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管理体制机制制约了中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面对国家重大需求,亟需建立有效的协同创新模式,整合优势资源支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管理创新,在分析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内涵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项目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以任务为导向,采用“任务集中管理、项目分散实施”的思想,建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机制,实现目标、任务、技术资源与管理资源之间的协同,从一定程度上突破现有管理体制,形成高效的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协同创新成为继原始创新、跟随创新、集成创新之后的技术创新及扩散新范式。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不仅有利于自身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创新成果向产业快速扩散。文章从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入手,以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为目的,就如何构建相对完善的协同创新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促进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对建立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稳定机制具有积极意义。基于协同学、生态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整合,针对创新行为内嵌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全过程的特征,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行为分为酝酿期、接洽期和运行期3个阶段,提出了从动力协同、路径协同、知识管理协同3个方面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以协同度评价来测量协同创新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纵向角度分析了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创新链上的地位与作用,从横向角度按照协同创新主体要素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影响高校协同创新的内部与外部因素,构建了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型。模型强调,高校内部协同创新必须通过高校内在的人才、学科、科研等诸要素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外部协同创新取决于高校与外部其它相关协同创新主体,如其它高校、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高校产学研创新对于提升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主要从政府的政策引导、机制体制创新、充足的资金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努力做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6.
“2011计划”是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战略举措,为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机遇和动力。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动力不足、协同性不高、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了助推产学研协同创新,政府要善于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服务者、协调者、参与者和管理者。机制构建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府引导机制包括利益实现机制、政策协调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所有机制构成一个引导系统,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指明发展方向并提供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7.
"2011计划"是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战略举措,为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机遇和动力。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动力不足、协同性不高、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了助推产学研协同创新,政府要善于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服务者、协调者、参与者和管理者。机制构建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府引导机制包括利益实现机制、政策协调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所有机制构成一个引导系统,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指明发展方向并提供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6)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性课题之一,对其研究具有意义。文章在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外部环境、协同创新资源、协同创新动力、协同创新能力、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行为是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从资源互补及能力匹配原则、动力匹配原则、组织协同原则、行为匹配原则四个方面,提炼了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并从理论上构建了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归纳了在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应发挥的功能,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有效手段,将金融机构作为重要的协同主体,充分发挥其在推进产学研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三螺旋模型,通过对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决策过程进行博弈分析,发现不同类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意愿不同,金融机构介入能够有效提高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积极性,适当的政策引导和保障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院所与金融机构协同创新意愿。据此,提出完善产学研金协同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政府资助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有利于政府引导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开展产学研活动,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工程研究中心是政府引导、高校实施、企业参与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借鉴其成功建设经验,结合我国现状指出,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中,政府应发挥桥梁作用而非投资者角色,政府投入应有阶段性特征,应强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作用,企业可通过会员制或项目参与等形式参与创新平台活动;人才培养应该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一起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活动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高校产学研模式是一种可以充分发挥高校职能的机制,信息链理论则是分析和构建组织协同机制的有效指导工具。从信息链角度探究并构建基于线性信息链结构、网状信息链结构、集成信息链结构的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通过对比3种模式,分析其适用条件,并结合天津某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机制的具体运行情况,得出集成信息链式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机制较为优化的结论,可为我国高等学校的产学研模式科研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用扎根理论,基于对协同创新中心的访谈调查,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成员协同行为构成要素。结果表明,协同行为由协同资源、协同能力、协同效应、协同机制及协同环境五大要素构成。进一步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成员协同行为构成要素理论框架,通过路径分析模型实证检验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成员协同行为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2005—2015年长江沿岸11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度了各省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协同度,并实证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对各省市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各省市产学研创新系统的协同度、创新绩效处于改善状态,但整体水平偏低;企业与科研院所各自内部协同、政府的支持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且影响系数较大,而产学研全面协同及高校自身内部协同的影响力却不及预期;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安排、地区市场化水平在区域创新中也发挥着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应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但创新成本分摊机制是影响产学研协同合作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构建充分竞争市场下的多阶段博弈模型,从成本分摊机制角度探究了如何有效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模型扩展与求解,获得成本分摊后的帕累托改善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可行路径。结果表明:企业和学研方基于自身收益最大化而进行的成本分摊协商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而轮流出价博弈模型下的成本分摊形成机制能够有效改善各方收益,并使整体收益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是一条现实可行的帕累托改善路径,其中,各方获得的收益增量与耐心程度的对比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协同创新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从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切入,利用371份联盟网络企业调查数据,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结构方程和层级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协同能力可由企业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四类主体构成的二阶四维变量表示;联盟网络嵌入正向影响企业协同能力和创新绩效;协同能力在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刚性负向调节协同能力与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结论可为嵌入在产学研联盟网络中的企业如何与外部主体有效合作以提升创新绩效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广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3):151-155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背后,存在高校、政府和企业等政产学研合作主体的协同创新和合作博弈行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推进政府、高校和企业间的深度合作。基于夏普利值法的合作博弈利益分配策略,构建了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各方参与主体利益分配模型,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已逐步成为共识,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意愿已达到空前的高度,产学研协同创新投入得到不断增加。但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效果却不尽人意,较强的协同创新合作意愿没有带来较高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为此,必须弄清合作意愿是如何作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的。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究了合作意愿对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的作用机理,发现产学研合作意愿对成果转化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合作意愿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前提,是成果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校知识创新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高校各类科研创新人才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所以高校人才聚集的状况及效应会影响知识创新水平。文章在探讨高校人才聚集效应、高校知识创新特征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人才聚集对知识创新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数据结构模型验证两者的关系,得出高校人才聚集对高校知识创新的影响大于高校投入对知识创新影响的结论,高校要重视人才聚集效应的发挥,实现知识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源动力,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欧美国家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和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策略。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日益激烈的综合能力竞争,我国迫切需要产学研协同创新。安徽省作为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是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抓手和手段。为了充分实现安徽省高校、科研院所与实务部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必要利用财税政策进行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理论,以医疗器械产业的龙头企业——河南驼人集团的产学研项目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模式,基于产品使用终端、企业和科研院所三方主体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的主体,并运用战略-知识-组织模式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关系,基于创新链、知识链和创新螺旋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过程。该研究成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