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发展观     
国内对发展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哲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相关研究分析了发展的含义、内涵和国家发展的内容,从不同侧面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我国的发展问题。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江泽民则指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的科学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是当代世界的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也是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的创新,其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纲。十七大报告系统地完整地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体系框架、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价值取向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杨明基 《发展》2010,(12):27-28
一、充分认识《若干意见》的重大意义,增强金融支持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十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理清了发展思路,确定了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和有关政策措施,描绘了甘肃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是指导甘肃当前乃至今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4.
薛冠儒 《魅力中国》2011,(5):125-125
二次世界大战争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了工业化的进行,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些国家的政治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为了找出这些国家政治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受经济学和社会学对经济法扎和社会发展的研究,各个国家的政治学者也开始对政治发展进行研究。到了六七十年代,政治发展的研究盛极一时,尤其是美国学者对政治发展的研究,更是取得了一些列的进展,也出版了一些相当有影响的专著。但是,究竟是什么促进了各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个国家的学者。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文章集中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简要叙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八五”时期以后广西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广西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必须率先发展、科学发展,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起强大的交通支撑。三十年的吕梁交通事业,攻坚克难,迎接了一个又一个挑战,铸就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李伟 《特区经济》2007,(2):120-122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模式和理念的一场革命。发展循环经济,在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入手,阐述了广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广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探讨中国的发展问题时,邓小平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正确判断。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和谐发展的思想,主张走和谐发展的道路。邓小平的和谐发展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国内的和谐发展和国际的和谐发展。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三是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模式的和谐发展,四是国与国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和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的国家,粮食生产显得非常重要,始终被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特别是二战后,日本政府对农业开始更加重视和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来促进农业的发展。日本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始于1947年,经过了近60年的发展,农业生产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在世界居领先地位,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它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从哲学意义上说,它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体现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是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