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企业经营管理五个值得学习的老师 中国企业向谁学习,基于目前中国企业学习现状,基于对企业学习的本质认识,笔者提出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五个值得学习的老师,我们称之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五大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向榜样企业借鉴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内容把握不准、形式机械等问题,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向榜样企业学习的决策模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向榜样企业的学习应该按合理的决策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3.
涂彦平 《经营者》2013,(20):144-148
“BMW中国文化之旅”深入踏实持之以厘地走过了七个年头,成为企业参与“非遗”保护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4.
《东方企业家》2005,(1):129-132
从战略层面看中国企业这20多年的成.长,在业绩上令人欣慰,但在“道理”上并不乐观。我们需要榜样,因为我们需要进取!为什么有的企业昙花一现,为什么有些企业长盛不衰?企业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一点:不死才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5.
学习“老三篇”:中国企业的“过冬宝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是否做好准备、不管你用什么词汇进行描述,企业界的冬天已然降临了,并且并没有马上转好的明显迹象.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说法:西方的金融危机尚未见底.这就意味着对我们的影响并没有结束.中国企业界都处于30年来前所未有的一种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6.
杨壮 《中外管理》2007,(3):60-61
中国企业应更关注美日管理思想的实质和精髓,而非仅把眼光停留在表面管理技能和模型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企业是在微观层面上真正有效地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载体,特别是具有榜样特征的企业,总结他们的经验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和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0月16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中国企业榜样丛书”首发式暨“红豆道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企业榜样丛书”的开山之作《红豆道路?》,因其详细解读红豆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优秀的企业家,特别是在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下更是如此,企业家基本上就是企业的“第一推动”。从这个意义来说,我对4位企业家抱有崇高的敬意。第一位是万科的王石。就王石个人而言,是有“英雄主义性格”的,他能够登上世界第一高峰不是做秀可以解释的。很多年前,王右就在万科倡导职业化?倡导透明体制,而且是在万科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隐形冠军身上学到什么?如果阅读现代管理书籍,我们其实仅仅能学到一些成功大公司的管理方法。我们早巳发现,许多最成功、最长久、最有竞争力的公司,他们的运作方式对外界都有所保留,即便专业人士也不得而知。他们的战略以及领导方式不曾出现在任何教课书中或报纸上,那些对管理方法感兴趣的人们不得其门而入。而隐形冠军学的案例分析中包含大量特别有意义的理论,值得各种类型公司、各个级别的管理者取用。  相似文献   

10.
胡卫鹏 《英才》2006,(1):74-78
时间像一位匀速奔跑的战士,把一切都变成了历史,回顾刚刚过去的五年征程,作为一名冷静的观察者,我们,目睹了中国式管理的转型,见证了国际化管理的蠢动;因为,我们在与时间一起奔跑,管理像一块小孩手中的橡皮泥,被企业家们捏出风格各异的形状,回顾五年来企业管理所走过的路径,作为一名客观的记录者,我们,描绘了非制度化生存状况下的挣扎,记录了理性管理与感性而治的碰撞,所以,我们与管理一起成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2008,(2):16-16
我作为一家小企业的经营者,从2008年第一期杂志“2007中国商业力量榜”中看到无数成功的企业的成功路径,一系列亢奋般的激情长久游走在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12.
涂彦平 《经营者》2013,(10):144-148
BMW中国文化之旅深入踏实持之以恒地走过了七个年头,成为企业参与非遗保护的成功典范9月10日,恰逢教师节,庐山白鹿洞书院迎来一大队拜谒者。一场追思古圣先贤回溯儒家传统的论坛在昔日朱熹讲学的殿堂里庄严开讲。窗外风雨大作,品读先哲古训,恍惚间有种穿越之感。这座千年学府正是宝马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北线车队的第一站。这场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儒学文化论坛,是文化之旅四场论坛中的一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文化薪火相传的过程。现代文明可能会遭遇种种的冲突,文明冲突  相似文献   

13.
从题目来看,我是一个激进者,但现实中我是一个胆怯者,我无法理解卢武铉以前总统之尊严,纵身跳下悬崖当时的心情,但是,我敬重卢武铉,至少站在中国当下出发,我觉得他是值得尊重的,以生命承担了丑闻的责任,留下悲剧的背影,令人留下一声叹息。我作为一个东方人,觉得中国的企业界,尤其是食品从业者,应当学习卢武铉的自杀而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该做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如果把这一切都归结于市场疲软,坐等复苏,那我们将犯下历史性错误。”——作为长期从事企业管理与宏观经济管理的陈清泰先生,非常熟悉微观企业处境与宏观政策形势。在此特殊时期,他的敏锐洞察与肺腑谏言,尤其值得企业家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2007,(2):60-71
2006年是企业界公认的微利年,但是那些快公司在2006年的成长经验告诉我们,微利并不能阻止企业的成长,高速成长是有密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已公布2008全年业绩的环球企业中,利润超过千亿港币的仅有十家。中国企业也有三家国企名列其中,分别是中石油、工商银行及中国移动。有句话说得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那么,这些赚钱能力已足以跟世界一流跨国企业相媲美的国企大巨头们为社会树立了怎样的榜样呢?中石油年报显示,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8年净利1144.31亿元。石油行业的暴利,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与企业》2007,(8):22-23
2007年,中国企业界最轰动的事件,莫过于“娃哈哈——达能纷争”。事件引发各方广泛关注,引起了保护民族品牌的大讨论。更有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家亟待补上“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这一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在近十年的火热繁荣之后正步入过冬期。随着金融风暴的席卷而来,中国企业面临着严冬的威胁。那么,中国企业该如何做好“白暖”、“避寒”与“出击”的准备呢?  相似文献   

19.
薛福连 《河北企业》2004,(12):18-19
<正>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的企业界及我国少数优秀企业把"零"引入了企业管理,并视为最高境界,正在向极限迈进。"零缺陷"的质量管理"零缺陷"的质量管理,按国际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菲力普·克劳斯比的解释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克劳斯比还明确指出:"检查与评估都是对事后的弥补。"如果我们每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那些浪费在补救工作上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就可避免。"日本企业是"零缺陷"质量管理的推广受益者和成功实践者。日本生产厂家认为"日本工业标准(JIS)固然是国家标准,但这是最低标准。"早在1985年,日本生产录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洋管理离我们太遥远。而中国企业生于斯。长于斯。更适宜用自己的文化进行管理。中国式管理对中国企业究竟有没有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