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在资产负债表负债法下,所得税核算工作包括两部分:一是计算应交所得税;一是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本期发生额,确定所得税费用。所以所得税会计核算工作需分析企业的收入费用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并调整,分析大部分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并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时间紧、工作量大是所得税核算的特点。如何简便快捷地完成所得税核算工作,是值得财务人员分析和总结的。  相似文献   

2.
五、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一)所得税税率的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应当能够反映预期收回资产或清偿债务的账面价值的方式时的纳税后果。因此,在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相似文献   

3.
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每一个会计期间的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部分组成,即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主要是企业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的,而递延所得税费用则主要是会计的核算,由于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从而可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相似文献   

4.
所得税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从"资产负债观"的角度,对合理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了明确.但是并非所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都要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本文对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费用进行核算,引入暂时性差异(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最终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分项列示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作为在报表中的资产与负债项目。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在所得税的核算上普遍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于此法下新增加在资产负债表项目下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含义有必要进行解读,毕竟它们与传统意义上的资产与负债还是有所差别,这对于理解会计信息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重点对递延所得税(净)资产反映提供的信息作进一步解读。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的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直接关系到递延所得税费用和企业所得税费用的正确与否。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的有关内容,对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和税前会计利润的调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直接关系到递延所得税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的金额,进而影响企业净利润。实务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出现频率极高,且极有可能成为企业平滑利润的工具。本文选取以实体资产价值大为特征的钢铁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其2006-2009年年报的有关数据来重点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会由于抵销未实现而产生内部销售损益,从而导致合并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被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根据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存在暂时性差异。因而,在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同时在利润表中调整所得税费用。本文设置"合并递延所得税资产"、"合并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对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核算,并通过实例对相关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然后根据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大小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进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此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为什么要引入这两个会计科目?在理解和现实运用过程中,这是一个难点.本文将从源头上理清思路,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两表的联系及它们与所得税费用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1.
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直接关系到企业所得税费用的金额,进而影响企业净利润。实务中,递延所得税出现频率极高,它的确认使得企业各年净利润比较均衡和平滑,对企业净利润的大起大落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它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现着重论述一下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及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净利润的影响,正好与之相反,篇幅有限就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12.
合并方企业在吸收合并中取得了被合并方企业全部资产,包括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因此应该只确认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与相关合并成本(对价)公允价值差额部分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债。此外,企业合并在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属于以盈利为目的的正常业务,相关所得税费用应该计入相关会计期间的损益。  相似文献   

13.
<正>《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该规定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先比较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核算的账面价值和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将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认定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会计实践中,如果只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计列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据以确认与差异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每一会计期间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实行后,所得税差异的处理方法变化较大.新的准则要求企业全面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暂时性差异,并确认、计量递延所得税.新准则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的差异分别确认应纳税暂时性与可抵扣暂时性,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个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5.
所得税核算中暂时性差异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静 《商业时代》2011,(17):54-5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并逐渐和国际市场机制接轨。因此,采用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据此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由此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本文介绍了所得税的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介绍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及类别,并对暂时性差异原因作了宏观和实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志军  吕瑜 《商场现代化》2007,(17):329-330
<正>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所得税的核算作了重大改变,在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目的,是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等项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将该差异的所得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7.
张毅 《现代商业》2014,(11):234-235
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从财务报表出发,通过比较财务报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相关法律的确定的计税依据,对于他们之间的差异分别计算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每一会计时期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在具体运用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对所得税费用或所得税收益进行核算是关键。本文具体探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具体运用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所得税的核算变化比较大,特别是在所得税差异的处理方法上,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心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本文重点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周正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7):202-203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