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活动的"纲领性"文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在界定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涵义基础上,分析应用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及供给侧改革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深入探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设计原则以及课程和培养过程设计。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也是对社会综合性人才需求的直接回应。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不仅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还应当注重思政政治理念的培养,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本文以会计专业课程为例,通过教学理念、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多个维度阐述了如何推动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建设。  相似文献   

3.
会计专业"3+4"培养模式是实现会计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所在学校会计专业"3+4"人才培养实际,通过对比会计专业专科阶段教学单位与本科教学单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对所在学校会计专业"3+4"大三、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会计专业"3+4"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衔接开发机制、课程内容分段贯通统一、加强双方学校沟通交流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珏 《乡镇企业科技》2014,(22):265-266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传统高等教育的同质化模式,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对高层次技术人才需求的矛盾。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情况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课程结构等方面存在缺陷,对会计专业学生教育过于倾向知识、技能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造成学生不了解会计职业道德,轻视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情况。本文提出应该通过完善会计专业课程结构,完善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结构等来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6.
潘上永 《会计之友》2007,(36):52-54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在课程、教材、实训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相对比较成熟的成果,但高职会计专业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21世纪财会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呢?有鉴于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岗证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打造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引领全国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将改变会计工作形式和人才需求结构,对高校传统的会计专业教育产生冲击与挑战,为适应新时代下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教育者必须重新思考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规划,文章在现有会计教育和人工智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大学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案例,针对目前高校会计教育在教学方式、课程体系和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人工智能+会计"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财务管理课程在高校会计专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门课程公式繁多,运算复杂,一直是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难点。文章尝试着从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目标出发,对本门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是课程思政工作的实践者。本文从会计专业角度出发,分析了会计专业进行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梳理了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现状,从专业教师思政认知和思政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评价-反馈-改进"的课程质量保障闭环等四个方面探索会计专业课程思政路径,以期实现会计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兴起,会计信息作为信息海洋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展现出举足轻重的分量,为适应社会发展节奏,满足应用型高校转型需求,许多高校都为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开设了会计课程。基于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学的发展要求,从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分析了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基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视角的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思考,为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学习质量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少高校在财经类非会计专业中开设会计课程时,普遍沿用会计专业模式,且各非会计专业间无明显差异,影响着会计课程教学效果和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非会计专业应根据需求选择开设会计课程,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不少高校在财经类非会计专业中开设会计课程时,普遍沿用会计专业模式,且各非会计专业间无明显差异,影响着会计课程教学效果和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非会计专业应根据需求选择开设会计课程,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从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入手,确立了应用型本科会计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并就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研究。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课程模式基本上沿用的是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学科系统化模式,还没有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特有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模式,因此,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的基本模型。首先本文论述了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在此原则上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为: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实践课+选修课,最后,笔者从紧跟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会计课程中重复的内容、会计电算化技能课程中加强“EXCEL”训练、课程设置与社会的融合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阳 《西部财会》2020,(5):39-41
教育部提出当前大学专业课程建设应具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为推动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新建、优化、调整、升级和换代工作,加强会计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改善传统专业课程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本文提出构建基于SPOC模式的会计专业课程,以期为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陈霞 《会计之友》2013,(6):36-39
研究大学生学习需求偏好,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是高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会计专业各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不同年级学生在知识结构、教学方式、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的需求各有侧重。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重组"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专业知识体系,改变基本文化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和职业素质课程的教学方式与安排,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王欣 《价值工程》2013,(35):274-275
本文作者结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比较了全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地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中"知行合一"理念的缺失问题,提出基于"知行合一"理念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构建了"知行合一"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体系,有效地提高了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7,(36):251-25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并越来越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目前,我国很多经济管理类高校在非会计专业中均开设有《基础会计》这门课,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讲,该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纪琬生前曾指出:"在现代,不懂得会计知识、不理解和不善于利用会计信息的人,是很难从事经济工作的"。但是,大部分学校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效果并不理想,未能实现其教学目标,本文以目前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学原理》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并结合问卷调查,找出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学原理》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内容架构及方法研究,进而提出了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学原理》应进一步研究并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应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首先对会计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和客观规律进行揭示和诠释,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以人为本""、价值塑造"和"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探讨"课程思政"的"根本方法",以期促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ERP沙盘模拟实训是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对于培养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值得推广的新型教学方式。本文根据高校会计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探讨了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内容,设计了ERP实训教模式,以期为会计专业沙盘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俞校明 《财会月刊》2015,(6):122-125
本文根据教育部高教[2012]4号《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在界定课程评价特别是课程建设质量自我评价概念的基础上,以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为例,重点从专业层面探讨课程建设质量自我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为此,阐述了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质量自我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独特价值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课程研发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和课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