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打工、负性情绪和环境不适应是高校贫困生学业不佳的主要原因,认为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指导、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灵活的管理制度是提升贫困生学业成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众多贫困学生在助学贷款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贷款上学”的做法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成为了助学、救困的有效途径,同时商业银行在此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不断暴露。如何协调银行、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学生几者之间的关系,有效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探索何种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长效机制,成为了保持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持续性和解决更多贫困生上学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高校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支持、教育管理、开发银行办理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学费和住宿费的信用助学贷款品种。高校助学贷款自实施以来帮助成千上万的学生完成了学业,但是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贷款回收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助学贷款的风险形成及控制,以使高校助学贷款风险得到有效防范,从而推动高校助学贷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杜文全 《中国经贸》2009,(8):167-168
高校助学贷款是国家资助贫困生的根本之计和推进教育改革的根本措施。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性出发,对目前高校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几条完善高校助学贷款机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难让不少贫困生对未来失去信心,导致他们自动放弃学业。在助学政策基本到位的情况下,这种基于严峻就业形势的未来困境,对贫困生的打击和影响,远远大于当下的经济困境。贫困生追求的并非虚无飘渺的所谓受教育权利,即便从偿还贷款、保障生计的最基本需求出发,他们也必须看重高等教育的“变现”能力。然而,现实给出的往往是“毕业即失业”的悲观答案。  相似文献   

6.
对高校中的农村贫困生而言,由商业银行经办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性缺陷问题,当前可以考虑发展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模式。  相似文献   

7.
贫困生问题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的现存问题分析着手,在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高校贫困生助贷机制的新思路:整合资助资源,优化资助结构,充分发挥资助政策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调整“奖、贷、助、补、减”等各项帮困措施的比例关系;同时加大对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和自强自立奋斗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助学贷款诚信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2000年国家助学贷款在全国高等院校推行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解决了高校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然而,国家助学贷款中凸现的诚信缺失现象,又使助学贷款陷入两难境地。对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一有助于推动高校助学贷款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中美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不足之处,即资助形式不够有效、贫困生认定工作不够规范、助学贷款机制不够完善、政府主导地位不够明显。文章结合我国国情,针对资助形式、贫困生认定工作、政府职能、助学贷款机制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达到资助育人、立德育人的资助效果和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是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对我国助学贷款的发放和偿还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落实和实施困难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策略,这对完善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为贫困生解决了学费和住宿费等问题,为贫困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提供了经济支持。然而,助学贷款违约率上升影响着国家助学贷款在高校的健康有序开展。现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分析导致贷款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与控制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落后地区国家助学贷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落后地区高校贫困生比例大、毕业后就业率低、就业后普遍收入低,因此导致国家助学贷款需求量大而违约率高.文章在维持该地区国家助学贷款发放以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提出了扩大资金来源、进一步完善生源地贷款、有偿服务抵补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高校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实施已经四年,但我区高校贫困学生贷款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据调查,目前自治区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15万人,贫困生占在校生人数的24.7%,特困生占15.3%,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高校招生实行并轨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已日趋明朗 ,随着扩大招生、收费制度的改革 ,迎面而来的是逐年增多的贫困生 ,为了扩大教育消费、为了不让贫困生辍学 ,政府出台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几年来 ,显现出诸多问题 ,给全面落实带来了困难。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在重点院校进展顺利 ,而在普通院校及中小型院校进展缓慢 ,必须加以研究与解决  相似文献   

15.
助学贷款遭遇“嫌贫爱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7月,在教育部召开的第16次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领导对助学贷款实施情况和各高校实施贷款情况排名进行公布,同时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助学贷款新政策进行解读,如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延长还款期限从毕业4年到6年等。为使每一位贫困学子都能上大学,新机制运行,全国助学热线开通,确保各高校的“绿色通道”畅通……这意味着,国家助学贷款即将发放,一批批贫困学子即将获得“及时雨”而继续学业。然而,几多欣喜的背后,伴随而来的消息却让人无法轻松:北京市建设银行昌平分行将中国石油大学23名未还助学贷款的学生告上法庭,银行要求解除双方借款合同,并要求学生归还所借款项的本金和利息;广东某银行办理助学贷款“嫌贫爱富”,某高校特困学生3年未申请上一笔助学贷款……一些深层次的疑问若隐若现。助学贷款,真的能够“浇灌干旱之地”吗?  相似文献   

16.
刘群 《特区经济》2005,(3):210-211
一、深圳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的基本情况和总体评价2001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对深圳大学25位贫困生发放了13.89万元的国家助学贷款,这是深圳大学首次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也是深圳市银行部门首次对大学贫困生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此后,至2004年11月,深圳市工商银行又先后3次对深圳大学272位贫困生发放了134.40万元的国家助学贷款。它体现了深圳市工商银行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给予的经济上的支持。从2003年3月至2004年11月,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共3次对深圳大学564位贫困生发放了339.57万元的国家助学贷款。2004年…  相似文献   

17.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工作,需要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同时推进。全面推行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使其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相应贷款管理制度;出台支持获贷贫困生回当地就业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8.
冯涛 《科技和产业》2013,(11):156-161
技术创新需要人力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主要来源于正规学校教育和“干中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规学校教育和入职后的培训都需要支付一定的学费,这导致了一部分贫困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学业和进行再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力资本的积累,进而制约了技术创新的开展。对助学贷款、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助学贷款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对一国的技术创新有推动作用。最后,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助学贷款支持系统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诚信教育与助学贷款分离,社会诚信氛围淡薄、助学贷款办理信用缺失等问题,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正确执行。必须通过经济资助与教育资助的循环,在校教育与离校教育的延伸,认清国家助学贷款特点,抓住教育关键时期,落实对贷款学生的自强教育、感恩教育、心理教育,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与诚信品质教育的结合,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和高校诚信教育工作顺利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为“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失学”,1999年出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5年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现出了作为资困助学主渠道的作用,同时也存在很多制度上的不足和操作上的困难,必须研究新的解决对策。一、国家助学贷款在资困助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资困助学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