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温科  李常洪  曾建丽 《技术经济》2023,42(10):49-67
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了国际创新网络的创新分工,也影响了企业研发国际化战略的价值布局,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以2006—2021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企业展开研发国际化;数字化转型有助于释放研发国际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研发国际化战略布局的多元化更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异质性分析中,研发国际化对国有企业、高技术产业样本企业及低创新资源城市样本企业的创新绩效展现出更强的提升效应;环境不确定性、供应链集中度在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分析师关注则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营造繁荣有序的产业国际协同创新生态,构建具有抗冲击能力、较强韧性的国际创新网络,发挥数字化转型在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间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温州鞋业企业国际化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温州鞋业企业国际化状况及存在的问题,2005年6月-7月笔者率6名在校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对其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的地域范围覆盖了温州市鹿城区"中国鞋都"一期和二期工业园、鹿城区双屿工业区、永嘉县瓯北镇、瑞安市莘塍镇等温州主要的鞋业生产基地。调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组访谈了105家鞋业生产企业,其中涉及国际化经营业务的企业有67家,占全部被调查企业的64%。本文就以这67家有国际化经营业务的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州鞋业企业的国际化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2008—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基于产权性质和融资约束对样本进行分组,进一步考察了上述影响在不同样本组中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融资约束的缓解会强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2012-2018年有国外销售收入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当期、滞后1期、滞后2期研发投入以及国际化程度对企业价值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国际化程度与企业价值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存在单一门槛值;各期研发投入以国际化程度为门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呈U型关系,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且滞后1期与滞后2期研发投入的双重门槛值几近相同;控制变量中企业年龄、人力投入显著提升国际化经营企业价值,而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负向影响企业价值。研究结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引领我国制造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何建洪  陈颖  李林 《技术经济》2020,39(7):43-53
从影响我国企业研发国际化战略的内生性要素出发,分析了其当前战略中市场导向性和技术导向性与国际化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从资源角度探讨了企业创新能力禀赋的中介传导作用。在此基础上,以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目录中建有海外研发机构的25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泊松回归对理论分析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存在显著国际化研发战略意图的我国企业来说,其当前战略的市场导向性对国际化研发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战略的技术导向性对国际化研发具有显著的激发作用;创新能力禀赋对国际化研发强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在战略的技术导向性影响国际化研发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传导作用。因此,顺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要,树立创新为本的战略导向,构建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文化传承,强化创新资源和能力的持续积累是我国企业推进国际化研发战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钟晨 《经济论坛》2011,(6):221-223
研究企业如何实施国际化战略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定性研究方法,以华为公司为例,以扎根理论为主导工具进行研究,得出华为公司基于领导者因素,通过国际营销战略、全球研发战略、人力资源国际化战略实现公司国际化,对其他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温州市“十二五”规划的精神,后危机时代温州鞋业需进一步加速国际化经营步伐。本文通过对温州鞋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进行SWOT分析,从温州鞋业企业、政府以及行业协会三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温州鞋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中国企业必须积极利用国际先进的研发资源,实施研发国际化战略,才能更快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该文分析了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发展现状,总结了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模式选择,进而提出了中国企业实施研发国际化战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健柏  何文成 《经济问题》2007,(12):19-22,26
企业国际化实践空前复杂多变,企业国际化研究也面临新的背景和内容,对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机理及构建进行研究探索,有助解决实际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促进探索新的企业国际化理念与视野,促进企业国际化战略理论研究,矫正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战略执行与控制问题的忽略和不重视,提升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真正为企业国际化发展创造价值和绩效.  相似文献   

10.
根据温州市“十二五”规划的精神,后危机时代温州鞋业需进一步加速国际化经营步伐.本文通过对温州鞋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进行SWOT分析,从温州鞋业企业、政府以及行业协会三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温州鞋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发展,既对东道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也会带来"挤出效应"。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技术水平,但也对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技术升级产生负面影响。应通过建立自主创新战略、建立企业技术联盟、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等措施,来提升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应对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局面。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代理理论、资源基础观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利用1 745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年度观测值,实证检验了家族涉入与研发投资的关系,并探究了企业国际化战略(地区多元化的一种)、产品多元化战略及其组合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家族涉入阻碍企业研发投资;国际化战略缓和了家族涉入对研发投资的阻碍作用,但产品多元化战略加剧了上述阻碍作用;同时采取国际化战略与产品多元化战略可以缓和家族涉入对研发投资的阻碍作用。不同类型多元化战略的作用不同,应重视不同的多元化战略及其后果。  相似文献   

13.
韩国三星公司构建全球研发网络的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研发网络是由某企业主导,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或建立研发合作关系的一种组织方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它是企业研发国际化战略的延伸。以韩国三星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其构建全球研发网络的动机、切入路径、吸收能力、技术扩散4个方面入手,分析三星公司构建全球研发网络、追赶发达国家企业的经验,归纳出三星公司在构建全球研发网络时从“获取—吸收—改进—创新”到“创新-超越”道路的演变,提出三星公司发展经验对我国企业追赶发达国家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挤出效应"及我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发展,既对东道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也会带来"挤出效应".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技术水平,但也对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技术升级产生负面影响.应通过建立自主创新战略、建立企业技术联盟、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等措施,来提升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应对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局面.  相似文献   

15.
研发国际化是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深入研究企业研发国际化动因,基于中国200家计算机、通信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从公司规模、研发能力、盈利水平、产品出口、境外股权以及高管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实证研究了我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规模、研发能力、产品出口、高管受教育程度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有显著正向影响,境外股权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无显著影响,盈利水平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有显著负向影响。该结果对于理解和指导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ICT行业的领先企业——华为为研究对象,利用WIPO公布的华为PCT专利申请数据中专利权人和发明人的地址信息,基于不同地址反映的研发合作关系构建华为国际化研发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2002—2013年华为各研发单元的空间分布以及国际化研发合作网络结构的演化路径。结果显示:华为国际化研发合作网络结构的演化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网络规模不断增大、网络联系不断增多,且逐渐形成了以深圳、美国的研发单元为中心的"核心-半边缘"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创新战略政策驱动背景下,区域的发展与竞争越来越体现在企业的发展与竞争上,企业研发机构是企业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骨干力量,加强研发机构建设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其综合实力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区域内民营企业研发机构承担了主要的创新与研发活动。了解民营企业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共性问题,探究解决对策对于增强企业研发竞争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温州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践行"两个健康"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尤其是收购发达国家企业的案例大幅增加。特别是,一些最初从事OEM的企业通过海外收购实现了向OBM的升级。本文将国际化视角和企业升级视角相结合,在对企业国际化理论、企业升级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嵌套式比较案例研究方法,对OEM企业逆向并购这条跨越式升级路径的前因、过程和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选择台升集团和万向集团两家企业的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逆向并购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研究中规范的编码程序对案例进行剖析,构建了基于升级的"OEM企业逆向并购"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战略性资产缺口、国际化经验、环境因素及变动、企业家精神是基于升级的"OEM企业逆向并购"战略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逆向并购的过程中,OEM企业围绕战略性资产这一核心要素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分为战略性资产识别与获取、战略性资产转移与重构两个阶段。OEM企业逆向并购使企业从外部获取了新的战略性资产,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能力的更新。随着资源的补充和能力的更新,企业利润率、产品附加值、市场份额、技术含量得到了提高,企业实现了产品升级、功能升级、流程升级乃至跨产业升级。本文的结论进一步丰富了企业升级和新兴经济体国际化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9.
全球价值网络模块化为大型企业实现国际化目标提供了重要路径。按照"系统或流程模块化—组织架构模块化—系统规则设计"这一研究思路,论证了大型企业构建全球模块化价值网络的两阶段过程,设计了保障全球模块化价值网络有效运行的选择机制、联动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期为大型企业整合全球资源提供制度保障。同时,选取中国商飞为典型案例,探讨其在国际化进程中利用模块化方式整合全球优势资源的实践,为中国大型企业国际化战略提供可操作性路径。  相似文献   

20.
从企业能力层面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媛媛  孙锲 《经济师》2005,(7):48-49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高达50%~70%的并购失败率警示着我国企业自身存在着缺乏明确的并购战略、过低估计并购成本、缺乏可持续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整合能力差、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企业能力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我国企业须制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注重并购价值、加强整合能力、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等策略,实现企业成功地跨国并购和国际化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