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金龙 《特区经济》2011,(6):143-144
我国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方面进行了诸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但生态补偿在制度供给方面仍然面临很多问题,本文以优化制度为出发点,从提高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机制效率、完善生态补偿财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生态补偿制度供给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主体功能区概念及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提出,其补偿的重要性也受到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在对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概念以及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相关内容的热点研究,其中包括: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人口转移及其相关对策、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协调、生态补偿的绩效评价与法律基础以及草原地区的生态补偿研究。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在生态补偿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一些制度和政策安排,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生态补偿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影响了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  相似文献   

4.
徐岩 《改革与战略》2011,27(9):26-28
生态补偿机制是保证国家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但是,我国目前现行的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结构性的政策缺位,与保证国家生态安全的要求相距甚远。文章从加快生态补偿立法进程、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开征生态税费、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以及全面强化多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等方面论述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禁限开发区的划分,为我国生态补偿的核算基础提供了新思路。基于生态要素系统错综复杂又紧密相关的基本情况,较之针对生态环境要素而实行的生态补偿核算的繁复性,以禁限开发程度来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将更为合理。文章在梳理已有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与文献的基础上,对生态补偿的理论标准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提出了适用于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的生态补偿支付标准,最后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区的汉中市为例,测算了汉中市应得到的生态补偿额,结果显示禁限开发区的生态补偿支付标准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公益林保护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重点探讨影响公益林保护农户行为的路径和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行为的影响是间接的,其影响路径是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农户行为态度、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意愿、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行为;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因素通过其对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意愿及行为的影响是偏弱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中对农户行为所起的经济杠杆作用还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出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本文介绍了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内容,对财税政策在其建立和完善过程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分别从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两方面提出可行的改善建议,增强财税政策内容与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性,从而促进社会成员履行生态补偿责任,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青海经济研究》2008,(6):96-97
自2006年开始,省发改委将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作为生态立省战略的重大课题,组织力量着手开展了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适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青海省关于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有关政策建议》和《关于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有关政策建议》,并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向全国人大、政协及国务院相关部门汇报,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生态保护建设予以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目前,国务院将“加强青海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作为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五项重点工作中之一进行研究部署,使我省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生态补偿是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生态补偿的内涵、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等几个层次对生态补偿进行综述,通过分析评价已有的理论成果和成功经验,最终找出了当前我国生态补偿领域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已经列入国家“十一五”工作重点。我国生态补偿面临有关环境补偿的法律法规零散、缺乏横向补偿机制、补偿标准单一且补偿标准低、以“项目工程”为主的补偿方式缺乏稳定性等主要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将横向补偿纵向化,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等以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严达会  陈悦 《魅力中国》2010,(22):11-11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起到很大促进作用,本文就生态补偿含义、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生态补偿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蒋华林  陈彪  胡春 《特区经济》2009,(2):190-192
生态补偿是运用经济手段实现生态保护与恢复的一项重要环境制度,将其以法律的形式固化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理论分析为切入口,论证了生态补偿与西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现实需求的洽合性对接。以批判的思维对我国生态补偿相关法律制度在根基缺省、体系结构性缺陷及民族性方面进行了镜像反观,立足本土实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法治化路向做出了制度性谋划。  相似文献   

13.
生态补偿概念界定中需澄清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是环境保护及政策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对生态补偿概念的界定不准确,影响实践的深入。文章认为,生态补偿是对社会主体而不是自然主体的补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公共财政支出是否属于生态补偿要以是否包含对因环境问题而利益受损者补偿为标准;环境税费可能成为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但其制度本身却并不属于生态补偿;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机制有本质的区别,生态补偿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践操作设计。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中提到,"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这标志着我国生态补偿工作已经进入崭新发展阶段。同时,也对生态补偿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正处于从理论研究向试点实践过渡阶段,许多实际问题有待在推进中解  相似文献   

15.
黄婷  吕晨 《科技和产业》2020,20(5):56-61
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发展对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和国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入了公共政策适应性理论分析该功能区人口政策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宽松的生育政策、二元的户籍政策不利于人口总量控制和人口迁移;差别化的社保政策、基于人口数量的农村补偿政策不利于人口迁移,普适性的教育政策未凸显发展新要求;政出多门、公众参与渠道缺失、绩效考核机制滞后等也起着阻碍作用。倡导更新人口政策体系及相关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6.
徐文涛 《魅力中国》2014,(26):26-26
近年来,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价值日益凸显。当前,我国许多地方自然资源领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存在无偿占有生态效益、破坏生态环境却没有承担相应补偿责任的问题。本文从法律制度保障、资金保障、生态补偿的评估体系、社会民众的生态补偿意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朱艳  陈红华 《南方经济》2020,39(10):125-140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美丽中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文章采用倾向值匹配法(PSM)实证检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生态效果、效果的动态变化以及转移支付标准高低异质性对生态效果的影响。基于广东省是实施该政策较早、又具有投入资金多等特点,因此选取广东省2011-2017年县级层面统计数据为样本,以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作为生态效果的衡量指标进行效果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县市的生态环境,该类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平均提高约3.42个单位,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4.5%。另外随着生态转移支付拨付年份的增加,该项政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呈现增大的趋势,但在2017年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进一步的政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转移支付标准会影响政策的生态效果。因此建议我国长期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适当加大转移支付拨付力度,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加快建设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发展生态绿色经济,以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文章采用倾向值匹配法(PSM)验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异质性分析,丰富了生态补偿的实证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发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维护生态安全的作用、完善我国生态补偿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贺思源  郭继 《特区经济》2006,(11):194-195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是公平正义观、外部经济理论和生存的伦理。我国现行的生态补偿制度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流域生态补偿问题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其中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工具的选择是困扰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结合福建省九龙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的案例,说明地方政府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政策工具的选择,并为建立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发展和完善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对于实现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异化的协同健康长效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整合,重点对国外区域规划发展变迁、国内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关研究以及主体功能区与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基础、辩证关系、补偿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已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