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新时期康养旅游产业成为我国新兴的旅游经济业态.共享经济时代康养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章基于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探索共享经济下康养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因素.根据系统理论思想,构建康养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因素框架体系,并从市场需求、产业供给、基础设施及外部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动力因素;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发现市场需求、产业供给、基础设施、外部环境共同影响康养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据此提出促进重庆康养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是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的产物,发展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是带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国乡村地区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研究表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虽然实现了初步的融合,但产业融合度偏低,主要是由于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资金投入不足;企业整合与创新能力不足,康养旅游精品缺乏;高素质人才培养不足,职业能力培训欠缺。探究问题的根源、关键、根本、核心和突破点,并提出以"协同行动、协同服务、协同共享、协同监管"为目标的协同发展体系,包括协同发展的目标、主体和任务,以期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以乡村生态康养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9,(7)
阐释康养产业概念,提出其具有关联度高、结构复杂、体验度高的产业特征。分析四川省广元市康养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提出塑造全域康养品牌,构建多元化康养产业体系,重组以人文生态文化度假为核心的旅游要素体系,促进康养产业与农业、制造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常瑞  郝美玉 《经济师》2024,(2):158-159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当前,围绕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制定支持政策,陵川县依托文旅康养资源比较优势加强实践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也面临旅游产业如何与文化产业、中药材康养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的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有力举措加以破解,从而以更深融合释放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潜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钻石模型构建文旅康养产业相关影响因素指标,用邓氏灰色关联度对2016—2020年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发展这一指标与黑龙江资源型城市旅游总收入关联度最高,其中医疗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关联度明显高于其他指标,而人力资源关联排名靠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文旅康养发展的对策与建议:重视人才培养、着力开发建设、加强康养产业关联度以及打造智能康养旅游。  相似文献   

6.
邹金珠 《经济师》2022,(12):104-106
为顺应绿色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休闲康养的需求,森林康养产业正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福建省将乐县是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借助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发现其森林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优势和局限性,为此提出取长补短、因地制宜的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ROST文本分析工具,基于31个省份的“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62份规划文本文件,从产业地位和产业方向两方面分析了“十四五”时期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探索了旅游产业规划的热点及演变方向。研究发现:“生态”“保护”“数字”及“国际”成为“十四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共性目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冰雪体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和生态康养旅游成为产业发展重要方向;旅游产业在产业结构、产品供给、产业方向以及规划重点四个方面实现战略转变;进一步从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扩大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三方面探索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出城市旅游效率演化的"三阶性"及其空间分异效应,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案例加以验证,并提出了发展建议。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经营技术的流动性、易模仿性决定其空间扩散迅速,城市旅游效率相应地呈现出要素规模投入、技术改善发展和创新主导三个阶段;2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溢出效应和空间连续性,使区域城市演化产生较大分异;3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城市旅游效率较好地验证了演化"三阶"论,它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之间的差异在缩小,纯技术效率差异在扩大,技术差距是当前主要分异动因。基础设施配套、城市商业发展、交通区位条件、邻近关系和政策共同影响了效率演化;4应积极引导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投资方向与布局、建设多元化产品,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城市旅游之间的关联带动作用,推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康养产业发展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找出山西省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发现:(1)康养专业人才比较匮乏;(2)康养产业服务产品供需失衡;(3)智慧服务平台尚未完全建立;(4)康养品牌宣传途径比较单一;(5)康养产业政策执行力度不强,缺乏具体的实施标准等。从而提出四个方面的路径与对策:智慧化康养、构建服务平台;提高从业人员数量与质量;拓宽品牌的宣传途径;做好产业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10.
攀枝花是一个阳光花城,康养旅游为其重要的支柱产业.康养餐饮产业的整合为攀枝花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助推力.  相似文献   

11.
罗良凌  范士陈 《经济师》2014,(1):219-220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黎族文化旅游作为海南所独有的特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通过对黎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分析了黎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在资源开发、产业经营、产业支持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崔雪娇 《经济师》2023,(10):128-130+140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探究其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有助于最大化利用其资源优势,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文章概括了山西省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对山西省康养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进一步探究了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前"候鸟式"养老已逐渐成为老年人一种新兴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将逐渐成为中国老年人未来养老生活的新趋势。文章通过对三亚市"候鸟老人"的抽样调查分析得出主要结论:一是"候鸟老人"的养老需求具有特殊性,即交往需求和安全需求是其主导需求,需求的特殊性决定更多"候鸟老人"倾向于机构养老方式;二是单身"候鸟老人"的交往需求和安全需求更为强烈,选择机构养老方式的比例也最高;三是收入水平与机构养老方式选择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三亚宰客门"、"高回扣揽客"等事件使海南旅游形象备受影响,亟待通过发展品质旅游和提升服务质量使海南旅游迈入"品质旅游"新时代。本文在分析海南品质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区域性特色小镇康养旅游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梳理官方公布的特色小镇名录,分别选取中、东、西部具有代表性的小镇,从地理区域、气候特征、资源状况以及特色产业四个方面对不同区域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究。分析发现,我国现阶段特色小镇康养旅游业重点依赖地区独具特色的气候等,并充分利用地区特色资源的不可替代优势发展特色小镇康养旅游业,从而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从特色小镇的区域性及不可替代性出发,根据其主要特色探究其重点发展模式,从而厘清现阶段我国特色小镇康养旅游主要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为未来康养旅游产业模式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海南生态空间、生态环境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具有明显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公众满意度也有较好优势。生态经济发展和发展不充分不均衡是海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突出短板。海南应保护好绿水青山,持续保持和发挥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的巨大优势。海南需要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和生态康养产业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引领从资源、环境、生态、增长质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等全方位共同发力,实现协调发展;需要引领各地区齐头并进,补齐区域性短板。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发展康养旅游,餐饮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康养餐饮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83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指出"海南岛有条件逐步建成国际避寒冬泳和旅游胜地",明确提出了海南旅游业发展的远景目标和规划蓝图,使海南旅游业步入了实质性的开发阶段。经过三十年的旅游发展和接待活动,特别是在当今将海南旅游提升到战略高度的今天,国际旅游岛旅游业快速发展,使海南旅游地文化受到了很大影响。海南本土的文化正在这些旅游活动的冲击下慢慢改变,尽管有的文化在旅游活动中得以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有的却在这种生机勃勃的产业活动逐渐地被扭曲甚至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9.
发展康养产业,打造区域康养集群不仅有利于提升区域市场竞争力,还有利于解决中国老年人口不断上涨、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问题.智慧康养模式作为康养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高技术性、高知识性和高智能性特征.发展智慧康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对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但中国智慧康养产业发展时间尚短,在发展机制和运营等环节存在理念、制度、技术和人才等困境.对此,文章借鉴国外智慧康养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经验,从中国智慧康养模式发展难题入手,分别从微观市场需求和宏观运行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北京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必须依靠产业融合带动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实现。在构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理论框架基础上,分析了北京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不足与发展潜力,从四大基本原则出发,探寻北京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安排。研究结果如下:在规划协调方面,应发展"全产业链"现代旅游服务业,城市规划应考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求,统一、协调旅游开发、管理权;在公共服务方面,应真正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旅游公共服务适度市场化;在政策促进方面,推进旅游发展民生化,推行旅游用地优惠政策,加大金融业支持旅游业力度,减税费便利通关,鼓励创新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