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龙建 《当代经济》2018,(1):122-123
毫无疑问,城镇化必然会对城镇的居民生活消费情况带来影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过程对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对消费结构和消费数量关系作了初步的分析,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随着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和各项消费支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通过分析各项消费的权重,解释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为甘肃省城镇化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2000—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贵州省城乡居民食物虚拟水消费情况,并利用灰色关联和预测方法分析其消费结构及趋势。结果显示:贵州省城镇居民虚拟水消费总量呈稳步上升趋势,17年间增幅达到105.6%,农村居民虚拟水消费总量则呈波动下降趋势;城镇居民人均食物虚拟水消费高于农村,在2011年达到最大差值107.5立方米/人;城镇化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是影响贵州省城镇和农村居民食物虚拟水消费的重要因素。未来5年贵州省城镇居民食物虚拟水消费总量将会明显增加,消费结构将趋于稳定;而农村食物虚拟水消费总量则会缓慢减少,消费重点将会由粮食转移为肉类、蔬菜等产品,贵州省农村居民的饮食习惯和结构正在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相似文献   

3.
对2000~2012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直接、间接碳排放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截至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直接碳排放量年均增长17.14%,间接碳排放量年均增长6.42%,农村居民人均直接碳排放量年均增长16.51%,间接碳排放量年均增长2.81%;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及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上升联合作用,使城镇与农村居民生活间接碳排放量均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其中食品与居住消费是居民间接碳排放主导因素;城镇居民人口数量是城镇居民生活碳排放总量的决定性因素;城镇生活方式相比农村具有更低的单位生活支出碳排放量;城镇化率对居民生活碳排放量分别具有0.13%和0.09%的弹性系数,初步验证了城镇化与居民生活碳排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洪敏  朱建 《时代经贸》2013,(10):169-169,171
本文基于VAR模型分别考察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上升,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上升,反而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这可能是由于城镇居民逐渐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与享受型转变,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动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农村居民用于发展型与享受型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不足,且增长缓慢,导致其消费结构的变动不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且,我们还发现,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冲击作用在较长时间内有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VAR模型分别考察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上升,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上升,反而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这可能是由于城镇居民逐渐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与享受型转变,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动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农村居民用于发展型与享受型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不足,且增长缓慢,导致其消费结构的变动不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且,我们还发现,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冲击作用在较长时间内有效.  相似文献   

6.
李晓婷 《经济研究导刊》2013,(12):180-181,185
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以及除旅游消费以外的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滞后性的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滞后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较弱,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和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对其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接近;城镇化中居民权益的不平等、农村居民收入不稳定、医疗、交通等支出的增加是制约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研究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为目的,以黑龙江省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结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中,生存性消费支出比重下降而享受性消费支出比重上升。说明我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化。但是我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还是存在着消费水平偏低、恩格尔系数偏高、消费层次偏低、浪费性消费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ELES模型,从农村居民基本消费支出、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等方面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甘肃省城镇居民和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消费结构仍然不合理,目前主要以生存型消费为主,用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所占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消费正成为社会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1992--2008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与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直接促进了农村信息消费的增长.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农村信息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对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促进我国农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对应分析方法,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集中于生存型消费支出,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支出相对很少,消费层次整体偏低,消费结构不甚合理.笔者主张通过建立农村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完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兴建农村基础设施和树立现代、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调整和升级.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农村居民与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村居民与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二者在生活消费支出、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收入弹性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吉林省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湖南1952-2013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建立了反映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回归模型,并对结果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湖南经济增长对促进城镇化有积极作用,而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贡献却不大;城镇化率的变动不仅与人均GDP有关,还受上期城镇化率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均GDP相对增加1%,湖南城镇化率相对提高0.135%;当上期城镇化率相对提高1%,城镇化率相对上升0.545%.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时序变化和地区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1978-2008年数据,考察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时序变化和地区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加;高收入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于稳定,中、低收入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波动很大.政府应该不断采取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措施,进一步优化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且不同地区宜采用差异化的消费刺激政策,进一步缩小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积极推进城镇化以有效启动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战略目标,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城镇化过程显著地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的增长,总体上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农村居民。当前应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最大可能地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和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5.
根据贵州省统计年鉴2012—2020年的数据,从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各类消费的比重、各类消费的收入弹性、各类消费对总消费的拉动率和贡献率等,对贵州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并通过建模对未来的消费结构变化进行预测。针对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总体水平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让农村居民有能力消费;优化消费环境,让农村居民放心消费;改善外部条件,让农村居民方便消费;移风易俗,让农村居民文明健康消费;健全农村社会保障,让农村居民敢于消费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0~2012年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数据,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金融信贷发展滞后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苏北地区的人均产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四个指标对苏北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人均产出弹性依次减弱。根据经济发展理论,提出苏北经济增长方式应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加快城镇化,提高城镇消费所占比重、调整政府支出结构,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等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构建扩展STIRPAT模型,使用1995—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中国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率的提高加强了能源消费需求的刚性——这在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中国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区域差异,即东部地区的城镇化率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成正比,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19.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SSM)定量分析1995-2014年中国农村人口、居民收入、生活消费支出结构、能源消费结构4个变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动态影响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口数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变弹性系数为负值,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碳排放增速显著,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并未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而降低;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均存在正向效应;以电力消费占总能源消费比重为表征的能源消费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存在负向效应,虽然电力消费比重增加降低了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直接碳排放量,但是居民生活用电的间接碳排放量增加了。人口数量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20.
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能源消费控制双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本文通过经济计量模型测算,发现新型城镇化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有限,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依然存在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等现象。应综合考虑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和能源资源承载能力、转变能源消费方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能源监管、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采取对策,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