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8年以来,美国单边挑起贸易争端,频繁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和技术封锁,中美双边制造业投资面临紧张的国内外形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冲击全球经济体系,为中美双边制造业投资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基于2008~2019年中美双边制造业直接投资数据的研究发现,整体来看,中美投资机制不畅通导致双边直接投资体量小,跨国运营经验不足导致中国赴美直接投资收益较低,美方加强中企赴美投资管控导致投资风险增加。短期看,中美政策风险增加导致双边投资下降,特别是我国在美投资难度加大;但长期看,世界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化大趋势不变,中美直接投资领域仍有较大挖潜空间。  相似文献   

2.
3.
4.
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趋势及江苏制造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世界制造业深受成本、技术、管理、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转移。其中影响制造业转移趋势的主要因素是商务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高低。世界制造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通过寻求价格优势,遵循着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梯度转移规律。江苏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产业发展优势,但是,近年来江苏制造业的瓶颈不断显现,比较优势在逐渐丧失。江苏制造业需要重新定位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以接受世界制造业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化进程中,总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演变和升级,制造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制造业在中国新型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产业主体,是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科技水平的集中表现。制造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切物质生产产业的主要支柱,是永恒发展的产业。制造业是社会需求最大的产业,包括国家建设的资本品制造、工农业生产资料的制造、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消费品制造、人民健康所需的医疗器械及药品制造、科技研发需要的仪器和设备制造,以及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制造。制造业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而且关系到经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的强大与安全。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中居重要地位,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制造业,尽快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美国针对虚拟经济极端膨胀与实体经济弱化提出的“再工业化”为背景,以形象反映产业价值链特征的“微笑曲线”为基础,主要从制造业技术密集度分布格局、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融合度的角度,依据中国“九五”时期、“十五”时期、“十一五”时期重点年份的中美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美制造业发展程度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求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路径。研究表明,从制造业技术密集度分布格局来看,中国趋于低端,美国制造业趋于高端且结构平衡稳定,但中国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两国差距正逐年缩小;从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融合度来看,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在上下游与服务业的融合都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尤其体现在科技研发方面。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认识到制造业是一切经济的基础,因而采取一系列措施重振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矛盾,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复苏和就业。美国制造业的重振使中国制造业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国家实体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的情况下,纷纷将再工业化作为应对经济危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给我国本来就面临升级转型的制造业带来极大挑战。面对挑战,我国制造业必须在技术、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价值链、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美两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勇峰  任若恩 《经济学》2002,2(1):161-180
本报告了根据Jorgenson方法所做的中国与美国的制造业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国际比较,以及中国制造业1985-1994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比较发现,就资本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来说,中美之间的差距相对比较小,而就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来说,中美之间的差距相当大。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大约是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17.67倍,但是美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大约是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5倍。而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986——1994年间的平均增长实际有0.67%的减退。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抗  郁明华 《生产力研究》2006,(5):185-186,192
本文从总量水平、技术水平和就业水平三个方面,对美、日、德、中的制造业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在总量、技术和就业水平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存在较大差距;最后就如何缩小中国与制造业强国的差距,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模块化是新经济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发展在模块化环境下具有了新的内涵与意义。从4个层面分析了模块化产业结构的特征,具体研究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模块组织模式,从中资模块制造商的竞争优势、核心模块的技术溢出、核心模块的根植性3个方面分析了这种核心企业协调下的模块化组织模式;进而从制造模块的发展和产业升级两个角度提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美国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加上国家巨大财力支持下的石油进口,能源供应在现阶段是可靠的.但美国考虑到本国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及石油输出国的限制措施等因素,提出了能源供应立足本土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替代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并十分重视能源节约.美国这种未雨绸缪超前应对的做法值得借鉴.本报告在对美国能源消费、节约、替代能源开发现状及政策进行了概要介绍,在对我国能源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规模实力、发展效率和增长能力三个方面对全球47个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绩效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重点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地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具有较强的规模实力和增长能力,但是其劳动生产率要远远低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国当前仅仅是一个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  相似文献   

15.
薄生荣  陈杰 《生产力研究》2005,(12):123-124,145
在现代化进程中,制造业仍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力,是增加就业、创造物质的产业主体。山西要改变目前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必须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突破“资源优势”的传统思维障碍,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围绕优势产业与优势产品,大力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全面提升山西制造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沈阳与大连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沈阳与大连两市.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并通过综合指数法对沈阳与大连装备制造业具体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与全体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的原因.并提出提升这两个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有关数据对比分析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制造业方面的差距后 ,不赞成中国走世界制造中心的发展道路 ,而对新型工业化道路该如何走 ,在走的过程中该如何发展中国的制造业 ,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也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18.
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国际技术溢出、产业内资源再配置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产品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并就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发现产品内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主导产业选择视角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平 《经济纵横》2004,(7):8-11
本文从主导产业选择的角度 ,分析了装备制造业在中国工业化中期已经具备主导地位特征 ,但也存在若干制约因素。从加强主导产业的带动效应看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制造和给予必要而合理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