,这暗含了我国外汇储备的不稳定性以及我国应继续坚持鼓励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宇 《世界经济研究》2007,(5):14-19,81
FDI的流入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所起到的影响一直是存在较大争论的问题。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讨论了FDI的流入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并由此认为FDI的流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不会在短期内得到体现,而更多的表现为一种长期趋势性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已经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大量文献讨论了投资对贸易流量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分析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于中日双边贸易所产生的效应.结果表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日进、出口均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协整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具有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与中国对日本进口仅有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2003~2007年中国与74个东道国的数据,采用GMM方法进行动态面板数据分析,考察了对东道国区位优势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相关性。经验研究发现:东道国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是决定现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密切的贸易联系也会显著地促进中国的投资,然而东道国良好的制度建设却会产生抑制作用,此外东道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也不会显著地引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Both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literature show that multinational firms exhibit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before investing abroad. However, there are no clear empirical results regarding the ex post effec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n firm performance, partially due to the inadequacy of available firm-level data. We build a brand new firm-level dataset able both to represent the extent of Italian firms’ foreign activity and to provide reliable measures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especially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and employment. We then use a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rocedure to analyz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DI and firm performance. Firms investing abroad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especially in advanced economies, show higher productivity and employment dynamics in the years following the investment: the average positive effect on TFP is driven by new multinationals operating in specialized and high-tech sectors, while the positive employment gains are explained by an increase of the white collar component. On average there are no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parent firm’s blue collar component.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协整关系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79~2008年度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FDI流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FDI的流入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而人民币对美元、日元和欧元的双边实际汇率却分别与美国、日本和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  相似文献   

19.
金毅 《特区经济》2011,(5):83-85
本文基于1996~2006年间中国银行业的相关数据,从生产率的视角研究商业化改革以来,中国银行体系效率的发展变化。本文检验了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银行业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来推动增长,表现出与中国宏观经济相类似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我国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各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相关程度,先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分析,然后综合运用ADF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和协整检验,对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及其原因展开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