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颁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要把皖江城市带打造成“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的重要生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业基地”。一年过去了,超过400亿资金流入,8600个项目落户,皖江城市带成了国内外资本竞相抢滩的高地。  相似文献   

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省第一个国家战略,意义重大。通过SWOT分析可知,皖江城市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和挑战共在。从整体来看优势和机遇大于劣势和挑战,但必须要清楚认识到,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可以相互转化。优势与机遇是潜在的,需要我们积极利用和抓住它,真正促进示范区建设。对于劣势与挑战,我们要学会变换角度思考,劣势中蕴含优势,挑战中存在机遇。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而技术创新则是制造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下,科学评价安徽省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意义。本文利用制造业各行业数据,采用CPM方法并结合技术转移吸收能力指标,从产业转移的视角,着重评价了安徽省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转移吸收能力,结果显示:安徽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强,而轻纺和原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此外,安徽省制造业技术转移吸收能力不强。最后文章认为,在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机遇下,着力加强制造业各行业对技术转移吸收的投入力度,充分引进、消化和吸收外来先进技术要素,是安徽省十二五期间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沅江城市带是我国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承接地,而安庆市则是该地带的核心地区.安庆市市委和市政府依据该地的人力和纺织资源优势,决定将安庆市作为东部发达的纺织服装产业的转移承接地.尽管安庆市为此做了不少相关准备工作,但要将其作为全国范围内的带有示范作用的承接转移示范区,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相似文献   

5.
绿色科技创新是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绿色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支撑和引导,近年来各地纷纷被批准设立示范区,这一举措是否能促进中国城市绿色科技创新尚不得而知。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示范区设立这一准自然试验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选取增加控制变量、反事实检验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并进行滞后性探索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1)示范区设立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此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3)异质性分析表明示范区设立对不同地区城市绿色科技创新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创新水平较高地区的绿色科技创新有显著影响,对创新水平较低的地区城市绿色科技创新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工业行业是地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不同行业因产品类型、工艺水平等不同而处于不同的碳达峰阶段。本文以传统工业城市七大产业链108家企业为例,运用LEAP模型,研究碳达峰目标约束下七大产业链2030年前碳排放特征与碳达峰模式,揭示不同行业碳达峰规律,明确行业碳达峰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显示:碳达峰约束下,钢铁、水泥等建材行业碳排放应持续下降,钢铁行业“十五五”期间能效指标达到先进值,水泥、玻璃行业需要在2025年能效全部达到标杆水平,尽早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拉动城市如期达峰;化工产业链中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等已经达到先进值,可以作为重点发展行业;农产品加工及食品产业、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可以按照现有模式承接产业转移,逐渐成为主导产业。研究成果为高水平推进传统工业城市绿色低碳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焱 《山东纺织经济》2011,(10):33-34,81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面临难得的机遇,虽然目前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大幅提高,但存在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不强、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发展相对滞后、投资环境欠佳和劳动力素质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了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疆位于我国落后的西部地区,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便捷途径,研究新疆的产业转移问题,应对新疆的基础条件进行评价。文章运用系统聚类法分析了新疆在全国经济梯度中的地位,从生产要素条件、产业条件、区位条件和政策条件等各方面对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9.
梁龙 《中国纺织》2011,(1):60-61
大规模的产业链式转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西南地区的专业市场要以优良的投资环境做好承接工作。二三线城市中的专业市场逐渐异军突起,专业市场在拉动二三线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活力和生机,二三线城市将成为纺织服装业新的“掘金”热点。  相似文献   

10.
环渤海京津冀区域圈腹地成员河北省,在承接来自京津的产业转移基础上,需巩固和加强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本文量化并规范了能够代表产业发展核心经济优势、市场优势、技术水平、劳动力进步水平综合指标,遴选出河北省现阶段的主导产业,研究了优势、劣势产业的发展策略和优化整合区域圈产业结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龙浩然 《广西电业》2007,(10):68-70
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电力的总体要求 (一)南宁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计划 近年来,南宁市人民政府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进程加快和发展临海大工业等历史机遇,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环境优势、人力成本优势,重点瞄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区的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上市公司和企业集团以及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是传统经济转向现代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农村工业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同时在工业化过程中城市与农村是相互依赖的。农村工业化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农村工业作为整个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与城市工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为城市工业提供劳动力、场地、资金等条件,有利于城市工业的产品扩散和产业转移,有利于城市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文章研究了中国农村工业化政策的意义,并对其在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影响的体制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纺织服装业地图上,浙江的地位举足轻重,其纺织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0.98%。未来,杭州、宁波、湖州、温州等将重点发展服装及面料生产、研发、展销等,嘉兴、绍兴、金华等地区将发展现代纺织业,促进传统纺织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安徽和江西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承接产业转移为其经济发展带来了众多机遇。目前,安徽和江西的纺织服装业以贴牌加工为主,正处在从贴牌向创牌转变,从单一向全面转变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产业转移作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产业集聚理论为基础, 通过主成分分析、空间计量和 Monte-Carlo 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长江经济带地区产业转移及长江经济带各地区联动协同发展。研究结果表明: 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力和离散力的组成上差异较大, 其中下游地区的吸引力来源主要是地区发展潜力和运输能力, 劳动供给、货币外部性和市场潜力则主要影响中上游地区; 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离散力上, 下游地区主要受到潜在生活成本和外部不经济的影响, 中上游地区主要受到农业土地依赖和劳动成本的影响; 在空间上, 长江经济带自东向西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离散力上均呈现“U” 形, 合力则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 这一空间关系显著, 且结果稳健。  相似文献   

15.
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电力的总体要求   (一)南宁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计划   近年来,南宁市人民政府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进程加快和发展临海大工业等历史机遇,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环境优势、人力成本优势,重点瞄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区的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上市公司和企业集团以及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综合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吸引生物制药、电子、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电气机械等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东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和加工贸易型企业来南宁投资发展.据悉,南宁市6县6区共有26家工业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作为东部产业转移的招商引资基地.……  相似文献   

16.
苏榕  方袆铭 《中国纺织》2014,(12):50-53
纺织产业转移由单纯的产业位移发展为技术和装备的提升是新常态下的一个特点。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纺织产业转移也开始发生改变,结构调整成为主旋律。为了进一步掌握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新情况、新进展及纺织工业园区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对承接转移的主要项目及产业园区建设进度进行调查,总结承接产业转移的成效、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产业转移的重点工作和内容以及形势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全球纺织产业几乎是跟随着全球制造业的迁徙路线,完成了几次明显的转移. 19 世纪末期,完成工业革命的欧洲工业国家将剩余的工业品、技术、人才和资金向美国转移;二战后, 欧洲及美国的制造业向亚洲主要是日本转移;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和日本向外转移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此次的承接地仍然是亚洲地区,"亚洲四小龙"悄然出现.紧接着,经济飞速发展、市场广阔的中国成为了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而伴随着这一次的转移,中国纺织产业积累了雄厚的产业资源,进一步夯实了产业根基,并一跃成为全球第一纺织大国.  相似文献   

18.
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定性的角度探讨产业转移的类型、动因、模式、效应等,而对产业转移的定量测算却少有研究。本文在严格界定产业转移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定量测算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法,并结合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1997—2007年区域间产业转移。结果发现,中国产业转移具有明显北上特征,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明显。受消费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影响,消费带动下的产业转移表现为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而在出口带动下,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需求增加,导致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资源型产业转移,但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还在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因此,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仍是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突出的资源优势,作为我国重要的石化产业转移承接地,2013年产业向西部转移会不会提速引来了业界的关注.然而,记者通过采访却陷入了业内人士对该问题回应的"罗生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孙伟善预计"今年产业向西部转移不会提速."新疆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化工业处处长王普明也表示,新疆化工产业在今年不会有明显的提速.而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会长马中学则认为,今年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在甘肃会明显提速.  相似文献   

20.
浩文 《化工管理》2013,(9):29-29
为了解决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产业承接地之间盲目竞争、产业无序流动和落后生产能力转移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7月26日公告发布了《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转移目录》从提出到制定完成前后经历了大约三年的时间。《转移目录》着力推进现有产能的布局调整和优化,主要对15个传统行业提出了转移的方向和重点,并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出台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文件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