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我国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相关提出背景,在结合注册制相对于核准制的主要差别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科创板和注册制的同步设立将对我国资本市场环境产生的影响,包括对我国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我国优质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吸引作用和对我国中小投资者的利好影响。同时,由于我国过去采用的股票发行制度为核准制,因此在从核准制转向注册制的过程中,将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和风险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防范,从而使科创板和注册制能够真正在我国资本市场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自此注册制正式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加之金融去杠杆政策的推进,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行,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不断加大。而中小企业正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实现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推进了创新创业企业直接对接资本市场,降低了中小企业上市的门槛,优化了创新创业企业的资本环境,降低了融资的成本和风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正>"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政策部署,明确了中国资本市场探讨多年的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从增量入手、从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入手、小范围先行试点的落地路径。基于"服务科技创新"这一定位,在发行上市机制方面适当作出"量体裁衣"的考虑,也是科创板基础制度设计的题中应有之意。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应当采取何种审核机制、盯住哪些重点?到科创板发行上市应当满足什么样的指标要求?企业发行价格、发行节奏是否应当进行"调  相似文献   

4.
2019年3月18日,科创板电子申报系统正式对外受理项目申报,6月首批科创板企业上市。众所周知,科创板企业上市与美国纳斯达克一样实行注册制,比我国一板板块的核准制有方便快捷的优势,但不可否认注册制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对于在科创板上市的创新型企业财务指标及其体系的评价就格外重要。这就要求在科创板上市不但要保证核准制的快捷优势,还要尽可能降低风险,着重对研发、筹资、投资、盈利、偿债等因素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5.
高田田 《中国物价》2020,(11):74-77
本文从我国设立科创板并实行注册制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出发,通过对比近一年来科创板和同期主板A股上市科技公司的新股发行情况,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科创板注册制有利于提升发行市盈率,但IPO(首次公开募股)抑价程度不降反升。这一方面验证了注册制通过发挥新股发行的市场化定价作用,有利于提升发行市盈率来降低IPO抑价的理论正确性;另一方面,由于新设科创板是增量改革的试验方式,导致科创板与主板上市企业的战略定位、科技实力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导致实证分析和理论假说结果相悖的假象。  相似文献   

6.
<正>科创板7月22日正式开通运行。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科创板的历史性意义,不在于它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多了一个板块,甚至也不在于它瞄准的是高科技企业和战略新型产业(这一点与运行多年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并无根本差异),而在于它实行的是注册制。注册制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2019年1月30日,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等12项政策文件和征求意见稿。政策出现"促发展"的态度倾斜,科创板引领注册制试点,为证券行业注入动能,是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一方面,科创板上市标准多元化,鼓励创新企业发展和价值投资。另一方面,科创板推出后将迎来新经济企业发行上市潮,有望增加投行承销保荐业务收入,有核心竞争力的投行有望在三至五年内确定第一梯队地位。  相似文献   

8.
丰枯不均的资源配置,使"新经济"步履维艰,经济转型也仅限于美好愿景。内忧外患之下,市场对于资本市场改革的期盼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科创板应运而生,成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排头兵。科创板的开启,将为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动力,同时也意味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步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科创板由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设立,是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实施注册制试点,服务对象主要是科技创新企业。与现存的重点扶持于规模较小,具有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的,尚未形成稳定盈利模式的中小微企业,准入条件不设制财务门槛的新三板和与主板上市要求指标类似,但量上要求较低,专注服务于高科技产业企业、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的创业板,三者之间具有异同性。科创板与美国NASDAQ相比,在上市、交易、退市制度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同时,科创板的推出使我国证券资本市场层次更加细化,结构更加合理,为解决科技创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拓出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6):187-188
作为一种历史发展趋势,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市场化进程提高的必然结果。我国目前实行的股票发行制度是核准制,存在诸多弊端,所以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如何稳妥地从核准制转变为注册制。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推行不可一蹴而就,轻率、贸然实施,需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性改革:明确证监会定位是根本;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形成符合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强化信息披露质量,增加违规成本;加强公司治理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发行审核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1.
科创板的设立,增加的不仅仅是一个板块,核心在于制度改革与创新。科创板注册制的试点,不仅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对中介机构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鉴证机构,无疑对科创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完整性起着决定性作用。面对新板块、新制度、新企业,只有加快培养复合型的审计人才,提高审计人员的软实力,把握科创公司的风险特征,借助先进的审计技术与手段,开展有准备、有针对性的审计工作,才能保证比较高的审计质量,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李萌 《现代商业》2023,(5):117-120
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我国资本市场发行制度改革的重要实践,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施行注册制的重要开端。本文在对监管部门发出的问询函件及问询数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经营管理、内部控制、财务信息三个方面对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简称为“IPO”)审核要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现有股票发行制度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审批制、核准制以及注册制。各国依据国情以及市场情况对于股票发行制度的选择各有不同。我国从计划经济的审批制到现今正在实行的核准制,再到如今正要改革的注册制,股票发行制度的变化也见证了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但是,注册制的彻底落实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文章通过对三种股票发行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形成条件,分析我国实施注册制所要承担的风险,并提出改革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商》2016,(7)
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是国家实现证券发行监督管理的最重要因素。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主要分为注册制和核准制。实行什么样的审核制度与市场的成熟程度有关。在不同的制度之下,政府的行为,企业的行为和投资者的行为会有不同的博弈,本文对这些博弈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科创板不同于主板市场的机制与条例,采用注册制从提出到落实相关管理条例速度迅猛。科创板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中国市场对其的迫切需求,作为一个全新的股票发行板块,科创板将为中国市场带来大量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我国证券发行市场由核准制向注册制的改革过程中,信息披露的质量对证券市场的高效有序和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保护有重要作用。注册制改革,作为其核心及灵魂的信息披露制度如若不同步更新,能否保护投资者利益、推动证券发行市场的健康运作?以信息披露为切入点,研究证券市场注册制改革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对实现由核准制过渡至注册制,完善资本市场的运行秩序,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公正和谐的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政策背景,分析现行核准制下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和不足原因,对注册制下IPO信息披露制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自1992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从萌芽到现今已然二十多年。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从开始的审批制到核准制,无不见证了我国证券发行市场的迅猛发展。然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扩容,核准制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因此注册制的呼声也越发高涨。本文通过对美国注册制的研究与剖析,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浅显的问题和看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唐洋  曹冠群 《商业观察》2024,(8):109-112
全面推行注册制对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有着深远意义,其在定价效率上的改革效果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定价效率视角,总结注册制改革内容特征及各板块差异性内容,按照科创板、创业板以及多板块研究划分文献,并分别立足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梳理分析注册制改革对定价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在归纳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可能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的制度框架下,借壳上市在为市场初始参与者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风险和隐患。一些公司成功上市后,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不务主业,壳资源炒作盛行,大股东违规减持套现,资金脱实向虚,这些行为破坏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管理层需要完善政策,加快股票发行制度改革,推进实行注册制的步伐,从而促使中国的资本市场能够走上更好、更稳、更良性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0.
2001年我国的新股发审制度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从此核准制沿用至今,可以说核准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证券市场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不过问题也从它诞生之日起没有间断过。备受诟病的高发行价、高市盈率、超高募资等"三高"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恶炒新股、"壳资源"等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权利寻租、退市难、资源难以有效配置等问题也时常发生。而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早已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均提出了要推行新股发审注册制改革。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运用规范的研究及分析方法,指出现行核准制的弊端,并据此提出一系列可行的改革建议,对我国新股发审制度的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