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溢出效应与企业集聚定位决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知识溢出在强化企业间知识流动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知识损失的风险.其正负效应的发挥左右着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定位决策。借助Klaus的模型.在分析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发现技术接近性与空间局限性一起促进了企业间知识溢出效果:分析了知识溢出正负效应对企业集聚定位决策的影响,从知识溢出联合创新效应、知识溢出时滞和企业成本敏感性三方面考察对企业集聚定位决策的影响,并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以知识为核心的企业集群理论和知识联盟理论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分析高技术企业集群中知识存量、吸收(学习)能力、人力资源的流动、信任机制、知识复杂性等因素对知识联盟的影响,研究高技术企业集群内部知识溢出、知识保护对知识联盟中学习和合作创新的影响,以此提出适合我国高新区发展的知识联盟模式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企业日益重视对企业外部尤其是竞争对手知识的获取和利用。相似的知识基和便利的扩散渠道使得竞争企业间的知识扩散成为可能。方式各样的扩散模式则为竞争企业间知识扩散提供了方式、方法与手段。竞争企业间知识扩散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受诸多要素的影响,根据扩散媒介、知识特性及主体间关系的不同,本文概括出了9种不同知识扩散模式。知识扩散机制则从企业内部为竞争企业间的知识扩散提供了程序保证,保证了知识的持续演进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获得。扩散环境、扩散模式、扩散机制彼此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促进了竞争企业间的知识扩散,并表现为企业专利及新产品的增加、经济效益的提升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企业知识理论的观点认为知识资源已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外部社会资本作为新创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在创业活动中的嵌入,是企业知识获取的重要手段。该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湖北省内116家新创企业的有效问卷调查及结构方程分析,研究表明,新创企业外部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对知识获取、新创企业绩效有显著影响,知识获取在新创企业外部社会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新创企业应加强外部社会资本构建和管理能力,促进知识获取,从而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提高组织知识转移效率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转移是知识从知识源向知识受体传递的过程,涉及的要素有四类,即:转移的知识、知识源、知识受体、知识源与知识受体之间的距离。知识源是要转移的知识的拥有者,知识源的转移意向、保护意识、对知识受体的信任程度都会影响到知识的转移。知识受体是转移知识的接收主体,其吸收意识、吸收能力和知识挖掘能力将影响到知识转移。知识源与知识受体之间的距离有三层含义:一是文化距离,即合作双方之间的文化差距;二是两个组织之间的空间距离;三是知识距离,是指知识源与知识受体在知识基础上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的竞争更多的是企业所在的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产业链中,每一个节点企业都无法完全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市场行为,而会受到产业链中其他企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产业链中节点企业的纵向关系,研究了产业链中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探讨了节点企业间的知识流动模式,提出了节点企业加盟产业链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7.
知识获取作为影响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决定着创新的效率与成败。本文在分析已有知识获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的知识体系结构,进而依据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获取特点,从知识的识别和转化、知识的转移和共享、知识的流动等方面系统研究了知识获取的路径,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有利于在提高企业知识获取效率的同时加快其技术创新步伐,以达到最大化组织价值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高管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属于企业的核心资源,对企业的战略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知识转移的视角,文章采用沪、深两市2000~2012制造业上市企业的配对数据,检验了高管的跨边界流动对企业间战略学习的影响,以及目标企业高管团队异质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管的跨企业流动显著地促进了企业间的战略学习,高管团队异质性对高管经验与企业间的战略学习的关系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对知识的获取与运用,尤其是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企业,因此,探究知识搜索活动与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揭示知识搜索驱动高技术企业成长的机制,在对知识搜索、双元创新和高技术企业成长关系分析基础上,提出“知识搜索-双元创新-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特征对该作用机制进行细化,构建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下知识搜索驱动高技术企业成长螺旋模型,并对华为公司进行案例研究,检验理论分析,为高技术企业通过获取、运用知识推动企业可持续成长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外部环境、企业和交易3个层面研究可能影响我国高技术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采集中国大陆A 股上市的高技术企业在2010~2015 年间的跨国并购案例,运用回归方法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显著影响我国高技术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主要包括:相对国家竞争优势、制度距离、财务风险3 个因素与我国高技术企业的跨国并购绩效有显著的负相关影响;行业相关性、以往跨国并购经验、管理层能力、企业规模、相对并购规模5 个因素对我国高技术企业的并购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高技术企业组织文化特性概括为开放性、自动性、集成性、一致性、目的性和适应性,搭建了知识共享、组织文化和创新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基于PLS-SEM模型,实证分析了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诠释了组织文化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具有一定的解释力,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组织文化特性的6个维度均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文化在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内涵和要素结构,将跨组织知识整合划分为外部知识捕获、内外知识交融和新知识应用3个环节,建立了关系网络、跨组织知识整合和组织创新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以229家企业为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外部关系网络对外部知识捕获有正向影响,内部关系网络对外部知识捕获、内外知识交融和新知识应用均有正向影响,内部关系网络对组织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跨组织知识整合在内部关系网络与组织创新绩效间起着中介作用,为企业通过外部和内部关系网络提升跨组织知识整合能力,进而提升组织创新绩效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企业的原始创新是企业自主研究和开发全新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过程,是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知识集聚行为。从知识集聚的视角,高技术企业原始创新风险包含创新风险损失和创新风险收益,在产品研发层面、组织运行层面和外部网络层面会形成系列化、连锁化的风险传递,渐次派生出原生风险、次生风险和衍生风险,构成了高技术企业原始创新的风险传递链。高技术企业原始创新风险在不同层面形成不同的风险扩散规律和风险传递方式,构成了高技术企业原始创新的风险传递效应模型。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路径与机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知识溢出、企业吸收能力、集群社会资本、企业创新绩效为基本研究要素,构建了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微观理论模型,通过规范的实证分析验证理论模型及所提出的假设,数据来自于长春市软件产业集群中121家软件企业的调研问卷。研究结果表明这几个要素之间存在较复杂的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局域空间相关性特征,本文将地理邻近性与技术相似性因素纳入到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中,分析了邻域(地理/技术)地区研发投入对“本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本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一方面受到周边邻近地区创新投入的影响;另一方面技术邻近对“本地区”的创新产出也很重要,但技术相似性与地理邻近性对知识溢出的影响不是相互独立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重叠的。  相似文献   

16.
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内容。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是高技术产业创新向中低技术产业转移和扩散,带动中低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资源配置优化的过程。本文从知识生产函数角度,构建了一个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中低技术产业增长模型,提出了产业间创新驱动指数。根据产业间创新驱动指数的变化,创新驱动发展可分为嵌入驱动、协同驱动、融合驱动和逆向驱动四个具有周期性特征的循环过程,不同阶段的高、中低技术产业发展表现为"收敛"、"融合"、"锁定"、"发散"或"挤出"等不同趋势。干中学、研发和知识溢出等内部因素,以及知识产权、FDI和企业规模等外部条件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着中低技术产业增长向高技术产业收敛或发散的过程。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嵌入驱动阶段,驱动效果显著,高技术与中低技术产业间呈现"收敛式"发展态势。其中,知识溢出、研发、干中学和知识产权保护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要素,FDI和企业规模对创新驱动发展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创新驱动发展需要高技术和中低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与发展,也需要在创新驱动和FDI、企业规模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7.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我国黑龙江地区企业为调查对象,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竞争优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在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4个构成维度中,企业知识利用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存在直接的显著相关关系,企业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及企业知识整合能力等3个维度与企业竞争优势不存在显著的直接相关关系,而与企业知识利用能力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本文结果为培育和提升面向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芦炜 《工业技术经济》2018,37(10):35-41
创新创业过程中离不开创业动机的开发和创业机会的识别。本文从创新创业的视角出发, 探讨了创新创业过程中不同维度的科技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和创业机会识别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并对 282家科技新创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创业者创业动机中机会型动机和成就型动机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而生存型动机对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 但是3 个维度的创业动机均对创业机会识别具有积极作用; 创业机会识别完全中介了创业者创业动机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 创业能力可以在创业机会识别与新创企业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创业能力越高, 创业机会识别对新创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就会越大。研究结论对致力于取得较高创业绩效的创业者具有一定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内涵和要素结构,将跨组织知识整合划分为外部知识捕获、内外知识交融和新知识应用3个环节,建立了关系网络、跨组织知识整合和组织创新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以229家企业为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外部关系网络对外部知识捕获有正向影响,内部关系网络对外部知识捕获、内外知识交融和新知识应用均有正向影响,内部关系网络对组织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跨组织知识整合在内部关系网络与组织创新绩效间起着中介作用,为企业通过外部和内部关系网络提升跨组织知识整合能力,进而提升组织创新绩效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外部知识网络建设面临的挑战为基点,引入结构洞理论,基于对外部知识网络中结构洞的规划、占据、利用、剖析和拓展,识别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能力的结构体系和内部作用机理;利用实证研究确定了涵盖网络构想能力、网络建构能力、网络利用能力、网络解构能力和网络重构能力等5个维度,共12个子维度和37个题项的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能力测量量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纵一横"的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能力的提升路径,即从战略层面到战术操作再回归到战略的纵向动态循环,以及从知识结点到知识链再到利益的横向持续推进。本研究从结构洞理论的视角揭示了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能力的多维度构成和内部演化机理,研究结果弥补了现有研究中知识网络能力和一般网络能力之间、外部知识网络和内部知识网络之间模糊不清的不足,并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