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政府是受公民的委托来使用和管理国家财务资源,因此就必须履行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公共受托责任,必须对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有效性和效果负责.而政府会计是帮助政府履行和解脱公共受托责任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公众了解、评价以及监督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及做出各种经济、政治、社会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渠道.然而,我国现行以预算会计为主体的会计体系不能提供解除政府受托责任所需要的全面信息.因此,本文针对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从绩效审计内涵、范围、理论动因、职能目标和评价指标等方面归纳了相关研究成果。随着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不断丰富和范围的不断扩展,其职能和目标研究也应得到创新发展。政府绩效审计在传统的监督检查职能基础上,逐步向为行政和立法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转变,其作用不仅表现为解除公共受托责任,更应以推动行政问责、提升公共价值和促进管理优化为目标。我国学者仍需对政府绩效审计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融合绩效评估、国家财税与预算体制改革、审计体制改革等关联领域的研究成果,从系统和综合角度提升我国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陈文 《中国市场》2013,(41):148-150
本文从国家治理的内涵以及国家治理机制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性等方面,探讨了在新公共管理运动视角下,理清和强化政府主体的受托责任,推动国家治理理念的重塑,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等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4.
韩烨 《商》2014,(24):135+74-135
绩效预算是基于资金运用效率和效果的现代化预算管理方式。文章从政府会计目标出发,结合绩效预算需求,探讨了政府会计体系的构建。为统筹各方面利益相关者需求,政府会计应兼顾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的理论目标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合规性、效率性、报告性的现实目标。政府会计应建立起预算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三位一体的核算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由于目标定位的缺陷,导致了我国政府的会计核算中总预算和预算会计目标不统一的现象,有了政府的钱怎么花无人监督的现象,所以,我国迫切需要引入基金会计模式。使用基金会计除了可对不同用途的资源进行分离外,通常是法律上的要求和管理上的需要,并可用以表明和解除受托责任。  相似文献   

6.
以合约理论为视角分析了政府预算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一是政府预算编制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但表现出预算控制与预算合约相背离、预算签约成本高,以及代理人的逆向选择产生了负外部性等问题;二是政府预算执行过程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然而在政府预算履约环节不同主体之间呈现出道德风险,产生较高的治理成本和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等问题。 因此,政府预算应该建立合约化的治理预算,并且以合约交易中合约制订与执行的效率为基础,构建预算治理机制,以实现政府预算服务于国家治理的责任和职能,做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善治”政府。  相似文献   

7.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预算管理观念陈旧、预算资金使用随意、预算执行监控不到位、预算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高校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应有的考核评价和监督机制,将严重制约着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高校应改变预算管理工作模式,确立预算绩效目标,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使得紧缺的高校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配置和使用,有效提升高校预算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国家审计在20世纪下半叶取得的一个突破性进展就是将绩效审计引入国家审计领域,这种以评价与监督政府部门所管理的公共资源或公共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目标和内容的审计工作,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并被广泛认为是控制政府行政开支以及评价政府受托经济责任的一个有效手段。开展绩效审计是我国审计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学习借鉴国外绩效审计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开展绩效审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政府会计目标是政府会计改革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起点。本文从会计本质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的政府会计环境,建立基于政府会计本质和符合我国会计环境特征的政府会计目标与对外报告目标体系,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政府财务行为,解除受托责任。同时,借助三分法的思想,认为政府会计目标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终极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绩效;基本目标——提供绩效评价的有用信息,助于评价政府受托责任,便于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性;具体目标——完善财务管理,保证公共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10.
财政透明度主要是指政府向公众公开政府的结构与职能、财政政策目标、公共部门账户、财政筹划和预算信息的程度.它的核心是公众能够及时、充分地获取政府的财政信息,以正确评价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本文将从财政信息公开、健全法律法规、提高民众监督与参与意识,来提升政府财政透明度.在此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提出进一步推进财政监督,提高财政透明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绩效审计,以评价与监督政府部门所管理的公共资源或公共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目标和内容的审计工作,是控制政府行政开支以及评价政府受托经济责任的一个有效武器。本将从定义、主体、客体、报告4方面对中英美政府绩效审计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预算绩效管理是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方式。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形势下,对预算绩效管理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下从内在要求和外部环境变化两方面探讨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加以分析得出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有着与政府会计改革基本同步、各地区实施有差异但逐步推进的特征,结合政府会计改革探究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预算绩效考评细则不完善、实施难度较高、预算绩效管理氛围不浓厚、监督和问责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助力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推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会计面临着深刻变革。政府会计作为评价政府受托责任的重要机制,应建立多元化的信息体系,以满足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的要求,满足最大限度实现利益相关者评价政府绩效的需求,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实现多元化的信息共享。本文认为,多元化政府会计体系应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相分离;以部门、基金、项目构建多元主体的信息系统;以会计目标为导向对会计事项多重分类,提供不同维度信息的财务报告,以全面反映和控制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型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审计质效提出的全新挑战,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讲话、实现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研究型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明确研究型审计的国家治理效应,对于更好发挥国家审计的国家治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公共委托受托责任的理论视角剖析了研究型审计在推动政府履责、监督权力运行、提高经济效率三个方面的国家治理效应,提出发挥研究型审计的治理效应必须坚持民主政治目标、强调法是底线、推动权责匹配。同时,需要提供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程序等多方面的运行保障,强化研究型审计的国家治理效能实现。文章明确了研究型审计国家治理效应的学理基础,为研究型审计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预算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出现了许多弊端,这一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进行预算会计改革.在分析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方向--建立政府会计,现代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服务型政府,政府必须向人民大众公布完成受托责任的情况,计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评价绩效.我国已经具备建立政府会计的条件,应该尽快与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对财政资金管理更加规范和精细,但我国的预算管理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应完善现行预算会计法律法规,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明确会计目标,强化受托责任。  相似文献   

17.
提高我国人大对政府预算审查监督的有效性是全面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我国人大对政府预算审查监督尚存在着虽有法律保障但缺乏可操作性、预算的审查和批准重在履行法定程序等诸多问题:提高人大对政府预算监督有效性,可以采取加强人大对政府预算审查监督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完善政府预算责任制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改制后的国有企业治理仍任重道远.当前国有企业治理的瓶颈主要存在于国资委与政府审计的职能定位问题上。国资委身份应定位于出资者.充分履行公共受托责任.政府审计应发挥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的监督作用,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应承担对国有企业运营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进行绩效评价与问责。  相似文献   

19.
在年度预算难以完成预算平衡任务的情况下,中期预算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由于中期预算延长了预算编制的时间跨度,它更能够保证财政政策的一致性、透明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期预算已经成为很多国家构建新型财政管理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1998年以来的部门预算等改革使我国具备了推行中期预算的基本条件。为此,借鉴国外经验,总结我国中期财政规划的不足,渐进地推进中期预算改革是提高我国政府决策和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高校的预算绩效管理是将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高校预算编制、使用、监督等过程的一种方式,目标是最大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学校综合治理能力。以建立预算绩效目标体系、实施预算执行过程监督、进行预算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应用全过程的视角探讨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对于提高预算的指导性、完善预算管理、平衡收支、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