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色小镇的核心问题是产业问题,做好特色小镇产业顶层规划是特色小镇协调发展的前提,良好的产业生态位是特色小镇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文章总结了特色小镇产业的发展过程,分析了特色小镇产业的生态位特征,建立了特色小镇产业的动态演化路径。提出特色小镇之间的三种生态位关系,通过测算特色小镇的生态位重叠度评价特色小镇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以湖州市的特色小镇为例,测算湖州市的特色小镇间的产业生态位重叠度,结果显示:湖州市特色小镇产业总体生态位重叠度较低,但部分小镇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较高,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发展现象。对于重叠度较高的小镇进一步测算生态位值,得出相关小镇的产业竞争力,最后提出特色小镇的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4年10月,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在视察杭州云栖小镇时,首次提及特色小镇的概念。在此之后,特色小镇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特色小镇是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结合并演化实践的产物,是原产业集聚区的微型升级版,产业布局科学合理,符合经济发展要求,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浙江作为特色小镇的发源地,理论和实践均走在全国前列,提炼浙江特色小镇的实践经验和发展演化规律,有助于引导全国特色小镇规划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梓桢 《广东经济》2016,(14):250-251
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以小镇为依托,小镇的发展以产业为支撑.特色小镇建设和产业选择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小镇向更高层次发展,才能达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产镇融合目标.本文从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出发,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学领域的重大实践——特色小镇建设进行探讨分析,并基于发达国家知名特色小镇的产业选择经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9,(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大力发展乡村战略"为进一步发展特色小镇指明了方向,辽阳市特色小镇建设对于推动辽阳市乡村振兴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三年特色小镇的建设,我市的特色小镇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在规划、产业支撑、要素保障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7,(4)
通过对典型抽样抽取出的18个特色小镇的实地调研,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从"产业发展、功能叠加、建设形态、制度供给"四个维度来评价特色小镇,在雷达图确定的三大发展模式和熵值法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文章针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和特性问题,提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普适性"四维联动"发展路径规划。针对某个具体的小镇,得分较低的维度是该小镇发展的薄弱之处,可以借鉴普适性的路径,对症下药,并根据小镇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更细化更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浙江创建特色小镇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新型城镇化以来,社会各界反映强烈,全国各地结合自身特点,加快新型城镇化实践探索.近年来,借助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东风,国内许多省市开始看好特色小镇带来的综合效应,纷纷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先后启动特色小镇工程:四川中法风情小镇——白鹿镇;牡丹江市与房企合作,投资百亿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旅游小镇——镜泊小镇;北京在201 1年把特色小镇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纳入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思路加以实施;浙江省20 1 5年制订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省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3年内总计投入5000亿元重点培育100个特色小镇.与我国其他地方相比,浙江特色小镇更加系统化和规模化,发展成效相对突出.  相似文献   

7.
特色小镇是城乡联动发展的重要平台。培育特色小镇有助于城乡统筹发展,有助于拉动消费升级,而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为厘清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的内在机理,基于生态学和产业生态圈理论,对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的含义、要素、特征及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提升特色小镇的内涵建设。提出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要素、驱动要素和支撑要素,具有共生性、进化性和溢出性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资源整合机制、竞争合作机制、价值共创机制及协同共生机制推动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的整体有效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性特色小镇康养旅游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梳理官方公布的特色小镇名录,分别选取中、东、西部具有代表性的小镇,从地理区域、气候特征、资源状况以及特色产业四个方面对不同区域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究。分析发现,我国现阶段特色小镇康养旅游业重点依赖地区独具特色的气候等,并充分利用地区特色资源的不可替代优势发展特色小镇康养旅游业,从而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从特色小镇的区域性及不可替代性出发,根据其主要特色探究其重点发展模式,从而厘清现阶段我国特色小镇康养旅游主要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为未来康养旅游产业模式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试点,特色小镇的认定、规划、建设、发展对标准有强烈需求。结合各地特色小镇建设进展,需要构思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人本服务方面的标准,同时需要深入开展标准化工作,保障特色小镇"小而特"、"小而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突破点,不断成为关注的热点。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依据GEM模型构建了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和GSC模型;通过专家调研最终形成了以环境资源力、基础设施力、资本资源力、产业发展力、政府支持力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要素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YAAHP软件对指标权重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阐述了指标体系间的层次关系和重要程度,提出了特色小镇未来发展建议,旨在为特色小镇发展及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特色小镇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一环和特色担当,是国家在“十三五”时期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形成平稳发展结构的重要任务.在综述“三生空间”理念在国家、区域和城市不同空间尺度发展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将“三生空间”理念扩展应用到特色小镇的设想.结合国家公布的两批共403个全国特色小镇,将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划分成生产型特色小镇模式、生活型特色小镇模式、生态型特色小镇模式和综合型特色小镇模式,在给出模式内涵、典型城镇与存在问题的同时,从“三生空间”融合发展的角度提出四种模式特色小镇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加快建设特色小镇,是新常态下温州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温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之一。然而在特色小镇的创建过程中暴露出特色产业基础薄弱,交通条件不佳,产城功能融合度低,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够等突出问题,不利于特色小镇高端要素的聚集。文章以产城融合为视角,通过对温州市省级特色小镇的走访调查,从产业内核塑造、提升交通条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打造宜居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等五方面提出推进温州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9,(2)
特色小镇一词被提出以来,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全国涌现出数量庞大的特色小镇,而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特色不鲜明、融资难、人才短缺,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为了加快特色小镇的建设,文章以常州智能传感小镇为例,提出加强品牌创新、集群担保融资、加强人才激励、完善文旅功能等建议,努力培育出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发挥绿色金融的引擎作用,依托绿色金融服务维护和发挥好特色小镇的绿色生态优势,加快绿色发展。新时代特色小镇的绿色金融发展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碳交易等多种模式。新时代特色小镇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构建绿色激励机制;优化绿色基金环境,完善绿色价值链;创新绿色保险模式,构建风险分担机制;积极发展低碳产业,拓展碳交易项目。  相似文献   

15.
在推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新文化凝聚力的培育、维系成员的共同精神纽带的重构,发挥文化的引领、渗透、感召、辐射和凝聚作用;需要把强化文化特色、彰显独特文化魅力贯穿于特色小镇建设全过程,提升特色小镇的文化形象、文化品位;需要通过培育和发展创业创新文化,强化"镇民"创业创新动机、热情和意志,增强特色小镇对创业创新者的吸引力、向心力.  相似文献   

16.
从建设特色小镇以来,慈溪的经济发展呈现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完善,比如说只顾旅游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地方建筑设计上没有充分的融入地方文化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慈溪经济的发展.所以,本文就以慈溪特色小镇的建设为起点,剖析我国目前建设特色小镇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郑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意见》,计划在全市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鲜明、公共服务完善、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幸福感受强烈、示范效应明显的特色小镇,推动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对于郑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郑州市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培育特色小镇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创型特色小镇作为我国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对当地创新创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核心企业主导的创新网络的科创型特色小镇,具有更强的发展动力。因此,探索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创新网络与科创型特色小镇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杭州云栖小镇为例展开研究,结果发现:①创新网络演化阶段可以划分为差距清晰化阶段、提升探索阶段和成熟规范化阶段;②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对创新网络演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在创新网络演化不同阶段存在差异性;③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创新网络和科创型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协同演化。  相似文献   

19.
陆佩  章锦河  王昶  赵琳 《经济地理》2020,40(3):52-62
特色小镇作为产业的新型空间组织形式,可有效推动新型城镇化、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文章以住建部官方公布的全国403个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基于根植性理论,运用GIS技术与方法,提出了特色小镇的分类方案,并探究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的产业差异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①基于自然资源根植性和社会资本根植性两个视角,结合国民经济分类,将全国特色小镇分为四个主类、8个亚类和15个基本类型。②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的数量分布、地区分布均呈阶梯化特征,其分布密度与各地区已有的产业基础关联密切,根植性特征明显。③特色小镇分布整体呈凝聚型,且集聚趋势明显;在各省域内分布相对均衡,中部地区相较西部和东部而言,集聚程度最高;当前在空间上形成了长三角高密度聚集区和京津地区、珠三角次密度聚集区。④特色小镇的"特色"多样化需挖掘,第四产业孕育兴起,小镇类型可完善,布局合理性与空间结构仍需优化。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6,(8)
特色小镇是浙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所作出的一项重大长远决策。文章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打造特色小镇的现实意义,结合上虞e游小镇的培育和建设,通过实践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其在高端要素聚合度、信息产业基础、创业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加快融入大都市圈,提升城市整体格局;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吸引高端生产要素;积极推进项目落地,以产业链思维运作小镇;加强品牌与文化建设,营造创业创新氛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