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创新人才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测量创新人才在区际流动过程中的成本效益的模型,并作了一定的定量分析和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型政府降低创新人才流动成本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进入中高档阶段,各区域的经济增长水平势必逐渐的放缓。伴随着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放宽,以及人力资本在推进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各区域人力资本的影响成为当前各区域经济稳定发展重要课题。本文运用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从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集聚视角,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各区域人力资本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加快劳动力自由流动,发挥劳动力流动过程中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和“干中学”效应,提高各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推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才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也是实现科技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重要措施。合理的人才流动对社会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是有益的。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由于主动流动的人才大多属于企业的骨干,或是技术专家,或是经营管理人才。而这些人才大多掌握企业一定的知识产权,特别是企业的商业秘密,企业未公开信息的专有权。因此,如果管理不当,措施不力,在人员流动中就会导致企业的知识产权包括企业商业秘密权的流失,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李道庆  陈恩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2):126-131
本文经验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尤其结合前人成果,构建了内生化的劳动力流动同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检验模型,深入探讨了劳动力流动与广东经济增长及地区差距的互动,认为流动劳动力空间分布失衡加剧了广东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并由此提出了缓解广东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悬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放宽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劳动力自由流动引起工业的空间集聚效应,进而推动了各区域的工业化进程。本文运用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从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集聚视角,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各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加快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发挥工业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加快各区域的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缩小各地区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历史、政策等多种原因作用下 ,西部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 ,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梯度状态。为缩小地区差距 ,中央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本文将就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大背景下西部地区的人才开发问题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7.
人口和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但跨行政区划的城市群人口集聚能否促进域内企业的创新活动仍有待检验。本文利用2007—2019年的上市公司样本,结合专利申请数据,在构建相关城市群人口集聚指标的基础上,对其创新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于城市自身发展所产生的集聚效应,跨区域城市群人口集聚有利于域内企业创新,并且在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表明城市群人口集聚能够弥补本地市场发展条件的不足,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机制分析表明,城市群人口集聚有利于城市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知识交流;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要素流动壁垒,促进资源的跨区域优化配置;不同城市间的分工深化也能够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企业创新。本文研究为更好发挥城市群的创新要素集聚和创新活动聚集、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户籍制度下流动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在城镇劳动力市场面临的就业约束不同,这将导致二者在经验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使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从生命周期的视角估计本地和流动劳动力的经验回报率,基于人力资本积累模型探讨二者回报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强调流动劳动力的经验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地区差异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流动劳动力的经验回报率显著低于本地劳动力。本地劳动力从5—40年的经验回报率为18.32%—57.19%,而流动劳动力对应的经验回报率仅为11.29%—40.60%。流动劳动力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更短,参加工作后的人力资本投入更低,从而导致其人力资本回报率低于本地劳动力。核算结果表明,忽视流动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间的人力资本差异将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被低估1.99%,对省际经济发展差距的解释力被低估1.16%。本文为提升流动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再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转变.本文运用集聚经济理论,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例,分析其产业集聚效应及其变化,最后就欠发达地区如何挖掘自身优势,培育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落,形成本区域的特色产业集聚区,通过集聚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等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创新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是毋庸置疑.本文从浙江省主要创新人才聚集载体--企业、高校、科技园区和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入手,在与其他省市人才聚集载体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浙江省现有创新人才聚集中优势与劣势,进而提出浙江省在集聚机制、高校定位、产业集聚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人才匮乏的企业是不可能获得长远发展的,反观每个成功的企业,它的背后都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在支撑。翻开报纸,我们随处可见高薪招聘的告示,社会上也在逐渐兴起一些专门从事人才流动的“猎头公司”,这些都表现出一种企业界对人才求贤若渴的状态。然而,国有企业优秀人才却呈现出大量流失的态势,这无疑对企业当前的人事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目前相对宽松的人才流动制度下,企业如何合理配置与使用人才,稳定人才队伍,已成为人事部门一个十分重要具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优化生产要素流动方式、协调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1] 。本文借助全国30个省市区2001~2016年的面板数据,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对生产要素流动及区域协调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 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及提高区域协调一体化水平均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区差异。政策含义: 全国各地区应当合理协调配置生产要素资源, 优化要素自由流动机制, 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聚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对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探索,因此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上主要使用的几种方法,如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等,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各方法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其次在测度地区行业产业集聚水平时,对合理选择相应指标给出一定的建议,以期更为精确地测度我国及各区域的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及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 统一定价产品的种类不断丰富。 由于较高的名义收入可以购买更多的统一定价产品以增进消费者福利, 在劳动力的迁移决策中, 名义收入的作用将不断增强。 本文基于此, 构建产品统一定价条件下, 存在空间知识溢出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模型, 论证当区域间消费品价格相等时, 收入的差异源自区域技术水平差异, 技术水平差异源自研发人员的空间集聚并将导致地区间企业效率的差异, 高生产率地区的企业将提供工人更高的名义工资。 因此, 区域的集聚力是具有统一定价的产品以及技术进步与创新, 而由集聚引发的地租上升以及迁移成本将成为阻碍要素流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综合指标体系,然后基于2017~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各个省(区、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法对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的时空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阶梯式分布,相邻省(区、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趋同且集聚情况存在地区差异。对于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中部地区正逐步缩小而西部地区正逐步扩大,同时东、西部乃至全国内部省(区、市)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都在逐年扩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彭桥  肖尧 《工业技术经济》2022,(11):123-129
本文采用空间竞争博弈模型描述了非区域要素与区域要素之间的匹配度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以及区域组织结构的形成机制,通过模型推导分析发现,可以流动的非区域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通过增加与区域要素的匹配程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吸引更多的非区域要素集聚形成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在非区域要素流动成本以及拥挤成本较小时,形成“中心-外围”结构,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当非区域要素流动成本较大时,虽然非区域要素的集聚可以增加要素报酬,但较大的流动成本阻碍了非区域要素的流动,从而形成各区域彼此分割的对称结构。  相似文献   

17.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一项重大发展战略,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将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本文运用耦合模型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测算长江经济带与次区域 (非长江经济带) 对外贸易-经济-环境耦合协调水平, 以揭示我国区域间三元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演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 我国区域间对外贸易-经济-环境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处于中低度耦合协调水平, 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水平明显高于非长江经济带区域, 其中东南地区耦合优势突出, 中、 西部地区年均耦合水平较低, 西南地区增速明显, 但东西差距拉大。 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 “N” 型发展的空间正向集聚关系, 低耦合集聚中心逐渐向西转移, 高耦合协调水平极在东南沿海不断增多并形成稳定集聚中心。 从驱动因素看, 长江经济带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主要受到进出口总额和地区人均 GDP影响, 非长江 经济带则主要受进出口总额和第三产业增长影响。 为此, 本文提出长江经济带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推动 区域联动式、 集聚式、 协同式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经济区的横向划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中国经济区纵向同质性划分为东、中、西“三大部”,实施梯度推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东部地区加快对外开放、全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地区差距问题。本文提出将现有经济区改为横向集聚性划分,构建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增长极为龙头和引擎,辐射带动广大中西部经济腹地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新的区域,以“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两岸四地人才资源投入产出模型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两岸四地人才流动极其频繁,入世后这种趋势进一步加剧,可以尝试建立中华地区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模型,用于分析两岸四地经济、社会、人口等关系,从而为中华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集聚经济与西部大开发中的产业发展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聚是区域产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产业集聚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集聚经济成为产业定位和区域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本文首先简单介绍集聚经济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大开发中基于集聚经济的区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