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极化是旅游经济增长以不同强度和非均衡状态出现在一些增长点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地方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过程.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广深珠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客源中心、旅游接待中心、旅游创汇中心之一.三地旅游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旅游产业创新能力强,有实力强大的旅游产业综合体,具有宽广的销售市场,已经出现了港、澳、广、深、珠五个旅游极化中心,并且产生了对周边地区的极化辐射作用和扩散效应,对广东旅游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和泛珠三角旅游合作日益成熟的新形势下,广东需要发挥资源、地域、资金、人才等优势,以应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旅游业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在我国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此时,各个旅游产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方式。由此可见,旅游产业的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才会不断发展出更多旅游产业,而在旅游产业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才会使当地的经济发展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旅游产业与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的。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的相互结合对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以及影响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为今后对旅游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配合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支柱产业视角下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的确立,将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从战略性支柱产业内涵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未来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要转变产业功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延伸产业链旅游、强化区域和区际旅游经济合作、组建旅游产业集团以及强化旅游管理。  相似文献   

4.
旅游是一种具有重大经济与文化意义的活动,它的产生和发展紧随社会前进的步伐。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节假日外出旅游成为时尚。目前,旅游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在我国的很多地区,旅游业已成为增加经济收入、改善产业结构、提高人们的现代意识、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加上历史文化悠久,孕育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因此发展旅游业必将带动新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省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对构建可持续的旅游产业和健康的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关系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耦合协调度函数构建了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与评价体系,并以此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处于“东高西低”的“两极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6.
城市商业银行区域发展的两大任务分别是促进增长圈的“极化”与推动发展极的“扩散”。城市商业银行打造区域增长圈应进行区位选择、产业选择与客户选择。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是在经济区域内组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同经济区域内的城市商业银行之间要加强联合;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应进行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7.
近十几年来,旅游业因其广泛的产业关联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备受重视.全国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确立了旅游业在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地位,旅游业被视为新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优先发展产业、新经济增长点.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当下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中原崛起的重要契机.将旅游资源开发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结合,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无疑会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良好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及其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根本目的,提出“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福利效应”的这一研究主题,并深入分析了该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从正反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外、国内相关学者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福利效应的研究脉络及其最新研究成果;从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福利效应的产生机理、CGE评价模型构建、社会福利效应实证测算、提升对策四个方面提出该研究的基本框架;从旅游产业发展规模与社会福利的协调性、区域差异性及其制度与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业生态网络是一种基于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生态技术和网络组织理论的共生系统和网络化经济组织。旅游产业生态网络演化的3个基本要素是经济、环境和技术,可以产生生态、规模经济和扩散三大效应。旅游产业生态网络演化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外部动力系统和内部动力系统,内外动力系统在物质和利益的基础上共同推动旅游产业生态网络的形成。旅游产业生态网络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进作用,完善相应的旅游环境政策,加强生态技术创新和提高网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赵祥 《产业经济研究》2013,(2):10-20,64
产业的集聚和扩散是区域发展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二者的大小又要受到行业关联效应和要素结构的影响。由于关联效应和要素结构不同,不同类型产业表现出不同的扩散特征:关联度低、劳动密集度低的产业扩散倾向不强,多在经济条件类似的地区之间扩散;关联度高、劳动密集度低的产业地区粘性最强,核心企业一般不会改变生产区位,通常会发生配套企业向周边邻近地区转移的的空间连续性扩散;关联度高、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扩散具有一定的倾向,核心企业可能会迁移,并引起配套企业集体向要素成本较低的地区扩散;关联度低、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扩散倾向最强,区位迁移通常会跨越较大的空间维度。各级政府在制定促进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不同产业的扩散特征,增加区域政策工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系统回顾滇西6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各旅游地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同时对其旅游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予以了剖析。文章认为滇西旅游产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优化区域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好区域间旅游竞争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2.
技术扩散与区域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技术扩散是创新技术在空间上的流动和转移,企业的空间集聚为其提供了扩散源的支撑。当差异性个体带有群体互动特征的经济行为时,它们的集聚效应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把国家目标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产业集群互动提升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当前全球五大城市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选择。本文从技术扩散角度入手,通过对运作模式、主体与载体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五点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发展旅游业对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作用旅游业是一门综合性强、关联度广的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改善当地投资环境、扩大地方知名度、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发展旅游业对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作用可概括于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 ,旅游业是一个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旅游经济包括了食宿、交通、购物、邮电通讯、景观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建设、旅游宣传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 ,是一个高度综合又高度开放的社会经济大系统。大力发展旅游业 ,可以大大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还是高度开放的国际化产业…  相似文献   

14.
选取广西北海市涠洲岛作为案伊j地,探讨旅游开发与当地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在对案例地进行同卷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目的地居民财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从而对涠洲岛旅游开发产生的区域文化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将旅游收入、收入分配引进福利函数,构建旅游产业、收入分配、社会福利影响的一般均衡模型,对旅游业发展、收入分配失衡的社会福利影响进行理论分析显示: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经济增长存在正面影响,增加其社会福利,但对其收入分配失衡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间接地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社会福利产生负面影响。基于四大世界双重遗产地、张家界等旅游区的实证资料验证了该内在影响的存在性,该研究为不同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制定提供理论与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产业创新全球化条件下,不同的行业或领域,有以用户为创新源,有以原料供应商为创新源,有的行业或领域以制造商为创新源。从区域层面研究创新系统的重要意义在于。不同区域的规范和非正式惯例对企业行为以及企业合作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会影响产业创新。产品质量创新模型与产品多样性创新模型是互为补充的,二者都认为,当资源基础越大,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投入越有生产力,经济决策者越有耐心,社会对创新产品评价越高时,经济增长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产业的集聚和扩散是区域发展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二者的大小又要受到行业关联效应和要素结构的影响。由于关联效应和要素结构不同,不同类型产业表现出不同的扩散特征:关联效应低、劳动密集度低的产业扩散倾向不强,产业扩散大多发生在经济条件类似的地区之间;关联效应高、劳动密集度低的产业地区粘性最强,通常发生低端工序转移式扩散,并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连续性;关联效应高、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扩散较多表现为产业链的整体迁移,通常会跨越一定的空间维度;关联效应低、劳动密集度高产业的扩散倾向最强,且具有较强的空间跳跃性,最有可能发生跨省区的产业迁移。各级政府在制定促进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不同产业的扩散特征,增加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世博效应下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婷  刘建刚 《全国商情》2010,(11):13-14
2010世博会在上海的召开,对于上海本地和周边相应区域的影响巨大,特别是对旅游企业的发展和促进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利用一体化理论以及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分析和探讨世博效应下长三角地区各经济区域间旅游产业的融合共享与利益竞争,并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业的现状,提出将来本行业和具体企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全域旅游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全要素、全产业、全部门、全时空的全方位联动,不仅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有利于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本文以旅游经济、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山西省平遥县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理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通过实施"旅游+"产业融合战略,可以提升城镇就业和公共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滨海旅游产业是我国海洋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产业,对促进福建省海洋经济、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SWOT法,深入分析了福建省发展滨海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并提出福建省发展滨海旅游产业应加强资源保护,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深挖产品内涵,构建丰富的产品体系;整合特色资源,加强区域旅游合作;重视滨海旅游人才培养,建立专业化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