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迁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工业化、劳动力转移、建设用地扩张三方面梳理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迁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乡村地区工业化发展以及建设用地扩张使我国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更为复杂,城乡空间相互作用已超越传统城乡关系理论能解释的范围。另外,受全球化及信息化的影响,我国乡村社会经济联系方向更为广阔和多元,生产要素在乡村地区不断发生重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向复杂、分化多元的方向变迁。同时,各地城市化发展模式和水平差异也使得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变迁具有区域差异。因此,基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经验探索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迁规律,提炼不同城市化水平及模式地区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区域差异,以及对大都市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进行跟踪研究,对于拓展人们对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宁波杭州湾新区是一个以转型升级为目标的产业集聚区,也是一个建立在发达产业基础上的国际化新城区。在宁波城市发展布局中被赋予国家统筹协调发展的先行区、长三角亚太国际门户的重要节点区、浙江省现代产业基地、宁波大都市北部综合新城区的定位。近几年,为了响应省市城市化建设发展的要求,杭州湾新区坚持多措并举,在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发展路径,提出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抓手,是实体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红塔集团将智能制造视作做大做强的根本路径,也是其“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下,区域空间结构会有规律地发生三次转型,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农村为主导向以城市为主导的转型,城市化发展由以单个城市为主导向以城市群为主导的转型,城市群发展向同城化的转型。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差异很大,区域空间结构的三次转型在我国发生的时序不同,全国范围、四大地区、不同省区的区域空间结构都有不同的演进规律。"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地应创新城镇化发展道路,推进区域空间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后”的城市,与过去两个世纪工业城市的差异足以使其用全新的内涵来解读,其表征着一系列新兴城市功能和形态.后工业时期的城市在若干方面是工业城市的延续,在演化过程中获得了新的功能和形态.经营性城市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和社会的主要特征;多中心网络化成为其存在的主要形态;其空间结构也表现出扩散的特征即地理空间的蔓延和经济空间的重构.对先行国家工业化后大都市区发展的经验性总结,于我国率先完成工业化区域的城市化发展路径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都市区化已成为城市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城市人口增长和空间扩张是城市集聚经济的重要表现,而城市空间低密度、无序蔓延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桎梏。东京大都市区的发展历程表明,提高城市时空转换能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视角和方式。尤其是大都市区轨道通勤体系的建立,能够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压缩通勤时间距离,提高城市就业可达性,从而拓展城市集聚经济边界。回顾了东京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其"二战"后数十年间的积极转型,认为轨道通勤体系在提高其时空转换能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东京的成功经验也为我国城市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前,新型城市化推进已成为拉动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梅山保税港区等重大功能区块开发建设成效明显,城市轨道交通、跨海跨江大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加快建设大都市区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以大都市区建设为龙头,积极构建宁波都市经济圈,不仅是宁波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由"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齐头并进、交融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出台,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单位——企业,自然成为国家战略实现的执行单元。作为传统企业如何响应宏观政策、如何紧跟智能制造时代步伐,甚至如何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都需作出适合自身特点的转型探索。对于离散型、工业中间品制造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路径是业务数据化、架构中台化、数据业务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和数字中国,持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必经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规划、设计与实施,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制造业企业普遍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WF集团的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为例,详述了其数智化转型的规划与实施,以供相关行业企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大都市区政府之间的合作是实现大都市区有效治理的必然要求。宁镇扬同城化是宁镇扬大都市区政府合作的重要路径探索,但是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轨迹背后却存在着严重的制度藩篱,其本质体现在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因此,从博弈论视角探究宁镇扬大都市区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合作阻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建立地方政府合作博弈模型,能够促进相关构建跨区域的城市协调机制,进而实现宁镇扬大都市区区域的利益协调与合作,促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化的度量与发展取向——基于DEA的城市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是适应大工业生产的结果,适度规模由工业化所需劳动人口决定.中国内部存在多重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因不同工业化水平和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应设立城市化比例指标,使其反映适度城市化水平时不受工业化水平高低影响;建立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的CCR城市化度量模型,根据地区数据进行绩效评估,寻找适宜的城市化参照标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城市化层次发展战略,即按照实际工业化水平选择适宜参照标准,制定地区城市化发展具体目标和政策,避免不必要的指标追赶.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必须遵循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立足于强化城市化发展质量 ,突出城市化发展重点 ,提高城市化发展效率。在城市化模式的抉择上 ,着眼于建立和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依据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采取“强头、壮腰、固尾”的发展对策。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关键在于实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同推进 ,尤其是协调生产力布局与城镇布局的关系 ,将城市与区域的产业发展整合起来 ,在提升产业结构中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就必须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 ,特别是消除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制度性障碍 ,为促进各项要素的合理流动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内质性规律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不是从城市产生之时开始的,而是伴随着工业化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虽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它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而内质性规律是城市化过程中所遵循的重要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城市化的方向、规模和速度,决定了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发展演变路径,从而决定了城市化的现实轨迹.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对推动城市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夯实工业基础、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优化产业结构,突出支柱产业;注重品牌培育,推进技术创新;快速推进园区建设,不断拓展工业平台;着力融资平台建设,全面完善配套服务,力争在投融资体制上的突破;落实"支、帮、促"责任,完善服务功能,为工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既有研究普遍认为新疆的城镇化发展滞后,而通过考察新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发现,新疆城镇化发展存在某种程度的"超前性",即新疆城镇化快于新疆工业化。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二:第一,新疆行政区划调整使得新疆新建城市数量大幅增加,从而带来城镇化率的上升;第二,新疆工业结构过分偏重重工业的结构失衡使得工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从而导致新疆城镇化水平的"超前性"。未来新疆城镇发展要特别注意通过调整轻重工业结构推进新疆工业的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新疆城镇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何峡峰 《价值工程》2014,(13):254-25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如何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以应对计算机普及带来的压力,走出计算机类专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小的困境,已经变成高职院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按照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辨证关系,我国应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但是,我国目前实行的的市管县体制制约着新型城市化的发展;因此,应通过改革市管县体制来保障我国新型城市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18.
县域城镇化问题的特异性与发展思路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城镇化是中国县域现代化建设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县域城镇化是伴随着县域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发生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本文在对县域城镇化的概念界定和现状分析之后,探讨了县域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并选择重庆市有代表性的区、市(县级市)、县进行县域城镇化问题的实证分析,最后从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土地合理流转机制、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作了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镇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后这种滞后现象趋于缩小,2003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最为协调,但自2003年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又有逐步增大趋势;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区际差异性,要求在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政策,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始于晚清时期,经历了三个持续的发展阶段.通过对三个阶段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晚清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特殊关系,阐释了由晚清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晚清城市化的特点.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把握和理解中国国情并进而解决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