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合作经济》2013,(4):F0002-F0002
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为解决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问题,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提出,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项的重要工作,并正式写入了2007年中央—号文件。“新网工程”实施7年来,在中央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累计扶持资金61.5亿元)。按照“小超市、大连锁”、“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的发展战略,重点围绕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网络建设。通过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连锁化经营。网络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如有关人士所指出,供销社建设的“新网工程”,既是紧系广大农民和供销社干部职工的“心网工程”,也是拉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兴旺工程”,更是事关供销社生存发展的“兴亡工程”。因此,“新网工程”的实施,对于加快供销社的改革发展,加速农村流通现代化,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重点构建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农副产品市场购销、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网络。这一重大工程的提出,顺应了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突出了流通在农村商品生产中的反作用,为长期从事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供销合作社开辟了大有可为的用武之地。充分、深刻认识“新网工程”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充分、深刻认识“新网工程”在供销合作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每个供销社人的首要。  相似文献   

4.
“‘新网工程’建设与供销合作社科学发展”是第八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的主题。众所周知,“新网工程”是促进农村现代流通的大事,是发展农村经济、造福亿万农民的好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事。在“新网工程”建设第一个五年结束之时,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召集系统内外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让我们更加深切、系统地感受到了“新网工程”建设五年来带给我们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渗透于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过程中,还渗透于我国农村的生产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供销合作社,早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服务“三农”的组织,其工作重心必须在基层。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农村流通现状和估价流通网络建设格局,正确把握当前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基本行情,解决好寻求供销合作社重构的现实路径问题,对进一步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强社兴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2006年“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被提出,它是国务院赋予供销合作社的重大责任和重要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迫切需要,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加快发展、服务“三农”的重要着力点,是全系统必须承担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7.
“新网工程”是国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全农村流通网络体系的重要举措。是供销合作社系统负责实施的一项国家级重点工程。在“新网工程”专项资金的有力推动下。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一批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项目工程成为改革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崭新亮点。自2006年“新网工程”实施以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销售总额连年攀升。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对“新网工程”的肯定、重视和支持,既明确地指明了供销合作社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契合点,也表明了“新网工程”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着供销合作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在“新网工程”实施之初,确立能够满足农民现实需求、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又符合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实际、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建设思路,将对“新网工程”建设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主要任务是以改造、提升、整合、优化供销合作社现有经营网络资源和传统经营业务为手段,致力于建立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是重建、巩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基础的重大工程。“新网工程”重点是构建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农副产品市场购销、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网络。  相似文献   

10.
以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为己任的“新网工程”.是当前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问题是:是以构筑网络的形式谋求物流发展.还是根据物流发展的要求去规划网络呢?网络运作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为什么供销合作社必须担当起发展农村第三方物流的责任?“新网工程”的“利润阀门”在哪里?“新网工程”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新网物流”的发展前途如何呢?本文试图分析和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江苏供销合作社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领导下,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机遇,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有了长足的发展。实践证明“新网工程”已成为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支农惠民政策。江苏农业生产连续实现七年增产,农民收入超万元,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在全国推进实施了“农村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购销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即”新网工程”。  相似文献   

13.
自从国务院文件下发以来,“新网工程”就成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系统“四项改造”特别是“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进行多年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是,相对于供销社的传统业务,建设涵盖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流通网络的“新网工程”,要求供销合作社人要全面学习运用包括连锁经营、物流配送、  相似文献   

14.
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的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实施五年多来,已经成为繁荣农村经济、净化农村市场、促进农民就业的一项惠民工程。晋中供销合作社将“新网工程”作为构建城乡商品流通网络,重新树立供销合作社系统服务农民良好形象的总抓手,克难求进,开拓创新,五年工作四年完,提前一年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5.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的“新网工程”,在天津就具体表现为“三进工程”。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进乡镇、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进村庄、农副产品进市场的“三进工程”,是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惠民工程,是加快天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5年6月“三进工程”启动,截至目前已培育农资、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龙头企业16个,建成区域性配送中心17个(农资9个,日用消费品8个),农资连锁经营超市(店)536个,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超市(店)1150个,总经营面积达到52.5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连锁配送率达到60%以上,初步形成了以市农资公司为龙头、区域配送中心为骨干、乡镇农资超市(店)为终端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和以区县城区为中心、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  相似文献   

16.
这次"新网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进行、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扎实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研究探索中国特色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律,动员全系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步伐,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新网工程"建设下的农产品、农资、日用消费品、烟花爆竹和再生资源5大流通网络着手,在建立我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基础上,运用国际上先进的物流理念、物流技术、物流设备和物流管理方法,以循环经济和区域层次物流模型作为主要理论依据,结合绿色环保的理念,以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为依托,优化流通环节,提出了建立农村物资循环流通网络的构想和网络应用各阶段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五届四次理事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供销合作社流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深入探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对于提高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全社会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于2012年3月5日-6日召开了“新网工程——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探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本刊除对会议发言内容做专题报道外,还配发了供销合作社系统在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的一些实践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近日.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发通知.共同推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通知指出,扩大内需重点在农村市场,开拓农村市场重点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商务部门与供销合作社部门要密切合作,积极打造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商务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供销合作社的工作指导,利用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的经营网络优势,推进“万村干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等重点工程和工作:供销合作社立足于自身优势,加快”新网工程”建设.强化综合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发挥合作经济优势 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并实施的“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即“新网工程”被写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使部门工程上升为政府工程。这种提升,体现了四层含义:一是搞好农村现代流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摆上了位置,寄予了厚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