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黑龙江省在养老地产、 养老旅游、 养老服务业等方面投资发展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发展.鼓励引导养老地产健康发展,打造黑龙江省城市养老服务综合体;大力发展黑龙江省养老旅游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升级;"互联网+养老",实现黑龙江省养老服务产业的优化升级;加强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超 《发展》2014,(3):24-25
正2013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亿人,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基本国情之一。预计2050年,中国养老市场的需求有望突破17万亿,庞大的老年人口以及巨大的服务需求都昭示着老龄产业进入重要历史机遇期。作为中国养老地产的领军者,保利地产以全产业链介入,构建"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管理模型,关注传统文化、心理、生理需求的"三位一体"养老模式,树立了中国养老地产的先行标杆。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分析目前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再从养老目标、服务主体和服务内容等方面入手,构建"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最后以南京市3家养老机构、3个社区和家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迫在眉睫.政策层面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居家养老将占90%,这为养老地产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本文从养老地产运营入手,借鉴台湾养老地产运营模式及经验,提出建立BOT运行框架,将政府、开发商、养老地产专业服务机构、保险机构等多个主体纳入到框架体系下,以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养老事业发展贡献各自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产业融合为研究视角,从养老服务业和房地产业融合的角度认为养老地产是养老服务业与房地产业融合。在此基础上分析南宁市养老地产的动力机制,即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力,政策引导为拉动力,房地产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形成供应整合推动力。最后,分析养老地产发展模式,重点围绕土地供应及获取模式、产业融资模式和产业经营模式三个关键维度展开,在此基础上提出南宁市养老地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产业地产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产业、资源、数据"为核心的三要素将成为竞争制胜的不二法门,从开发到运营,从增量到存量,从载体到服务,大势所趋,行业也将呈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7.
2014年,烟台市认真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9条线集中研究出台了健康服务等32个产业行业发展规划,全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第一条线,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养老产业、社区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康服务业,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将烟台打造成辐射东北亚的区域性国际健康服务名城。养老产业,到2020年。完成“4211”养老产业工程,把烟台建成全国一流的养老服务典范城市。  相似文献   

8.
如何让老年人幸福地度过晚年,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现阶段河南省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存在服务主体单一,服务内容不全,服务质量较低等问题。文章从日常生活、医疗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三个方面来研究河南省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提出由政府、企业、社会合力推进完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当下主流养老模式的深入分析,提出养老地产以社区养老为依托开发全龄宜居社区的构想。倡导在对老年人"精神养老"方面:通过建立社区"多代屋",来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对老年人医疗服务方面:通过建立社区医疗机构与地方医院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从而做到"医养结合";其次,突出强调社区应完善公共服务建设,从而在社区内形成"三位一体"的老年"护联网"系统,使老年人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10.
姜睿  苏舟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2):44-48
养老养生地产作为养老地产与养生地产的交集和结合体,复合了房地产开发、养老养生服务、商业地产运营和金融创新等属性,比养老地产和养生地产有着更为光明的产业前景。由于依赖于特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及与目标消费人群的结合,我国养老养生地产可能存在一定的区域性竞争,因而需要科学合理和相对明晰的商业开发策略。针对养老养生地产这一独立业态的发展特征,文章从需求开发、产品线设计、商业模式、战略合作伙伴选择等角度对其未来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农村独居老人是我国农村人口中的弱势群体,其养老面临诸多困境。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以那坡镇农村独居老人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群体在养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那坡镇农村独居老人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经济保障程度低、医疗健康服务滞后、日常照顾护理水平低、精神情感慰藉缺失。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可以福利多元主义为切入点,从政府、家庭、市场以及社会组织四个主体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外地资讯     
《宁波通讯》2014,(19):11-11
<正>北京:筹划建立养老服务产业园未来这个产业园将统筹建设包括老年产品研发、生产、物流配送、展览展销等一体化产业链条。除了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还将扶持中小企业连锁经营,并形成完整的本土老年服务上下游产业链,减少养老产品的国外依赖程度。上海:试推"人才首席制"引才育人一是对创业人才出台了金融扶持政策,首期设立2亿元区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扶持科技型创业人才项目产业化;二是搭建科技金融大孵化器平台;三是区政府每年拨付1000万元租房补贴,落实6万平方米租赁房优惠配租给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3.
熊玮 《特区经济》2024,(1):38-41
2022年11月,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与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共同构成我国养老第三支柱,标志着养老第三支柱进入全新发展阶段。面对老龄化加速、居民财富增长与养老需求增加的时代背景,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创新在金融领域将开启“个人养老金”的新时代。目前我国养老三支柱发展不平衡,第三支柱亟需发挥潜力,养老信托作为养老金融的组成部分,能够发挥自身制度优势推进第三支柱的发展。研究发现,信托可结合多种养老场景,设置结构多样的信托产品,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信托产品和服务策略,满足长者、家属与社会多方需求,为服务我国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传统养老产业难以满足当今养老需求。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养老产业发展创造 了新的机遇。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养老产业创新发展,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对比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 国内在养老产业发展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统一信息化标准等问题。为保障老年人享受到更为科学、高效的养老保障服务,应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化的标准建设。在健康医疗大数据背景下,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分析海南"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总结并借鉴佛罗里达"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海南"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的启示是:正确认识发展"候鸟式"养老产业的意义与条件;政府扶持并引导发展"候鸟式"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旅游、养老及相关产业,完善养老服务产业链;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供医疗服务保障;兼顾"候鸟式"养老产业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时代的医学健康居住的"医护养休"新型模式,将康复中心、现代化的老年医院和老人养护之家建成一个健康小镇,以此来弥补养老机构缺乏医疗、医院缺乏养老的功能,因此,养老地产的开发对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的快速到来,我国现有的养老金制度内生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文章通过对智利国家成熟的养老金制度进行仔细研究,在了解我国老龄化社会暴露出的养老问题的基础上,从协同经济发展的视角,提出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建议:社保资金金融产品化、养老保险多层次化、养老账户个人化、政府职能适度化、养老范围全覆盖、养老差异化、推进"四大支柱"养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养老地产是市场经济时代特有的概念,复合了房地产开发、商业地产运营、养老服务和金融创新等属性,在运作过程中以养老住宅为基础,附加文体中心、护理院、医院和超市等商业配套设施,同时集居住、餐饮、娱乐、养生、保健、就医等概念于一体,依靠住宅销售、出租和相关物业经营权和收益权的金融化运作,以及商业配套服务或养老专业化服务的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老龄人口逐年增加,仅湖南省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显示,湖南省60以上的老人比例高达17.7%,我们慢慢步入"银发社会",而养老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以长沙市为例分析如何让我国的养老地产与健康养生小镇等新业态以更合理有效的方式结合并发展起来为重点,在现有的养老地产以及健康养生小镇发展方兴未艾的大好势头下,通过实地调研,了解长沙市养老地产以及健康养生小镇等养老新兴企业的发展现状,探究养老地产与健康养生特色小镇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这种新态势的可能性。最后对调研结果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发现的系列问题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以求促进两类企业的融合发展,从而促进长沙市养老业以及房地产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养老观念的转变,机构养老服务得到快速发展。文章以2001年以来上海市民政局、老龄办等相关部门出台的养老机构服务标准为依据,基于"结构-过程-结果 "分析框架,分析了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标准的演变过程,阐述其标准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并指出现行标准存在的不足;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出发,提出了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