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 ,尽管作为权利主体的国家与作为义务主体的纳税人的地位不对等 ,但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仍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 ,是平等的。从全社会角度看 ,税收作为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费用 ,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从具体税收法律关系看 ,征税机关的权利是纳税人的义务 ,征税机关的义务是纳税人的权利。我国当前完善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重点是保护纳税人权益。应在更新税收观念的基础上 ,从制定税法充分反映纳税人和公民意见、落实税法规定的纳税人权利和切实保证税收科学有效使用等方面强化国家义务 ,保护纳税人权益  相似文献   

2.
权利与权力共同作为民主社会国家中的一个主题,是法治化的必然选择.纳税人不仅是纳税的义务人,也是纳税的权利人,相应的,征税人是以权力的主体存在.在我国纳税人的权利和征税人的权力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之处,构建一种纳税人的权利与征税人权力的均衡已成为了我国构建和完善税法体系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权利与权力共同作为民主社会国家中的一个主题,是法治化的必然选择。纳税人不仅是纳税的义务人,也是纳税的权利人,相应的,征税人是以权力的主体存在。在我国纳税人的权利和征税人的权力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之处,构建一种纳税人的权利与征税人权力的均衡已成为了我国构建和完善税法体系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诚信原则本是私法中的"帝王条款",随着公私法的交融,作为公法之一的税法不可避免地引入诚信原则。它既是对税收法定原则的有益和必要补充,又是对纳税人信赖利益进行法律保护的需要。不仅要求纳税义务人诚实依法纳税,而且要求行政机关在征税过程中要依法善意行使权利,保障实现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合理预期。  相似文献   

5.
当前,对纳税人权利的建设和保护应从思想观念和制度建设两方面着手.在思想观念上应重塑税收、税法理念,用崭新的视野认识税收的交换特征和征纳关系法律地位平等性.使征税主体充分重视和尊重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自身也要树立权利意识,提高纳税自觉性.在制度层面上,首先,应将税收和纳税人权利上升为《宪法》规范;其次,要制定并完善纳税人权利基本法,规范税收立法权,明确界定行政主体的税收立法权问题;第三,国家应协助纳税人实现其权利,为纳税人权利实现创造环境,其中主要是改善与纳税人联系最直接的征管机制,使征管由原来的监督打击型变为管理服务型,让纳税人的权利在征纳活动中得到充分尊重和落实.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人们容易对税收保全制度和强制执行制度的认识产生混淆,影响税收执法的严肃性。税收保全制度和强制执行制度在执行主体、内容、程序、前提、制约责任等方面有共同之处;同时两在适用的时间、对象、范围、所有权、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区别。对此进行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征税机关和纳税人都明白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促使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纳税人依法纳税,维护税法的尊严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税款及时、足额上缴入库。  相似文献   

7.
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各自严格履行法律义务,充分行使而不滥用法律权利,才能实现法律主体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是税务机关、纳税人以及全社会的共同愿望,需要双方及全社会的努力。但作为行使征税权的税务机关,首先应借鉴帕累托改进,依法合理行使征税权力,尊重纳税人的合法权利,致力于通过自身的努力,改进征纳双方的总体境况,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一贯重视纳税人权利问题,在税法中把征纳双方平等的权利与义务作为重要的内容予以规定。与国外相比,我国纳税人权利不论从法律规定还是贯彻落实上都存在一些不足,纳税人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通过分析中外纳税人权利地位现状,提出尊重纳税人权利,提高纳税人地位的可能措施。  相似文献   

9.
税收规避与私法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规避是税法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是纳税人利用私法赋予的选择空间进行违背税法宗旨的规避行为,因此要对其进行治理必然涉及到私法与税法两个方面的限制.私法与公法有着性质上的区别,但在税收这一问题上,两者又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私法行为是税收行为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特别是私法中的虚伪行为,其表现形式与税收规避有着相似之处,将之与税收规避进行比较分析,探求私法与公法在法理上的共同点,有利于为我们对治理税收规避进行合理、合法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面对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不力的现状,有学者提出应当引入日本学者北野弘久"纳税人基本权"理论。纳税人基本权理论强调从税收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分析问题,本质上是公民基本权利在税法领域的具体映射;其具有提升纳税人权利位阶、将纳税人权利体系化和强调税款支出环节纳税人保护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我国尚不是实质意义上的"税收国家",《宪法》对税款用途的规定比较模糊,税法制度在主体层面形成"负税人—纳税人"的二元结构,纳税人诉讼在现行制度语境中也缺乏适用空间。因此,我国不宜将"纳税人基本权"作为税法建制的逻辑起点,而应当通过预算监督、税收救济等相关制度的完善,推动纳税人权利保护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1.
关于税权及其划分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权作为分税制体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中央和地方政权机关各自拥有的税收立法、税收行政和税收司法诸方面的权力,而税权划分是税权在相关国家政权机关之间的分割与配置.税权划分有利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有利于依法征税和依法行政.我国目前税权在纵向分配上属集权模式,在横向分配上属分享模式,税权划分的焦点问题是集权与分权关系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在简要讨论马克思所提出的公有制和我们对于公有制的认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的讨论认为。生产资料的全面国有化不符合我国的实际要求。特别讨论了当代国家的经济控制力问题,提出了相对于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资料的有形控制而言。国家的经济控制力已转变为一种对于“无形资产”的控制的全新的观点。正因为这样,公有制不应拘泥于国有企业这种组织形式。而应该是在土地的国有化和对于纳税权和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权等“无形资产”的全面占有的基础上,以此为指导,完成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造。  相似文献   

13.
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的效应分析及完善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至2000元,通过分析免征额提高对纳税人税负、征税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使免征额更合理的因素,指出除了调整免征额之外,还需要对征税模式、税率设计、征管手段等进行改进才能更好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信息管税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流程再造的理论视角,分析了流程再造理论运用于信息管税的可行性,并就如何在扬弃中寻求发展,因地制宜地运用于我国信息管税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税收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的虚拟化、数字化、无纸化等特点给现行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都带来一定的冲击,本文以税法基本原则在电子商务税收领域的适用与发展为研究起点,结合我国税制结构,探讨了电子商务所得税法之常设机构原则和所得分类的内涵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税收领域增值税法、营业税法、税收征管法之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判断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不能脱离政府收入水平孤立研究,而且小口径宏观税负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国家.评价税负的轻重必须联系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及政府为纳税人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进行考查.未来5~10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合理区间的确定受制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财政职能的转变和民生财政的构建以及能否正...  相似文献   

17.
分税制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制度创新,它对于完善我国的财税体制、规范政府间的分配秩序以及提高中央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通过左右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以及支出偏好而对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产生影响。通过测算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支出的变异系数和均等化系数来分析各省市由于分税制带来的财政能力不均等所导致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差异及其原因。建议通过采取改善我国转移支付体系、重新划分共享税与中央税和加强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设等措施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8.
纳税遵从是税收征管的一个基本评价指标.促进纳税遵从不能单方面强调税收的强制性,应从纳税人角度出发,宣扬纳税人权利、形成纳税人与税务机关间的良性信用互动关系、规范发展税收筹划来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促进纳税遵从.  相似文献   

19.
论依法治税     
依法治税是现代法制社会税收工作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依法治税实践中立法、执法、司法各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尽快健全税收法律体系,强化税收执法,建立税务司法保障体系。全面加快税收法制化进程,以真正实现依法治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人产权制度已经逐渐形成。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也要求对私人产权给予保护。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迅猛增长,政府税权的扩张势必会损害私人产权。因此,对当前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的宪法背景应当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