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影子银行受到广泛争论,认为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的定义、产生与发展、风险等三个方面讨论了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  相似文献   

2.
影子银行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明确其风险生成机理才能保证较好的控制影子银行的风险,使其发挥正面作用。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形式清晰的展现了影子银行风险生成的过程,得出了监管缺失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的不客观是造成影子银行风险积聚的重要原因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影子银行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明确其风险生成机理才能保证较好的控制影子银行的风险,使其发挥正面作用。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形式清晰的展现了影子银行风险生成的过程,得出了监管缺失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的不客观是造成影子银行风险积聚的重要原因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美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和国内银行表外理财、信托投资运作流程以及参与主体等微观视角比较国内外影子银行的运行机理,指出国外、国内影子银行在融资模式、运行复杂程度、主要功能、风险、参与主体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针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也应区别对待。国内影子银行融资方式与普通商业银行相似,运行流程比较单一、直观,整体风险较小,但是对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正确决策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前影子银行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金融稳定运行的一个潜在风险。虽然我国影子银行无论是构成还是运作方式特别是风险表现形式和程度与美国影子银行都有较大差别,不像美国影子银行一样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成因之一。但是,当前我国影子银行的不规范和无序运作,开始对我国金融健康运行构成威胁,导致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开始出现。所以,应尽早规范我国影子银行的运行规则,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影子银行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影子银行以商业银行为中心,本质上是商业银行为进行监管套利主动发起或主导的类信贷业务.影子银行不仅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之间的关联更加复杂,也增加了商业银行与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存在系统性风险隐患.本文使用2007-2020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季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影子银行业务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少量适度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有助于增强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超过一定阈值后才会降低银行体系稳定性.因此,本文认为应中性看待影子银行发展,维持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适度平衡,防范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死灰复燃,引导低风险影子银行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7.
8.
孙杰  辛光亮 《金融会计》2013,(12):68-70
影子银行具有一定潜在风险,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在金融系统的蔓延,为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及经济金融的平稳发展扫清障碍,是我们亟待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丁刚 《甘肃金融》2013,(9):45-47
建立影子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将影子银行去"影"化,提高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要求商业银行、大型信托公司及基金公司等建立危机处置预案,限制商业银行的投资标的,防范风险蔓延。影子银行内涵、构成和规模(一)影子银行的内涵"影子银行"又称为"平行银行系统"、"准银行体系",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Paul McuClley在2007年提出的,认为影子银行是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由杠杆程度较高的非银行机构组成的金融系统。美国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将影子银行定义为银行监管之外的信用中介体系。国际货币基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107号文件,对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概念界定、运行机制、风险特征及影响进行探究和分析。通过中美影子银行的全面比较,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疆金融》2011,(8):86-90
G20首尔峰会要求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在2011年提出"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政策建议。根据这一要求,金融稳定理事会于2011年4月12日发布了《影子银行:内涵与外延》(Shadow banking:scoping the issues),系统阐述了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风险成因、监管思路、监管方式等方面的最新观点。现编译全文,并结合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现状,提出加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2007-2020年中国120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商业银行主动发起或主导的类信贷影子银行业务对自身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发现:(1)影子银行业务增大银行风险承担,表现在影子银行业务参与度越高,银行总体稳定性越低、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性越大、银行流动性风险越大;(2)影子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银行类型异质性,对于非五大国有银行增大银行风险承担,对于五大国有银行并未形成显著影响;(3)影子银行业务通过增加银行表内收益的波动性增大银行风险承担,开展影子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在严格资本和拨备监管下的被迫选择。因此,应对影子银行实施差异化监管,重点监管非国有银行主导的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继续积极稳妥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但也应允许适度有益的影子银行创新存在,以弥补正规金融体系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赵钊  廖新晨 《时代金融》2013,(15):129-130
银监局对商业银行的严格监管导致了银行配置资金的效率下降,所以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影子银行"提供的资金成为我国以银行为本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而且其规模及影响力急剧扩大,但正常金融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体系很可能因为资金链的断裂等问题引发金融危机。因而,必须尽快加强和完善"影子银行"体系的全面监管,避免因银行体系的崩塌给经济运行所带来的系统性冲击。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影子银行成为国际监管领域一个新的关注对象。2012年11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表了关于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督管理的报告。据FSB估计,截至2011年底,二十国集团所有经济体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的影子银行分析框架,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小贷公司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组成部分,系统性风险较小,监管套利机会较少。小贷公司如果在合法经营范围内运行,加上合理必要的监管,应不是影响金融稳定的重要机构。  相似文献   

16.
王守贞  于明  符则芬 《海南金融》2013,(8):66-69,73
本文在对国内影子银行概念和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影子银行成因及特点,识别出高收益理财产品、地方政府债务、部分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信托等是当前影子银行的主要风险隐患,评估了影子银行系统的总体风险,并对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及监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轮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影子银行天生具有的表外性、高杠杆性和证券化运行机理,一旦疏于监管就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和法律风险。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和美英欧等各大经济体纷纷出台强化影子银行监管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我国应结合自身情况,探索和构建适合我国金融业发展实际的影子银行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成为当前金融界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绝大部分是以西方国家的影子银行为研究对象。该文从对比分析中西方影子银行体系间的差别人手,对我国影子银行机构的特征及类别进行了归纳,估算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分析了影子银行快速发展会对金融稳定造成的影0向,并就加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成因,并实证研究了2007-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银行的贷款能力越弱(存贷比指标距离监管红线越近),其影子银行业务占比越大,说明商业银行为规避正规金融体系的监管而进行的监管套利行为是激励其开展影子银行业务的重要因素.此外,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环境下,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20.
刘国辉  卢晓康 《金融纵横》2012,(5):32-35,52
本文利用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的影子银行分析框架,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小贷公司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其系统性风险较小,监管套利机会较少。小贷公司如果在合法经营范围内运行,加上合理必要的监管,应不会影响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