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昌 《财会学习》2015,(11):38-41
一、西方契约思想与诚信 (一)诚信观念在西方社会的演变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从经济交往中论证了信用原则的重要性,在他的一些伦理学著作中写道:"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当双方还保持着他们自己的产品的时候,而不是在已经发生了交换之后,必须把交换的契约归纳成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否则双方中的一方将试图争取优势,以少量换取多量.  相似文献   

2.
蔡昌 《税务研究》2012,(6):68-73
从社会契约角度分析,税收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本文以税收契约的内涵和本质为切入点,把税收契约科学划分为法定税收契约与交易税收契约两大类型,并深入研究两类税收契约的效力及实施机制,以便挖掘税收契约的理论价值,为税收契约的优化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征税费用过高;不同地区间税收征收成本差别较大;征税费用与纳税费用的比例不平衡并经常相互转化;由"寻租"、"设租"导致的税款流失严重。这些现象说明,我国的税收征蚋交易费用还不够合理。建议通过推进征纳系统的信息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征税流程的精细化等有效措施,来实现我国以节约税收征纳交易费用为导向的税收征管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4.
5.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方式。税收对纳税人来说是一种负担,纳税人为最大限度获得利润,会尽可能地减少税收负担,税收筹划正是减轻税收负担、增加税后收益的有效途径。有效税收筹划以“税后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有效税收筹划要求筹划者必须考虑税收筹划对交易各方利益、隐性税收与非税成本。契约理论视角下要求企业必须考虑拟进行的交易对交易各方的税收含义。而税收当局是对企业有税收影响的最重要的契约方。分析契约理论及其在税收筹划中的应用,并以企业与对其有税收影响的最重要的交易方——税收当局的博弈为例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契约理论在税收筹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民营企业和农民贷款难问题,各地在信用担保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相继建立了各种信用担保机构,本文以怀来县农村信用社为例,按时间顺序,从信用担保方式的逐步演变入手,分析各种信用担保方式的优点和缺陷,总结出信用担保的最优选择是建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商会和农户信用担保公司等专业化的信用担保机构,并对信用担保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纳税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纳税信用对企业生产经营、金融融资、发展壮大发挥着巨大作用。为更好帮助企业管好、用好纳税信用,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对贵州纳税人纳税信用管理服务状况开展专项调查分析,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纳税信用管理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通过走访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了解纳税人信用诉求,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探索搭建“纳税信用管家”服务,实现失信风险提前预警、评价扣分及时修复、良好信用充分激励,持续推进精细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9.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是保证会计准则有效执行的制度安排。本文在梳理契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性质为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的联结,并进一步提出了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框架体系: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结合,即被动履行机制与主动履行机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目前我国"营改增"正加速推进,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营业税将趋于消失,地方财政困境将更显窘迫,这将直接引发地方税收体系的改革与重建,包括增设新的地方独享税种,设计新的地方主体税种来填补营业税消失之空白等。同时近些年来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房价一路飚升,目前仍处于非理性价位,被老百姓广为诟病。房产税属于财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税。而现在除上海和重庆试点外,全国实施的是1986年  相似文献   

11.
一、税收筹划的诱因与动因分析(一)税收筹划的诱因1.税收制度的“非中性”和真空地带由于各国经济背景不同、税收法律环境不同,税制的具体规定千差万别。为了实现不同的目标,各国规定了许多差异化政策,比如差别税率、免征额、减免优惠政策等,这使得税收制度呈现出“非中性”的特征,从而企业的经营活动面对税收契约呈现差异化的反应,理性的企业自然会选择符合收益最大化的税收筹划方案,并有意识地事前筹划和安排。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征信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信贷可 获得性的作用机理,并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基本信息、财务信 息、商业信用信息等各类信用信息对中小企业信贷规模和融资成本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 小企业基本信息对信贷可获得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信贷规模影响不显著。企业财务信息、 商业信用信息与贷款可获得性、贷款规模、融资成本支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曹明星 《税务研究》2022,(11):36-42
数字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形态,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和制度路径,启动了主体性、整体性、主动性的社会化大生产,联结了更为广大的消费者,并不断跨时空地挖掘不同主体的信用价值能力。这种以数据要素为基础和核心的新型经济形态,也必然有赖于经济理论的创新解释,才能推动数据要素科学治理在所有、所用、所得各个层面的完善。在税收领域,则需要注意实现数字税收在工业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耦合、数字生产与数字消费的平衡以及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才能理顺数字经济、数据要素、数字税收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助力解决数字经济发展的不规范、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内1999—2014年134家银行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在三种不同的利率水平下,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的运行以及监管政策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下是否对银行的信贷产生挤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利率条件下,我国银行的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存在。(2)对大型银行来说,不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何变化,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不会对银行信贷规模产生限制;对城商银行来说,当货币政策较为宽松时,监管政策趋严不会对信贷产生影响,但当货币政策趋紧时,此时若监管政策也趋紧对银行的信贷时会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3)不管存款利率水平如何变化,监管政策不会对银行信贷产生限制。(4)对大型银行来说,在同一贷款利率水平下,监管趋严会降低信贷规模,对城商银行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启示政策当局应协调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注重银行微观特征,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靖 《会计师》2009,(8):107-108
<正>一、引言随着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度的提高,汇率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内外均衡的历次冲突中都会发现汇率失衡的影子。1994-1995年的内外冲突是汇率制度改革的结果,人民币汇率由5.8元人民币兑1美元一次性贬值到8.7元人民币兑1美元,刺激了外国资本的流入和贸易顺差,持续的双顺差又加  相似文献   

17.
单懿  杨瑞 《征信》2011,(6):23-26
信用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以安徽省为例,探析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效应,研究总结区域信用活动的特征以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从扩大信用活动总量、加强宏观信用管理、提升微观信用管理水平等方面,指出提升安徽省信用活动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以契约理论、控制权理论和权力制衡理论为依据,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分析来探讨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及如何实施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金融发展理论表明,金融发展能促进资本形成,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在我国股市波动的作用影响下,我国金融发展其促进资本形成的功能是否会发生变化?会发生哪些变化?本文利用标准实证增长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基于股市波动条件下的实证分析。文章发现,正常的股市波动更有利于金融发展,促进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而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股市波动则往往会显著的限制金融发展的资本形成,使经济发展遭受损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大批中小企业在财政、金融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税收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融资难问题尤其突出。本文以巢湖市中小企业为例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并从财政金融角度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