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9月4日—5日,人行赤壁市支行对卫星小站电子联行EIS15应用系统进行了2000年就绪外部测试工作,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2000年就绪外部测试工作,是由清算总中心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总体部署,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电子联行系统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情况,确保电子联行系统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圆满完成而  相似文献   

2.
人总行清算总中心于2000年开始在全国进行电子联行“天地对接系统”工程建设,现全国大部分中心支行已实现与商业银行各通汇行不同形式的“天地对接”。人行电子联行清算系统真正发挥了资金清算主渠道作用,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电子联行业务迅速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电子联行计算机2000年问题,实现电子联行系统与中央会计核算系统对接,及进一步完善天地对接接口,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决定于1999年9月前在全国将电子联行系统升级到EIS15版,这是全国电子联行运行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4.
人行高碑店市支行电子联行业务是2000年11月13日正式开通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各家商业银行,特别是其下属机构,对人行电子联行业务处理存在着作法不统一、压汇时间长和查询查复不及时等问题。针对电子联行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支行清算中心制定了《高碑店  相似文献   

5.
金融动态     
人行赤壁支行解决电子联行计算机 Y2K 工作准备就绪1999年7月19日,人民银行赤壁市支行卫星小站电子联行业务应用系统正式从EIS13版升级到 EIS15版。这标志着该小站计算机2000年问题工作准备就绪。今年年初,该行就将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作为1999年清算中心的工作重点,切实采取多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电子联行计算机2000年问题,实现电子联行系统与中央会计核算系统对接及进一步完善天地对接接口,人总行结算总中心和北京泰通电子技术公司开发了电子联行EIS15.0版系统,用于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升级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应用和特点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自1991年4月1日电子联行运行以来,已稳定运行了七年。七年来,清算总中心在金融卫星通讯网和全国电子联行发展建设中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有2个卫星主站(怀柔主站和无锡备份站),600多个卫星小站,1072个电子联行收发报行,10000多个通汇网点。业务量已从前的日均100多万元发展到目前日均1000多亿元。我省电子联行系统的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广东建站数为  相似文献   

8.
人行鸡西市中心支行在总行、哈尔滨中心支行的正确领导下和科技处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人行鸡西市中心支行辖区虎林市支行、鸡东县支行电子联行业务于2000年3月10日正式开通,从而结束我市辖区两市企业资金异地汇划速度慢,企业资金在途时间长的现状,成为黑龙江省第二家开通电子联行到县业务单位,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  相似文献   

9.
广泛开展信息与通信服务建设金融卫星通信网和全国电子联行事业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1994年6月,正值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清算总中心一周年。一年来,在全行科技工作者和各有关部门的大持厂,已建成416个小站,6月27日已有300个站正式运行全国电子联行业务。日业...  相似文献   

10.
全国电子联行应用系统通过鉴定本刊讯由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北京泰通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发的大型应用系统──《全国电子联行应用系统》鉴定会于1996年10月3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人民银行陈元副行长到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和...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先大后小,尽快见效"的建设原则,支付系统将分批逐步推广,在支付系统开通运行的城市,电子联行小站将被关闭,原通过电子联行办理的支付业务将由支付系统取代。为保障电子联行系统平滑过渡到支付系统,必须在支付系统国家处理中心与电子联行全国处理中心之间设置接口,建立转换中心,开发业务转  相似文献   

12.
自2002年9月人总行在25个中心支行首批正式运行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即"四集中"系统)以来,"四集中"系统已在全国100多个中心支行得到推广使用。由于"四集中"系统取消了县级人民银行全国联行行号,撤销了县级电子联行小站,中心支行辖区内各县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  相似文献   

13.
人民银行全国电子联行系统自1991年正式投入运行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实现了"天地对接"和"网络到县",资金清算网络覆盖全国各地,汇划资金可直接清算到各通汇点,并以其"准、平、快、清"的优势和特点,成为我国银行业异地资金汇划的主要渠道.这对改善金融服务、加快资金周转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人员配备不足、管理滞后等原因,基层行电子联行管理与操作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以确保联行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银行电子联行系统(EIS)是全国跨系统银行间资金汇划的一种方式,它是应用现代化电子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信技术实现数据传输,完成全国异地间资金往来业务处理.电子联行系统已全面实现业务到县,大多数中心支行的卫星小站实现了与商业银行通汇行的"天地对接",实现了跨行间异地资金的即时汇划、即时清算、即时解付,日均往账近16万笔,日均金额1400多亿元,大大地提高了资金周转速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与其他银行内电子汇兑相比,由于人民银行电子联行具有在不同行际间直接通汇的优势,因而业务量逐年递增,人民银行电子联行真正发挥了资金清算主渠道作用,已成为现代支付体系中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5.
电子联行系统(EIBS)是中国银行总行开发的基于 UNIX 平台,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处理全国联行汇划清算业务的资金汇划系统。山西省中行从1996年开始正式运行,实现了全国联行和省辖联行的电子汇兑,资金汇划24小时内到达。几年来,电子联行以其快、准、平、清、安全的特点,为提高我行资金清算质量,加快我行电子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对电子联行系统的 IB 和 TMCS 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做一经验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汕头市商业银行在全市共有50多个网点,对公和对私系统早已实现大机联网。但“全国电子联行行名行号查询系统”是微机系统,需要在每个网点都安装一套,不但安装烦琐,而且联行数据的更新维护也很麻烦。因此我们在大机联网的对公业务系统上对“全国电子联行行名行号查询系统”进行二次开发。 1.开发目的 (1)完善 UB表, UB表 UBTP= ‘3’时表示电子联行行号与人行卫星小站的对应关系,结算系统录入电子联行报单时要用到。 (2)在对公系统任意网点后台终端上可查询全国电子联行行名行号,实现“全国电子联行行名行号查询…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些商业银行对电子联行和电子汇兑性质、功能不甚了解.认为通过电子汇兑比电子联行汇兑划转业务更为快捷。其实,电子联行优于电子汇兑。集中表现在:一是电子联行比电子汇兑更广泛。它立足于整个金融系统的银行结算角度;而电子汇兑是立足于行业系统的银行结算角度;二是电子联行比电子汇兑的通信手段先进。电子联行是通过卫星系统进行数据传输,而电子汇兑是通过通信线路进行数据传格。三是电子联行比电子汇兑的处理方法简单。电子联行是分中心工总中心,直接往来、环节少;而电子汇兑是经办行二支中心二分中心工总中心,间接往来…  相似文献   

18.
银行间的异地票据清算业务简称为联行业务,担负全国银行系统跨行、跨地域资金的结算,是人民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之一,也是人民银行计算机安全保护的重中之重。为此,本文根据2000年对湘鄂赣三省计算机安全检查中发现的有关情况以及对湖南省范围内各电子联行小站和商业银行网点  相似文献   

19.
各行动态     
人民银行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灾难备份技术方案通过专家论证1998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灾难备份技术方案专家论证会,专家组由国内著名的通信、网络和计算机专家组成。首先,清算总中心印甫盛主任就方案的产生、备份的...  相似文献   

20.
电子联行系统(EIBS)是中国银行总行开发的基于UNIX平台,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处理全国联行汇划清算业务的资金汇划系统。山西省中行从1996年开始正式运行该系统,实现了全国联行和省辖联行的电子汇兑,资金汇划24小时内到达。几年来,电子联行以其快、准、平、清、安全的特点,为本行提高资金清算质量和加快电子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对电子联行系统的一些常见故障和解决办法作一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