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农地股份合作社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业明 《乡镇经济》2008,24(9):55-58
农地股份合作社是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合作社。农地股份合作社必须优先维护入社农民的土地权益,构建民主平等的内部治理机制,优先安排社员就业。农地股份合作社是农民增加纯农业收入的长效机制,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是现行农地制度变迁的重要成果,是农业合作社的高级形式。当务之急是通过立法赋予农地股份合作社以民事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从苏州市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基本情况、动因、主要做法及成效等方面研究了土地流转苏州模式,并就该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分析进行了有关评价和分析,最后对完善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加强法律和政策研究、完善机制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合作经济》2014,(5):17-17
江苏省昆山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积极推行以富民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三大合作”改革为主体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而农村中有相当一部分处于起步阶段的创业者,他们贷款难、融资难,需要政策扶持。出台金融服务政策,己成为政府富民工作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产权是影响农民生产行为的重要制度因素。文章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我国土地产权制度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在建国后所历经的一系列变革,在论述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家庭经营的制度缺陷。在农业产业化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近年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进行了制度创新,出现了土地股份合作社这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文章介绍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制度设置,并分析了这一制度安排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市场化、标准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机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不断扩展,我国华中部分农村地区相继出现了农地股份合作社,这是对农民增收、村集体经营收入增加的大胆探索,又是对农业经营方式的有益创新。创新农地土地经营机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迎合了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以江苏省W村粮食种植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合作社现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有关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各种论点在学术界已经闹的沸沸扬扬,目前来说3种论点占据了主流,分别是土地产权的国有化理论、私有化理论以及维持现行集体所有制不变而在具体实现形式上加以改革和创新.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建议维持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集体所有制不变,并采用股份合作社形式的制度安排.股份合作社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最佳形式,能...  相似文献   

7.
前一篇报道集中介绍了苏州农村的"三大合作"改革。言犹未尽,尤其是对土地股份合作改革的意义和价值未及详述。其实,我这次是带着问题来苏州求解的,说得更清楚些,是奔着这里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来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影响下大量农民工返乡、土地纠纷开始升温的背景.通过对农地流转现状的描述和广东开平返乡农民工要求收回土地纠纷事件的分析,论述了农民工返乡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提出了在农地流转风险显现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更加有效的农地流转方式的推广,如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灌南县截至目前共有7家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人社农民达1386名,人股土地14500亩。  相似文献   

10.
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改革的总体框架:一个直辖市例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代贵  陈悦 《改革》2012,(7):79-87
股份合作社是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基本模式,促进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发展,既要注重宏观制度框架的设计,又要注重完善具体操作方略。在制度架构上,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发展应体现农民主体地位,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引入有限责任公司制,丰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范式。在具体操作方略方面,应拓宽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经营范围,鼓励发展非农产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股份合作制是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发展,是农村土地产权制的一个成果,使农民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的权利得到了较为明确的体现.它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把股份制和合作制结合起来,农民以"土地入股"委托合作社或企业经营,按股份从土地经营收益中获得一定收益.文章在研究两者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得出两种制度的优缺点,进而对如何发展股份合作制度提出立法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党支部组织力主要体现在内在结构力、导引力、经济力、凝聚力和文化力等方面。德州市农村党支部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过程中集中体现了党支部的组织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组织力。这一成功实践的有益启示是: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是提升农村党支部组织力的原动力,树立"服务"理念、创新活动载体是提升农村党支部组织力的关键,上下联动是提高农村党支部组织力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3.
“村股份合作社是构建和谐社会、给老百姓实惠的定心丸.是保民生、促发展的好政策。”苏州市高新区枫桥街道联港村股份合作社股东代表大会暨2008年股红兑现大会现场上。74岁的时泉南老人拿着粉红色的股红兑现单高兴地说道。据了解.联港村股份合作社2008年的年终股红分配总额达159万元,每股分红达到了55元,在全街道24个村股份合作社中为最高.拥有25.5股的时泉男可以分得1402.5元的股红。  相似文献   

14.
9月5日上午,上海市首家社区股份合作社—莘庄工业区社区股份合作社在闵行区揭牌,7000多名村民将通过入股的方式,公开招聘经营者,建设自己的“新家”。莘庄工业区地域范围内总人口117万,土地面积2.5万亩,下辖6个行政村。自1995年成立以来,按照“城市化、工业化”的路径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老百姓已全部完成“农转非”,  相似文献   

15.
图片新闻     
《中国老区建设》2008,(11):42-43
近年来,通州市刘桥镇积极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合法流转土地,强化规模经营,力促农民增收致富。目前,该镇已合理流转土地面积8000余亩,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10多个;创办农业龙头企业、高效农业示范园20多家。图为刘桥农家女在新引进的企业愉快上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合作经济》2013,(5):I0001-I0001
重庆市云阳县致富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8月,2013年3月更名为云阳县致富中药材种植股份合作社,  相似文献   

17.
帅政 《当代陕西》2007,(9):46-48
编者按: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对此进行深入探索.苏南农村的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村专业合作、富民合作社和劳务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形式,对于积极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苏南成功经验对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我省加快"一村一品"发展步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期我们特转载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苏南农村的股份合作社》一文,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平湖市建立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载体,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流转,为各地探索土地股份化流转提供了借鉴和示范.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平湖市土地股份化流转模式进行了剖析,归纳出五条流转规律,并从可操作性角度对政府如何从政策层面进一步明确流转标准和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中区木渎镇香溪社区金星村于2001年组建了苏州市第一家社区股份合作社,2005年又组建了一家富民置业股份合作社,当地百姓普遍得益,外地慕名而来的考察深受启发,各级领导调研后觉得值得推广。好评如此之多,其闪光点究竟何在?为此,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剖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各国的农业合作社中,日本的农业合作社很有特色,以依托社区建立起来的综合型合作社为主体,同时也有专业型、土地股份型合作社作为有效的补充.与我国相比,两国在农业方面有许多相近或相似之处:农民占有土地规模小、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式生产和经营方式、农民个人的市场应对能力薄弱、以精耕细作为传统的农耕文明理念等等.因此,认真研究和借鉴日本的农业合作社,对于完善我国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建设,更好地推进产业化经营,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