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具体表现,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得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实质重于形式的运用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使企业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决策者作出正确决策提供真实、完整、可靠的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3.
《会计师》2017,(1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指的是某些交易或事项的实质相对于法律表现形式更加重要。实质主要涉及了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主要涉及了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周虹 《广东财政》2002,(1):39-40
新会计制度在实体内容方面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新增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重于它们的法律形式,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财政部制定的,于2001年起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首次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规定为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该原则的内涵和外延对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都有较深刻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里所讲的形式是指法律形式,实质是指经济实质。“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因为会计核算的目的是真实、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但…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法律形式无法真实的反应企业的经济实质和现实,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是解决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途径,确保会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分析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内涵,主要探讨了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会计计量和会计要素确认方面在实务会计中的应用,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8.
在会计实务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该原则能有效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准确完整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在会计实务中运用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作用,企业应该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本文分析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意义和体现,概括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会计师》2015,(18)
会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较好的实现企业的核算与监督。会计八大质量要求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会计人员提出的要求是他们应该更多关注经济业务的实质(而非法律关系中的形式),编制出可信程度更高的报告信息,从而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客观真实,具备更高质量价值的信息,以利于进一步加强我国企业管理,为企业提供更高的经济效益,以便对我国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本文通过对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原则的提出,分析了这一原则在会计核算方面是如何运用的,然后根据它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指明其几点重要意义。最后根据现实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现象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刚 《上海会计》2003,(3):56-57
一、正确理解“实质重于形式”原则1993年国家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十二条会计的一般原则,它是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和“明晰性”等六项原则;会计政策中关于确认和计量的“权责发生制”、“配比”、“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四项原则;具有修正和补充性质的“谨慎”、“充分披露和重要性”两项原则。这次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除了体现以上会计的一般原则之外,在第十一条第二款会计核算基本…  相似文献   

11.
12.
13.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企业会计制度》新提出的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已客观存在于财务会计的实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之中。明确其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体现,有利于把握原则的内涵,进一步运用该原则规范会计实务操作。  相似文献   

14.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应用广泛。本文就该原则产生的原因、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浅议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1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首次正式提出“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原则,这是继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十二项会计核算原则后新增加的,它对规范单位会计行为标准,从事会计工作管理具有指导意义。但事实上,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会计惯例,在以往的会计实务工作中,该原则是会计人员在处理具体交易或事项时经常不自觉地运用的原则,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就是一例。它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则之一。笔者拟就这一原则发表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一、 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原则出台的历史背景1. …  相似文献   

16.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原则,旨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增强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的真实可靠性。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人员不恰当的理解和运用,往往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一是以“形式”掩盖“实质”,仅仅按照“法律形式”和交易或事项的外在表现来处理会计业务,或,因受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的限制,在实际运用时所抓住的“实质”往往并非实质而仍然只是“形式”。二是没有正确认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补充、修正作用的地位,超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使用范围,或受利益驱动歪曲使用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7.
连建枝 《会计师》2011,(1):17-18
<正>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之一,主要体现在资产定义中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自建固定资产、商品销售收入等会计核算中,它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能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会计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会计制度的建设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引入实质重于形式这一条会计原则,一方面可以弥补我国会计理论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并强调了其重要地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具体而言,交易或事项的实质不总是与其外在的法律形式相一致的,当交易或事项的实质与其法律形式不一致时,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其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