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金融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发展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证券业有助于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增长,证券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支柱行业,肩负同样的宗旨和使命责任.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近年来正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根植于广东实体经济的境内证券业,应充分运用资本市场,发挥直接融资功能,从助推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成长、助推外贸转型升级等方面服务与支持广东的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2.
仲崇文 《经济导刊》2011,(7):108-109
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信息化和金融自由化催生了虚拟经济,金融创新不断加速,使得虚拟经济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的规模。随着金融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以及金融衍生产品不断的推陈出新,金融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全球虚拟经济的整体交易规模急剧膨胀;在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存不断积聚着经济风险和资产泡沫,为实体经济的运行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3.
胡军利 《当代经济》2006,(23):73-74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现代市场经济就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同时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由于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趋势,虚拟经济在当前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虚拟经济规模的提高,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已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伍超明 《财经研究》2004,30(8):95-105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虚拟化的趋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成为一种常态.与此同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日益表现出两面性:在促进其增长的同时也会带来消极破坏性影响.其中缘由在于货币循环流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资金流量占比和其规模之比相等与否.为了维护经济的稳定运行,货币政策应对两面性问题有所为.  相似文献   

5.
简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虚拟经济的规模日益扩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日益脱离,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成为现实经济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虚拟经济理论,分析了虚拟经济自我循环及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机理,通过构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三部门投入产出模型,分离了虚拟经济中的实体经济和实体经济中的虚拟经济,在此基础上,测度虚拟经济中自我循环的总量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总量;考察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关联性;分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分别对就业、税收和投资等的宏观经济影响。理论分析认为,虚拟经济的基本部门是金融和房地产,其自我循环指在金融和房地产内部以自行增殖为目的的、脱离以实体经济为价值决定的虚拟资本的独立化运行。实证检验 发现:美国虚拟经济自我循环规模膨胀显著,对自身的关联性高企,而对以制造业为主的第Ⅰ类实体经济关联性渐弱,对以服务业为主的第Ⅱ类实体经济关联性持稳。虚拟经济对经济总体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呈反向变化,与之相对,第Ⅰ类实体经济的影响力感应度明显减弱,第Ⅱ类实体经济则相对平稳。另外,基于增加值结构的宏观效应表明,虚拟经济投资引力和税赋压力优于实体经济,但带动就业的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经济重建过程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趋势正在出现回归.本文以先行者美国的物联网产业为考察对象,探讨物联网产业的迅速崛起,分析它对美国的产业格局和经济结构的改造,折射其中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去脱节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后工业化”社会中重要的两种经济类型,生产型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两类产业,则成为“再工业化”发展战略中要发展的主要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产业关系,如何影响和启示生产型服务业与战略型新兴产业的二元发展,值得研究。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结合国内外学界的文献资料,对这两类产业的二元发展进行评价和论证。一是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生产型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关研究,进行理论综述和观点的归纳与提升。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和二元价值容介态经济形态,得到生产型服务业与战略型新兴产业二元发展的理论依据。二是从产业依赖模式和产业共生模式这两个现有的二元发展模式,分析生产型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二元容介态,推导了二元发展模式演进成为服务制造发展模式,以及服务制造模式如何依靠品牌价值、商业模式和资源集成这些“三位一体”要素进行构架。  相似文献   

9.
中国证券业的SCP范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是中国证券业的发展不稳定,还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该行业的效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范式分析方法,结合中国证券业发展现状,全面分析了中国证券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从而得出了中国证券业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规模经济,市场绩效还较低的真实状况,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爱俭  陈杰 《现代财经》2006,26(9):13-17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发展规模是否适度影响着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否健康。通过从资本市场效率的角度探讨检验虚拟经济是否适度的方法,并对中国资本市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资本市场效率不高,虚拟经济规模呈非适度性,究其原因须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