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会芬  王鹏飞 《价值工程》2021,40(30):154-156
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为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倒逼了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型.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对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的基本要求进行阐述,分析当前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具体应用,最后对智慧城市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转变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会芬  王鹏飞 《价值工程》2021,40(30):154-156
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为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倒逼了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型.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对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的基本要求进行阐述,分析当前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具体应用,最后对智慧城市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转变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信息消费,智慧城市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本文探讨了智慧城市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辟信息消费空间、创造信息消费服务和产品的作用,总结了国外以智慧城市为载体推进信息消费的经验,提出了有关以智慧城市为载体推动信息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共享时代各种共享产品不断推出,让城市公共服务以“共享、互通、集成”理念刷新着城市智慧服务应用的场景,共享应用融合线上线下服务,助力打造城市服务“一张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等融入“智慧司法”服务,网络参与诉讼解决异地难题的司法服务逐步融入实践,矛盾纠纷调解程序繁琐、空间限制等难题得到进一步破解。“共享法庭”是对城市数字智慧应用场景建设和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模式的靶向回应,探讨智慧司法服务如何延伸到基层,让数字化改革带来的便捷服务在空间、时间领域有效惠民,夯实社会治理“智治”支撑,以此为契机探析城市智慧应用场景是如何让城市发展更智慧。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智慧城市”与“智慧社区”建设引起了各方面关注与一批物业服务企业的积极参与。但总体看,对“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认识还处在百花齐放阶段,工作的推进也还在探索中。最近我对有关问题做了一点研究,说实话并没有找到成熟答案,只能把一些粗浅认识用卷首语参加到《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社组织的专题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6.
基于政策协同视角,利用2004-2017年中国1890个县域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分解和三重差分模型,从“质”和“量”两方面考察智慧城市和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协同减排效应,从区域、规模与减排压力方面对其异质性进行了拓展分析。研究发现,低碳城市与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叠加加速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从“质”的方面来看,在低碳城市基础上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碳减排效应更大。从“量”的方面来看,智慧城市建设使低碳城市碳减排效应更加突出,但两类城市发展模式的协同减排潜力仅在东中部地区、大型城市和超特大型城市以及减排压力较大的城市得到了释放。据此提出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激发协同减排潜力,分类推进低碳基础上的城市智慧发展,强化城市发展模式叠加中的政策协同。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7,(18):235-236
近年来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新理念的提出和实施,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方向。通过构建智慧图书馆来提供智慧服务,是未来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的新思路。通过构建智慧馆舍、培养智慧馆员和建设面向智慧服务的信息资源,强化人文关怀是实现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南通市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好、城镇化水平较高、人口老龄化较早的城市之一,其养老型智慧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南通市人口老龄化情况发展出发,分析了南通市养老型智慧城市发展建设基本情况,从“养老机构+社区+居家”的链式养老服务模式、市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办法、“五微三有”老人微自治管理模式、智慧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规划以及南通养老型智慧城市更新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南通市养老型智慧城市更新变革及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程师》2014,(5):63-64
作为已经成功举办十一届的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来说,其生命力在于能够紧紧把握产业趋势,又时刻跟随时代的脉搏,为公众勾勒出一幅尽享其中的数字画卷。据悉,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将于6月19日-22日在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正式举办。本届展会不仅聚焦智慧城市、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热点、产品服务,更将创新中的信息技术所构造的智慧化生活,以形象、体验互动的方式,生动地传递给受众,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磅礴而来的智慧化时代的便利与实惠,或许这也是本届大连软交会主题锁定在“智城市,酷生活”之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世纪,网络的迅猛发展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发展改革,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对于城市建设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改变,那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提出和建设基础是互联网、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的新技术,这也是科技改变世界的最直观体现。而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者不但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也迎来了企业发展的新机遇,那就是“智慧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介绍了智慧供水服务的概念,分析了智慧供水服务管理智能化的特点和管理智能化的设备要求,设计了管理智能化信息收集的流程,设计了智慧供水服务管理服务链中各种工作流,最后提出了智慧供水服务管理系统总体架构。该架构对智慧城市其他各个方面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博雅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博雅智慧)成立于2018年,前身为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的平台公司,创立初期深耕智慧城市领域。“双碳”目标提出后,博雅智慧将业务聚焦数字化“双碳”服务领域,运用数智技术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近年来,博雅智慧以问题为导向、以数据为核心,聚焦政府、行业和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为政府现代化治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房地产》2023,(5):43-47
金地智慧服务集团围绕2022年“聚合升维”的年度战略主题,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制定战略,始终坚持“精品服务·真情关爱”的服务理念,充分挖掘“互联网+物联网”的科技应用,积极打造“三横九纵”多元化服务品牌矩阵,重新定义物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作为“社区服务和资产管理整合运营商”,金地物业将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各类社区服务设施硬件支持,为社区居民真正打造能为其生活需求服务的环境和条件,与更多的客户共享金地智慧服务优质的服务品质,成为综合型的城市服务提供商。  相似文献   

14.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标准化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全球各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和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近年来,智慧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国标准化组织共同的工作热点.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服务基础。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交通的建设,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在推动城市智慧交通建设方面,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扶持政策。可以预见,智慧交通会在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产业发展以及投融资政策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惠献波 《企业经济》2023,(2):118-128
在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城市为实体经济赋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运用多期DID方法评估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降低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量”上缓解样本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在“质”上提高企业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此外,智慧城市建设对规模较大企业、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基于此,中国应从加速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相关配套政策三个方面提升智慧城市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基于环保信息化构建城市智慧环保是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环保创新并不断向深层次发展的趋势;并从今后城市管理出发,探讨了智慧环保顶层设计的内容、结构、方法和思路;提出以智慧环保顶层设计为纽带,整合信息系统,协调各方资源,建造共享信息智慧环保云平台,提出以建设智慧环保为契机,在创新城市管理中显著提高公众服务能力及环境管理执行力。  相似文献   

18.
杨蕾 《西部财会》2010,(7):75-7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服务的“可贸易性”成分提高,继制造业后,全球范围内又掀起了以高端服务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即“服务外包”。西安市作为商务部首批“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探讨具有其特色的服务外包发展模式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影响西安服务外包发展的因素,探索西安服务外包发展模式,可以进一步加快西安服务外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劳动保障》2014,(4):64-64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是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综合软件和服务提供商,也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城市信息化领域服务的企业之一。公司以行业应用软件(Software)、专业IT服务(Service)和系统集成(System Integration)作为三大主营业务,为智慧城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智慧城市的设计与建设应基于第三代系统论——复杂适应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将自上而下的“构成”与自下而上的“生成”进行有机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更应该关注“智慧城市公共品,”通过构建智慧城市公共品的“四梁八柱”,依据民众的需求,引导市场主体充分利用CAS的三大生成机制“积木”、“内部模型”和“标识”自下而上生成能自主演化的智慧城市,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有助于城市政府成为合格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