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推进沿江城市信息网络建设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乌家培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协调会的信息专题组根据“抓专题,促联合”的原则,两年多来做了大量工作。据悉,1994年11月以来,沪、宁、汉、渝四市的电子计算机信息联网已成功,目前人网的用户有500余家,连接了长江流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区域经济格局对揭示经济发展空间演变机制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为例,通过定量刻画其济格局时空分异特征,明确河南省经济格局的发展态势和演化特征,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GIS空间分析和AHP方法,通过建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5年河南省的统计年鉴数据评价其经济格局分异特征。[结果](1)总体上,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但经济增速逐年放缓。(2)河南省经济空间格局先后经历了“八”字形、“一”字形演变特征,并逐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十”字形经济空间格局。(3)全省中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数量增多,各地市经济发展的差异逐步缩小。[结论]河南省经济内部差异呈下降趋势,全域经济带动效益开始显现,应强化城市辐射效应,并加强对更小尺度经济格局演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未来3-5年,奉贤将按照“贯穿一条主线、实施二大战略、推进三个转化、实现四大目标”的基本思路,抓住机遇,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南方农村》2004,(2):53-53
中国社会科学院3月2日在京首发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2》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不断发展和演化,目前已经或正在形成九大经济区域和九大都市区。九大经济区域是:华南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广东、海南、广西、湖南南部和江西西部;长江下游地区,以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为中心,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的部分地区;华北地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及内蒙古的中西部;东北地区,以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为中心,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以济南、青岛为中心…  相似文献   

5.
泛长三角边界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霞 《中国改革》2007,(10):41-43
提起长三角,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江、浙、沪,而根据官方的定义,长三角实际上是指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界定的16个会员城市,即上海、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台州、南京、镇江、无锡、苏州、常州、南通、泰州、扬州。相对于官方的界定,学界往往把江、浙、沪统称为泛长三角。新世纪以来,随着该地区城市群的崛起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剧,许多16城市外的城市都在积极争取能够进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这其中也包括安徽和江西的部分城市。  相似文献   

6.
江苏“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战略实施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超常规发展,必须在借助省、市帮扶的同时,努力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彻底打破旧的思维方式和运行模式,全面引入市场机制,提高经济行动的速度和效益。  相似文献   

7.
沪港合作迈向二十一世纪香港工商专业联会会长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一)从1994年9月在香港召开的“迈向二十一世纪沪港经济合作会议”到现在已一年多了。在那次会议上,徐匡迪市长提出:“沪港两地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未来世界经济、整个战略格局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建设逐步与国际接轨。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示精神,及我国“十五”计划纲要制定的“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积极引导和调动各方资源、市场优势,完善区域性经济结构,以提高我国区域经济、企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面对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挑战和机遇,世界各国和地区、各主要城市、跨国公司都在积极研究战略、战术和对策,以期在新世纪全球竞争格局中,夺得最有利的竞争地位。而企业集团的发展将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区域经济差异内涵出发,构建了由18个指标组成的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及加法合成模型,对山东省17个区域的经济差异进行了定量评价比较,得出了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结论;从如何完善多层次的区域城市网络体系,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如何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如何促进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共同发展等3个方而,提出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重庆市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下的主城都市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扩展强度模型和修正后的经济引力模型,研究重庆都市圈内各城区的空间联系强度,构建空间网络模型,分析重庆都市圈空间联系紧密程度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重庆都市圈内各城区整体联系较弱,空间联系较好的城区主要集中在重庆都市圈西部。(2)涪陵区、长寿区是重庆都市圈中除中心城区外双向联系最强区域和城区都市圈东部唯一联系较好区域,加快推进“涪陵-长寿”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对于避免因重庆向西发展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而导致东部区域发展不协调起着平衡作用。(3)根据重庆都市圈地理情况以及各城区空间联系情况,将重庆都市圈划分为主城发展区、渝东南发展区、渝西南发展区、东部发展区4个区域。通过“以点带轴,连片成区”的方式深化各区域内部合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找准发展定位,产业互补,实现重庆都市圈整体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弹金琅踏。” 穿过都市的“钢筋水泥”,避过城市的喧嚣烦扰,记者近日造访了位于上海川沙的沪渝农庄,在细细欣赏田园风光、品味葡萄美味的同时,也亲身感受着成功农业投资者的“创业经”。  相似文献   

12.
深入分析当前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现状,剖析林区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林区今后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发挥林区特有的“四大优势”,大力发展森林经营、林下经济、生态旅游三大产业,构建“三足鼎立”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13.
一、区域经济之路。按地域特点和需求,发展某一产业或产品,形成“一产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14.
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及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往往反映了区域整体的发展水平,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推动地域;选取2006年全国、长江经济带以及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进行数理分析,找出长江经济带及5个中心城市现阶段发展状况和差距,提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在整体上应以适当协调为主旨,着重壮大中部"武汉城市圈"和西部"渝蓉经济圈"两个增长极的实力,以此带动我国中、西部发展和城乡统筹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区域经济协作.发挥虹口区对北片服务功能充分认识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划不变.分片合作,增强功能,协调发展”的城市管理新机制这一战略性决策对今后各区发展的重大意义和长远影响。充分发挥和挖掘虹口对周边区的商业服务、工业贸易服务、交通服务、社会事业服务的作用和潜力,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积极探索市区、区区经济联合的新途径和新形式。加强北片的区域经济协作。1996年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1、贯彻市委、市府关于北片的调研意见。根据北片调研反馈意见,从整个北片出发,站在…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中国东部经济 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该地区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以苏州、杭州、无锡、南京、宁波等15个城市为主的经济网络,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创造的GDP已占全国GDP总量的16%-17%。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三产业的比例逐年上升,己经趋向形成三、二、一格局。但是,由于该地区缺乏整体的调整和平衡,出现了很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无序竞争等问题,阻碍了该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目前中央号召东部帮助两部脱贫致富的情形之下,如何充分利用东部资…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18%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相互联系十分密切。近年来,推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已形成共识,并建立了三省市高层领导的沟通机制。 农业是“长三角”最有条件率先实现一体化的。在“长三角”地区,农业在经济中比重  相似文献   

18.
一、创建世界级城市, 成为全球资源的配置中心 在“八五”强调产业结构合理化、“九五”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基础上.2001年上海市政府提出要把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作为“十五”发展的主线,力争使上海成为国内外经济规模大、产业能级高、资源配置能力强的城市,并把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好地发挥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枢纽作用列为了“十五”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指导方针。同年,  相似文献   

19.
走向大扶贫     
区域政策、行业政策、社会政策都在努力向“三农”倾斜,不同渠道进入贫困地区的资金明显增加。相对于过去主要依靠经济增长拉动和专项扶贫计划推动的局面,一个“大扶贫”的工作格局正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 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没有发展,就谈不上科学发展观。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一要抢抓机遇谋发展。我县必须增强机遇意识,不断提高把握机遇的能力,按照“果畜富民、工业强县、旅游活商、强基兴市”的发展思路,实施结构调整,招商引资、项目带动、科教兴礼四大战略和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重点,精心准备,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要制定“十一五”规划,我们的一切努力包括未来的五年、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