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劳动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关系内部两个利益主体身份日益明晰,双方的利益差别与矛盾日趋激烈,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时间、报酬、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安全卫生、奖励与惩处等引发的劳动争议频繁发生,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就会转化成对抗性矛盾,给经济和社会造成破坏性后果.  相似文献   

2.
王少蕾 《中国外资》2013,(18):306-306,308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施行,我国开始有条件的承认双重劳动关系,然而现实中存在的大部分双重劳动关系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关系、劳动争议等方面都是与劳动法的立法宗旨相违背的,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在分析双重劳动关系的概念、类型、出现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双重劳动关系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施行,我国开始有条件的承认双重劳动关系,然而现实中存在的大部分双重劳动关系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关系、劳动争议等方面都是与劳动法的立法宗旨相违背的,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在分析双重劳动关系的概念、类型、出现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双重劳动关系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劳动关系建立前,如果有证据证明新单位就因劳动者未办理网上退工手续而心存顾虑,不愿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则可以要求原单位承担侵犯劳动者就业权的不利后果。劳动者追索未及时办理退工手续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劳动争议占全部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比重并不大,但却是较有特点且经常会存有争议的一个种类,由于发生争议时双方劳动关系已经不再存在,因此属于"后劳动关系时代"的劳动争议。除要求赔偿失业保险金外,现实中,还时有劳动者拿着某用人单位的证明,称因原单位未及时办理退工手续导致其被新单位辞退,并动  相似文献   

5.
黄阳涛 《新金融》2013,(8):46-51
基于微观调研数据,本文运用有序概率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企业职工延长退休年龄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个体和岗位因素对企业职工的延退意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家庭和单位因素的作用显著为负。具体到各观测变量上,学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的职工,其延退意愿越强烈;年龄越大、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周均工作时间越长,延退意愿越弱;担任职务、福利保险项数、工作满意度与职工是否愿意延退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职工的延退意愿在性别、婚姻状况、有无需负担的下一代、所在行业和企业类型上也具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五一,我们称为国际劳动节,全世界的劳动者因为平时的劳动而在这一天享受休假,中国也不例外。因为黄金周,因为小长假,“五一“的本谛已渐行渐远,“凹“在名山大川的风光造型,为各大商场的促销而“血拼“,乃至新一代宅男宅女的闭关独  相似文献   

7.
龚雨 《财会学习》2008,(2):77-79
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备受关注的<劳动合同法>开始正式实施.这是继<物权法>通过后与老百姓权益密切相关的又一部法律,与<劳动法>相比,此部法律对劳动者、用人单位、工会以及劳动行政部门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但可能会解决劳动维权成本高的现状,同时也提高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8.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利未实现或部分得以实现的,都是劳动者权利的“减损”。关注劳动者权利在强制执行阶段的保障情况既是解决我国执行难问题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对劳动者权利保护研究逻辑的必然要求。一个都会区的法院从“基本解决执行难”改革以来劳动执行案件的数据显示,进入强制执行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权利减损的状况较为严峻。统计检验发现,诉源因素与国家纠纷解决机构干预因素共同影响了劳动执行案件的执行效果,执行改革下我国劳动执行案件的执行效果呈现出明显的用人单位“分类化”“强法院弱仲裁”的权利保障分野以及“冷法律热政治”的裁执衔接运行特征。这些特征既验证了法经济学、法社会学与传统劳动关系研究中的丰富理论,也呈现了中国劳动执行中的独特理论问题。这些发现表明,尽管执行改革从主体、结构与工具上改变了我国劳动关系治理面貌,但我国劳动权利保护悖论与劳动关系治理逻辑的问题依然存在。因诉源因素对劳动执行效果的影响明显更高,未来应改变劳动关系治理逻辑,重视劳动争议诉源因素视角的改革,改善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构的干预方式,双重发力共同提高我国劳动者权利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9.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公有制既根本区别于私有制,也完全不同于其他任何公有制(例如原始公有制),它的本质特征有三个:其一,它是劳动者所有制,劳动者成为所有者主体,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其二,它是劳动者社会联合所有制,在社会化生产和协作劳动的基础上,以社会结合的形式实现劳动者的所有权。其三,它是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每一劳动者个人都是主人翁,公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劳动者个人身上。  相似文献   

10.
近来,“延退”是个热话题,而与之相伴的“老龄化”也惹人眼球。老年人的需求至少有三块:第一块是资金,要有经济来源;第二块是要有人提供服务照料,第三块是要有亲情慰藉。后两块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跟家庭照顾结合起来。中国有“孝”文化传统,家庭观念也比较强,子女照顾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有一个现实问题,如果子女回家照顾老人,就没了收入,生活成问题了。  相似文献   

11.
<正>据工人日报报道,临近年末,像快递员、外卖小哥、销售等按特殊工时制上班的职工又有了新的烦忧:我的年假该如何休?记者连日来采访了数位这样的劳动者,发现他们的休假情况并不乐观。对此,劳动法专业人士指出,他们有权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休假,而因各方面原因导致的休假难问题要得以解决还有待时日。近年来,随着职工的休假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劳动者带薪休假不再是"听说过没见过"的纸上权益,而是已经开始真正落到实处。然而必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保障》2009,(1):66-67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的期限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时间,对于劳动者、用人单位以及二者间的劳动关系都有较大影响。文章简要分析了较长期限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劳动者及劳动关系等的优劣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申盼盼 《云南金融》2012,(4X):263-263
劳动合同的期限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时间,对于劳动者、用人单位以及二者间的劳动关系都有较大影响。文章简要分析了较长期限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劳动者及劳动关系等的优劣影响。  相似文献   

15.
潘寅颖 《中国外资》2013,(13):64-65
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因立法不够具体明确,劳动合同的变更产生的争论和纠纷频出,其实质是企业经营自主权与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之间的冲突。本文从现有的法律规定出发,分析了劳动合同变更中存在的劳动者劳动权缺位问题,并从程序救济和实体考量两个角度对平衡劳动权与企业经营自主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两会幕落,拾取会上的焦点话题,延退绝对算得上一个。 事实上,延退不是个新鲜话题。近几年一直介于学术讨论和政策酝酿之间,也引起过几次全社会的激烈讨论。直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正式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一锤定音,定分止争。  相似文献   

17.
论《劳动合同法》劳动者竞业禁止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琴 《金卡工程》2008,12(11):38-38
<劳动合同法>确认了劳动者竞业禁止制度但规定粗糙且没有进行明确界定,各部门法对劳动者竞业禁止的界定也各不一致.本文首先分析了界定劳动者竞业禁止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并尝试对这一概念重新统一界定.  相似文献   

18.
其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通过个人出资、合作使用的方式组建(或改建)的;在管理和决策上都突出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内部实行民主管理;都实行按劳动贡献分配与按股权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它们都是股金(或股份)合作与劳动合作的集合体,既不同于完全的劳动合作组织,也不同于完全的资本合作企业。  相似文献   

19.
职工疗休养是劳动者休生养息的福利事业,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法律赋予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疗休养事业的任务与定位(一)疗休养事业的历史沿革。工人疗休养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会受党和政府委托,为维护广大职工的劳动保险权益和休息休假权益而建设的。旨在为职工群体提供疗养、休养、保健、康复等疗休养服务,也是工会服务职工,密切与职工群众联系,传递党和政府对工人阶级关怀的重要服务窗口和阵地。1948年8月1日在哈尔滨召开了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会上首次提出了为职工解决疗养、休养、养老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滞后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劳动法》颁布至今已经过10年,我国的劳动保障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当前劳动关系仍然存在突出问题,大量劳动者权益被侵犯,必然导致劳资关系紧张,这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都非常不利,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关注保障劳动者权益时,我们首先要研究“劳动者维权难”背后的根源。在此,笔者结合我国劳动立法、司法和工作实践进行一些剖析。一、程序复杂繁琐、维权周期过长。劳动争议案件必须“仲裁前置”,具有“一裁两审”的特点。在程序上,它比起一般民事诉讼更加复杂、繁琐,但却又缺少诉前财产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