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技术与价值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并对科技进步对生产劳动的影响做了系统论述和科学预见,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新科技与自动化机器体系会导致现实财富的巨大增长,但它们本身却不创造价值。在当代,科技劳动具有间接性、复杂性、创新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是价值创造最重大源泉。  相似文献   

2.
宋常  郭天明 《生产力研究》2007,75(4):111-113,124
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公司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基于不同理论角度的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包括:如何改进劳动工具,如何改进劳动方式,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劳动成本,如何提升顾客价值,公司战略,公司治理,管理控制。基于内外环境的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基于不同层次的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包括:表层因素、中层因素和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为理论依据,论述了科技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是复杂劳动,是高级劳动,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科技劳动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 ,要在区分财富与价值、科学技术与科学技术劳动 ,对技术进步引起劳动生产率提高 ,同一劳动创造的价值量增大的解释中才能予以科学的回答  相似文献   

5.
卓武扬 《生产力研究》2004,47(3):35-37,94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新经济形势提出了“科学技术能否创造价值”的问题。本文认为科学技术虽然是物质财富的巨大源泉 ,但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它是通过科技劳动的方式实现其“后向增倍效应”和“后续创造功能” ,从而间接地影响价值量的创造。  相似文献   

6.
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今天,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的劳动者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推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需要充分发挥生产力中人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科技和经营管理人员这样的人力资本的作用,建立激励价值创造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社会财富及其源泉--使用价值形成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诗白 《经济学家》2003,23(1):4-11
在现代发达市场经济和高技术的生产过程中,呈现出生产要素的多维化:除了劳动力、工具力,对象力,科学力而外,管理力,环境力等成为生产过程的有效因素,并且对产品使用价值和社会形成发挥重要作用,从而表现出生产方式进步中社会财富新泉源到开发和富源的多样化。主要依托科学力(知识力)创造财富是人类进行财富创新的最高形式,也是财富创造效率最高的方式,在使用价值形成中非劳动要素作用和贡献的增大和活劳动的作用,功能的减缩,并不意味着劳动创造价值命题的失效,劳动是财富生产的原动力,是要素力的启动力,是多要素有机结合的粘合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但它可以在一定历史时期间接影响价值创造。科学技术影响价值创造缘于超额剩余价值的两个源泉:一定时期内使部分劳动复杂化进而产生“绝对”超额剩余价值,使不同部门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程度不等,进而产生“相对”超额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9.
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是当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研究的新课题。马克思分别从生产劳动一般、商品生产、剩余价值生产和创造等角度对生产劳动展开了分析和阐述。该文认为,那种以是否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是否为资本带来利润作为标准来判定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论断是片面的,只有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用是否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作为标准,才能判断服务劳动是否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需要有利于财富创造和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要分配收入首先必须创造财富。广大劳动者生产创造的财富,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规模。为了有利于财富创造和社会和谐,决定收入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应该是劳动贡献的大小。有利于财富创造的收入分配,还必须有利于社会和谐,把社会和谐作为收入分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词汇学习被认为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之一。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缺乏真实的语境。该文提出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让英语学习者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利用不同语境来猜测词意以及理解使用词汇,从而使记忆英语词汇的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12.
The finn value is the fundamental topic of corporate finance. The value creation is the aim of economic initiatives, strategies, corporate policies, and all business activities, including banking. It depends, among other things, on size, legal form, and business model. Therefore, this paper wants to demonstrate and explain the differences about the value created in the Italian banking sector, where there is much diversity regarding size, legal form, and business model. This paper estimated and compared the value of Italian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10 to 2012 and found the result: Banks create more value if they are big and operate in investment banking. Furthermore, it proved that legal form hasn't influenced performance and value of banks.  相似文献   

13.
高科技的作用与价值创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化劳动已经是死劳动,只有活劳动才具备二重属性,才有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问题。视价值量提高为经济效益的标志,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误区;说高科技会创造和提高商品价值量,其实是贬低高科技的经济作用。能够促发抽象劳动节省、商品价值量大幅降低的科学技术,才是名副其实的高新科技。  相似文献   

14.
Business Creation and the Stock Marke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 claim that the stock market encourages business creation, innovation, and growth by allowing the recycling of "informed capital". Due to incentive and information problems, start-ups face larger costs of going public than mature firms. Sustaining a tight relationship with a monitor (bank, venture capitalist) allows them to finance their operations without going public until profitability prospects are clearer or incentive problems are less severe. However, the earlier young firms go public, the quicker monitors' informed capital is redirected towards new start-ups. Hence, when informed capital is in limited supply, factors that lower the costs for start-ups to go public encourage business creation. Technological spill-overs associated with business creation and thick market externalities in the young firms segment of the stock market provide prima facie cases for encouraging young firms to go public.  相似文献   

15.
好的绘画作品必须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作者自身艺术修养和经历的浓缩写照。情感的表达是区别艺术和技巧的重要要素,影响艺术家情感的因素有许多,诸如艺术家的艺术天分、文化修养、个人经历以及艺术家所处的时代、地域等。艺术家个性化的情感对绘画题材、内容和形式有着深刻而直接的影响。同时,绘画中的情感表达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绘画中的情感表达需要受到画家掌握的绘画技巧以及观众审美能力、个人喜好等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17.
在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上,我们坚持科学技术创造价值的观点。为了避开各种无关变量因素的干扰而在一种相对纯化的语境中分析这一问题,笔者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典型形式超额剩余价值,因为超额剩余价值是企业采用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结果。一、采用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过程是否实现了价值再增值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它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个别企业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  相似文献   

18.
企业间的信任是企业网络形成的基础和有效运行的保证.在企业网络运作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信任可以通过计算途径、推测途径、动机途径、能力途径和传递途径得以创造,其中计算途径最为重要,它是企业网络运作的基石,其他四种途径是它的补充和发展.日本分包网络的实践告诉我们,制度性的制裁条款和激励性的契约安排有益于企业网络中的信任创造.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知识兼容—知识转移—知识创造”关系链的基础上,引入嵌入性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分析不同类型关系质量通过不同程度吸收能力对上述链式促进机制的强化作用。收集239份来自全国多地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合作企业间知识库兼容性通过知识转移正向影响企业间知识创造绩效;经济型关系质量强化知识库兼容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型关系质量强化知识转移与知识创造之间的关系,且前者的强化作用是通过企业自身潜在吸收能力传递的,而后者的强化作用则是通过企业自身实际吸收能力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知识联盟中的知识创新过程研究——对SECT模型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CT模型只是对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客体演变运动的轨迹进行刻画,而没有深入分析完成从知识转移到知识创新这一过程的主体——组织和个人进行知识创新的实际过程,同时,“场”理论中过于强调隐性只是与显性知识的区别,而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将知识创新过程分割地对应于不同阶段。基于不同等级和等级对知识划分,结合单环学习、双环学习与再学习的知识创新的一般过程,对SECT模型和“场”理论进行了修正,说明知识创新需经历SECT模型的不同阶段和相应“场”情景支持,但每阶段都会产生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