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农业产业化阶段。农业产业化把被计划经济割裂的内在联系重新连接起来,形成了集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和农业、工业、商业,生产、供应、销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一体的涵盖农业扩大再生产全过程的产业链条。通过扩大农产品生产的外延,  相似文献   

2.
3.
一、农民增收呼唤农业合作经济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经营的方式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改革开放前,农村实行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一大二公”人民公社的基本经济制度,压抑了广大  相似文献   

4.
杨金基 《南方经济》2001,142(7):36-39
本文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的涵义,功能和作用,以及农业产业的的主要类型和组织形式,如何何实现产业化,实现农业产业化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制度是人们交换活动和发生联系的行为准则 ,它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选择和决定 ,反过来又规定着人们的行为。几乎任何一种特定类型的社会活动都有其制度安排或制度结构。制度变革的主要动因与目标是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绩效的不断提高奠定基础 ,提供动力。这可以用经济学原理加以解释。一方面 ,任何一种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都具有多种功能 ,可以发挥多种作用 ,使人们从中获得某种利益和好处 ;另一方面 ,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运行和维护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和费用。因此 ,任何一项制度安排和制度选择都不是随意决定的 ,而是人们依据成本收益分析进…  相似文献   

6.
吴德慧 《特区经济》2010,(2):103-105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关于农业合作社的思想:土地公有,坚持自愿原则、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国家帮助、形式多样、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以对农民个人利益的关心为基础等,对当代中国在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李旭平 《魅力中国》2011,(10):381-38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对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趋势作了理论上的阐述.特别是对我国农业管理体制的弊端和改革方向等作了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合作经济的大跨步发展,为推动农村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中国农村.21世纪将是合作经济组织大放异彩的世纪。胡锦涛在河南省考察合作社时指出,经实践证明,在坚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经济,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据悉,截至目前,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0万家。实有入社农户达到4600多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8.6%。实践表明,凡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好的地方,基本上都出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农民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胡琦 《北方经济》2009,(14):11-11
本文简要研究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思想的确立过程,其创新之处在于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在转型时期不同的土地政策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从分田到户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但“谁来养活中国”这个话题的提出又重新给我们以警醒。在全球粮食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应该重新认识中国的涉农政策,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农业集约化生产,采取措施,全面预防、应时粮食危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边际效用急剧递减.已呈现出许多问题.如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阻碍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等.土地经营问题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经营道路.发人深思。国内外不少学者提出“规模经营”的概念.本文分析了不同时期的农业规模经营模式.并提出了选择农业规模经营模式的原则。同时.借鉴德国农业规模经营的经验启示.给出我国施行规模经营的一些具体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84年初,嘉定徐行镇的徐行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的热情。当时,由于农户家庭收入的单一化和“纯农化”,农民对承包田的希冀,不仅是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和满足自身消费的需要,而且视种田为家庭致富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是至此以后中国进入了小农经济时期.土地是小规模种植.经济实体大多也是小打小闹,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之后.小农经济的发展几乎陷入困境.如何实现“三农”的突破性发展成了摆在农民面前的一个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合作社的出现就成了突破小农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詹武 《山东经济》1997,(5):10-13,24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指出: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开得好,好就好在肯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农村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基本政策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只要坚持这一条,中国的农村就大有希望。这是十分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一、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的关系 (一)农业信息化是市场化农业的客观要求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农业.当市场化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产生发展信息化的迫切要求。我国农业经济的主体是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的“超小型”农户经济.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龙头企业和各种一体化组织.把小农户与大市场联结在一起.按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环节。  相似文献   

17.
赵诺刘照峰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3,(收录汇总):147-164
调整农业生产责任制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具有突破意义的大事。山东省委改革起初对责任制限制较严,但部分改变了运动式管理的思路。1979年秋季后,山东省委根据中央方针变化做出调整,默认贫困地区“分地”做法,避开包产到户争议,抓住“生产责任制”这个政策交集,允许各地市选择不同形式的责任制。其间,山东省委对中央政策采取跟从态度,在农村改革上表态不多,继续让各地市在生产责任制上“因地制宜”,在具体增产增收问题上予以支持,取得较好实效,但未充分回应干部群众呼声。直至中央态度明确,山东省委开始积极推广以包产、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1982年下半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山东省内迅速扩展,至1983年春实现整体转轨。山东省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是农村改革进程中中央与地方双向互动的生动例证,也是此时期改革常态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小农经营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过于分散狭小的耕地面积规模已成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在新时期实现农业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仍是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台湾在小农经济结构基础上推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项新兴产业、高效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济宁市是农业大市,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新品种新技术得到较好地推广应用,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文化氛围浓厚,市场环境良好,为发展济宁市生态旅游农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先搞试点,逐步推广的方式,建立集自然资源、文化遗产、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生态旅游农业.  相似文献   

20.
股份合作制是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发展,是农村土地产权制的一个成果,使农民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的权利得到了较为明确的体现.它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把股份制和合作制结合起来,农民以"土地入股"委托合作社或企业经营,按股份从土地经营收益中获得一定收益.文章在研究两者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得出两种制度的优缺点,进而对如何发展股份合作制度提出立法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