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始终是一个中心话题。事实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市化的发展并不是两道毫无关系的平行轨迹。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化为依托,并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崔书会 《经济研究导刊》2013,(23):114-115,119
全球经济一体化为我国各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近年来各地区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东部地区为主动力源的产业不断转移。随着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河南省产业结构目前是否合理,如何抓住机会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河南省的经济竞争力成为重要的课题。以河南省产业结构为例,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分析发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不太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比重严重偏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增长方式。河南省必须继续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以增强产业竞争力,必须不断提升第二、三产业结构主体多元化,积极发展制造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推动河南省向后工业化时期发展。  相似文献   

3.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口素质包括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和科学素质。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好坏与否,人口素质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无锡市人口素质特质的分析,提出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无锡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产业升级需要劳动力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产业和就业二者的协调与否是区域经济发展普遍关注的问题。选取太原市经济和就业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的方法,得出太原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优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6.
张勰  杨丽 《经济研究导刊》2012,(19):212-214
阐述了人口素质的内涵与外延,立足于提高人口素质,分析了中国人口素质的现状(身体素质较差,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提出了通过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推进人口早期教育、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来全面提高中国人口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引入高质量发展指标,构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厘清了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从省域与城市群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样本期内,省域与城市群两个层面的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均呈现攀升态势,东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作用机制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可显著提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且在内陆省份“、生产型”省份以及人力资本优势省份该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对于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上,对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上。此外,产业结构升级也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生产要素积累以及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三种方式间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关键因素。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10.
厦漳泉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厦漳泉区域经济发展对整个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厦漳泉三市各自为营的局面不利于长期健康发展,在同城化的背景下加强产业结构协调利于实现合作共赢,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本文从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地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模式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德学 《经济问题》2002,(11):39-41
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比较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五种模式,指出了在实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区域规模经济的集聚效应等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于清波 《经济师》2011,(5):208-209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就业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也是考察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从近几年来淄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出发,采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的方法,对淄博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关键因素。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内涵进行分析,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机制进行设计。分别设计了产业技术创新机制,行政政策协调机制,协调发展利益共享机制,行政政策保障机制,通过各机制的有序运行,实现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清海 《当代经济科学》1995,17(1):73-77,67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调整蒋清海一、非正常趋同: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中的主要弊端以寻求间接调控方式为主、形成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以中央向地方和企业放权让利、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灶吃饭”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地方政府作为区域调控主体...  相似文献   

17.
18.
霍娈 《经济论坛》2004,(22):29-30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对区域增长贡献的一种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它是将被研究区域的增长与标准区域(通常指国家)的增长间的差分解为两个分量:第一个分量是产业结构分量,亦称比例偏离,反映区域经济与全国经济(即标准区域经济)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第二个分量是竞争分量,亦称差别偏离,它反映区域内各部门以不同于全国相应部门的增长而引起的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因而,它反映了一个区域的区位优势或劣势。在此基础上,偏离——份额  相似文献   

19.
张楠 《时代经贸》2010,(2):39-39,38
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互关系。认为经济的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中的企业对利润和核心竞争能力的追求,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与物流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改变着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促进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